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1)

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100年的历程。风雨百年,这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奋斗诗篇,中华民族也迎来了伟大的飞跃。

为歌颂百年党史,期间,大佛景区将通过“图说、诗说、画说、票说”四个大佛专题,回顾乐山大佛百年变迁,彰显建党100年的光辉业绩。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矗立在三江交汇处的凌云山中

守护着三江对面嘉州人的一方平安

乐山大佛的存在

让乐山的山山水水

相互交融,奇妙无穷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2)

使得这座古老的城市

吸引了许多的名家留下佳作

尽管因兵火或年代的久远

我们再也不能目睹

古代画家笔下的大佛

但现代画家笔下的大佛

却保留了许多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3)

现在,跟随小编一起来赏析

百年来

现代画家笔下的

乐山大佛

对景落墨 完美再现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4)

《乐山大佛》李可染/作品 《乐山大佛》李可染/作品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第一任院长。李可染先生力求艺术的完整、丰富和深厚,千方百计以自己的创作与时代相呼应。《乐山大佛》这幅水墨画展示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1962年政府拨专款维修乐山大佛之前的佛貌。整个画面动静结合,对比鲜明。大佛周围的山体浓荫与佛身色彩明暗错落有致,佛头与远处的亭台楼阁又形成大与小的反差,更突显出世界第一大佛的巍峨与壮美。

永投在佛之怀抱中的真实写照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5)

《乐山大佛》吴冠中/作品

吴冠中(1919-2010),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先后在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任教授。在其《风景写生回忆录》中所述,他笔下的乐山大佛“是随着飞燕的盘旋所见到的佛貌,是投在佛的怀抱中的写照。” 画作有意识地放大弥勒坐像的手和脚,使这幅风景写生画突出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主题;“极度夸张地表现了佛法无边的精神意义”。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6)

陆俨少/作品

陆俨少(1909-1993),原名冈祖,字宛若,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美术学院兼职山水画教席。《乐山大佛》构图奇妙,别具一格。此画为设色纸本,虽尺度不大,但“画面布置简洁饱满,不事雕琢”,佛身佛貌显然与我们现在看到的乐山大佛形貌大相径庭。“以如此朴素画面坦然示人,在陆氏作品中并不多见。画面层层渲染,十分周到,红色明艳醒目,是陆俨少惯用的独家手法”,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大唐风度 佛容万物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7)

《广角全景油画乐山大佛》汤沐黎/作品

汤沐黎,1947年生于上海,1980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1981年赴英国留学,1984年获英国皇家美术学院硕士。1985年赴美,在纽约州画赛中多次得奖。在康乃尔大学艺术系工作四年后,潜心从事绘画与诗词创作,足迹遍及亚非欧美澳三十多国。1976年,喜作广角全景画及人景交融巨作的汤沐黎周游四川。二十多年后精心构思创作了油画《乐山大佛》。这幅全景广角油画气势恢宏,极具大家风度,其笔调之细腻,画风之优美,形象之大胆,构思之巧妙。确实是非比寻常

山水有情 弥勒含笑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8)

《乐山大佛》崔松石/作品

崔松石(1944-2010),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传统中国画楼阁山水的重要代表。崔松石先生笔下的《乐山大佛》构图新颖,自然浑朴,气韵生动,苍润深厚,疏密得体。崔松石惊诧于嘉州山水之美,对神奇的大佛情有独钟,所以致力表现其自然的雄强与气势。因此,这幅《乐山大佛》既有阔大雄壮的境界,繁重苍茫的景象,也具画格清新、水墨苍劲的特色。

一幅别开生面的“导游图”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9)

《凌云山图》李琼久/作品

李琼久(1907-1990),生前为中国美协会员,嘉州画院首任院长。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展示凌云山的秀丽风光,在创作此画的几个月中不辞辛苦对景写生,精心构图,数易其稿,倾注心血。《凌云山图》以汉嘉山水自然实景为依据,根据主题的需要虚实结合,以形写神。既重点突出又注意细节,江中的小木船、流动的云烟、迷蒙的远山无不衬托着凌云山的高峻、大佛的巍峨与壮美。画家抓住时令特点,把明丽的亭台楼阁点缀于万木葱茏之中,营造出春色宛然的意境。整个画面笔墨灵动,色墨交辉,气势磅礴,平淡中见深厚,蕴含着浓烈的佛文化氛围和苏东坡的诗意。

