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怎么死的唐朝历代皇帝(唐朝诡事录中的太子)(1)

唐朝诡事录中有两个大boss,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太子。其中的太子就是中国历史上争议非常大的唐玄宗李隆基,他又被称为唐明皇。本文就简单的阐述一下,他是怎么从一个皇室庶子成长为大唐太天子的。

李隆基怎么死的唐朝历代皇帝(唐朝诡事录中的太子)(2)

皇家庶子

公元685年,洛阳城皇宫里一个婴孩呱呱坠地