三毛曾经“来乐旅游”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10)

《三毛旅游记》张乐平/作品

张乐平(1910-1992)中国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曾任《漫画世界》主编,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顾问等。1980年10月至1981年10月,漫画大师张乐平先生创作的连环漫画《三毛旅游记》在《旅游》杂志上陆续刊登。其中,《三毛“来乐旅游”》以简洁流畅的线条描绘形象,运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展示佛貌。他笔下的乐山大佛鲜明生动、幽默风趣,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中国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重视和喜欢旅游。

时空交错 寓意深刻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11)

《乐山大佛》丘林·柏达龙/作品

丘林·柏达龙,法籍华人,现为法国职业艺术家协会会员,法国国家文化总会、欧洲艺术团体正式会员。2004年金秋季节,以“浪漫、创新、以人为本”为主题的法国文化年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丘林·柏达龙的中国印象画展中,有一幅描绘“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油画《乐山大佛》别具特色,格外引人注目。《乐山大佛》的创作素材取自于灿烂的华夏文明,反映了美丽富饶的中华大地丰富多彩的文化与自然景观。这幅画具有基督教美术拜占庭风格、象征符号特别鲜明、结合中国画笔墨与西画技法的镶嵌画,充分展示出女画家敏感细腻的视觉感觉力与高超的艺术技巧。丘林·柏达龙的油画《乐山大佛》在2006年获国际大奖赛银质勋章。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12)

《一体与山融》王京军/作品

王京军,笔名三炀,1964年出生,山西介休市人,中国国际书画院画家,中国长城书画学会常务理事。王京军的《乐山印象》借助枯笔和焦墨的媒介,无拘无束地表达“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的创造性灵,留白之处绝不用色,似浑然天成。其纯净透明的笔墨形态,尽情地展示了乐山自然文化遗产靓丽风景线的无穷魅力。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13)

《乐山大佛》李庆忠/作品

李庆忠,国家一级美术师,职业画家。师从中国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先生,现任广东省冰雪画学术研究会会长,中国冰雪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李庆忠先生的冰雪山水画派自20世纪80年代初创立以来,就以其崭新的审美取向、独特的绘画风格,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广东职业画家李庆忠原是外语学院的高材生,受到冰雪艺术的强烈吸引,离开了待遇优厚的专业改行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李庆忠按照绘画实践中总结出的“构图形式、色彩形式、黑白形式规律三原则”,创作冰雪画《乐山大佛》,描绘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乐山大佛依山面水而生,“山即是佛,佛即是山”的雍容大度与气度非凡。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14)

《乐山凌云大佛》张臣明/作品

张臣明,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主攻山水和人物画,四川美协会员,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名家研究院荣誉院长,华夏北京艺术研究院院士,背景奥林匹克书画院名誉院长。张臣明先生集书法、绘画于一扇,于戊子年初秋创作扇面画《乐山凌云大佛》,把依山面水,远眺峨眉,妙相庄严的乐山大佛绘置于扇面的中央。凌云山崖的大小佛龛,蓊蓊郁郁的山林,山水之间浮动的白云,三江汇流处急速前行的木船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乐山凌云大佛》构图独特、笔墨沉雄浑厚、张弛有度,没有丝毫刻意的夸大造作,在平实之间体现了乐山乐水的天生丽质,给人以秀色可餐之感。

晨雾缭绕 古佛安详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15)

《乐山大佛》夏培耀/作品

夏培耀,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其创作的《乐山大佛》于1980年首次代表中国油画参加第二届亚洲国际美展受到评论家的认可与赞扬。夏教授说:“‘佛’文化在中国人民亚洲人民的心目中有极深的影响,而油画艺术是地道的西方文化,我要以西方的油画技法来传达东方的神韵,让人感受到这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油画。”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16)

《紫气东来》何廷光/作品

何廷光,四川美协会员,师从著名书画家李琼久先生,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一级国画艺委,四川嘉州画院研究员,蜀南画研究院院长,政协五通书画院院长,四川警察书画院特聘画师。笔下的乐山大佛180cm×95cm,取名《紫气东来》,比喻祥瑞降临,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表达了乐山市民“求平安,得永福”的美好愿望。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17)

《画说·世遗》杜璞/作品

杜璞,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专业画家。杜璞先生以浓烈的色彩、狂放的笔触,通过对佛像头部的描绘,突显了乐山大佛神情庄重的安详美。画作“具有民族特色的个性风格,色彩响亮、笔法豪放、兼工带写、中西兼容、既有西画的写实功底和抽象表现的现代感,又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灵意象之美”。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18)

《乐山大佛》孔维克/作品

孔维克,为孔子第78代嫡系裔孙。中国美协理事、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院长、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院外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孔维克中国人物画工作室导师。孔维克先生不仅以抒情的文字记录乐山大佛的山水之美,更是心有所感,胸有真情,主动地以喜悦的激情、豪迈的气魄,精心构思,运用点睛神笔刻画充满人文情怀的大佛神韵,使出生花妙笔描绘汉嘉山水的清丽秀色。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19)

《创造》

陈礼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陈礼忠先生的寿山石雕《创造》的色彩对比鲜明,主体形象凸显,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这件作品彰显了雕刻大师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在其创作中寄予的深厚情感。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20)

张中梁/作品

张中梁,山东滨州电视书画院副院长、主任编辑。系滨州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广电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东方神州书画院院士。张中梁笔下的乐山大佛依山面水,远望峨眉。临江之处的凹槽及陡峭的山崖旁,由人工开凿的九曲栈道是多么的险峻,它形象地展示1000多年前古代劳动人民修建弥勒石刻工程的浩大。

笔底乐山秀 画上大佛雄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21)

《恬淡浑朴 清新雄秀》余龙/作品

余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乐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嘉州画院院长。“雾锁三江白鹭飞,慈佛静穆远生威。孤居千载沐风雨,天作庙堂水作围。”余龙先生于2005年精心构思创作的《乐山大佛》真实地展示了经过维修后,千年古佛旧貌换新颜。余龙笔下的乐山大佛形神皆备,姿态庄严。静穆祥和的大佛两手抚膝,双脚踏地,目光远眺,稳如泰山。为排除尘世的喧闹,作者省略了水上和九曲栈道观佛的人潮,仅在宽敞的平台上点缀了十多位漫步的游客。明净的江水中,木船在徐行,水鸟在天水之间自由飞翔,佛体与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对比但不失协调,整体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作主题,彰显了水墨画“水晕墨章”、“如兼五彩”的丰富内涵,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朴素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

大江东去 佛法西来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22)

《大江东去》盛志中/作品

盛志中,受教于著名书画家李琼久先生,四川美协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省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嘉州画院副院长。盛志中先生的《大江东去》把端坐于乐山市东郊,背依凌云山栖鸾峰,面对青衣江、大渡河、岷江汇合处,这座世界最大的摩崖石刻弥勒佛坐像会置于画面中央的偏上部,面向峨眉山,左有青衣别岛乌尤山,右有树木葱茏泉水叮咚的圣冈山。“圆顶直透光明空,今身倒向与山永不离,振衣千仞冈,灌足万里流。”与嘉山秀水融汇成一幅壮丽的青绿山水画卷。整个画面构图严谨,视野开阔,空间感强,气势恢宏,洋溢着新的时代精神。

乐山大佛·九十年之伟业

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画说大佛文人墨客嘉州游)(23)

《盛世大唐·开山造佛》毛明祥/作品

毛明祥,四川美协会员,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艺术系副主任、教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乐山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嘉州画院副院长。修建乐山大佛这一世所罕见的伟大工程,见证了嘉州人民撼天动地的胸襟。为了反映劳动人民历时90年抡锤挥錾凿大佛的艰难历程,缅怀海通法师慈悲果敢的献身义举。本土画家毛明祥老师经过多年的精心构思,反复修改草图,终于在癸巳年七月,采用三联画的构图方式,完成反映1300年前修建乐山大佛的广角全景图。这幅题名《盛世大唐·开山造佛》的巨型国画,场景壮阔,给人以气势恢宏的震撼力。

今乐山大佛景区

用沉稳的历史述说着过去

用日新月异的变化

迎接着未来

乐山大佛景区

将在党的领导下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一路高歌猛进、阔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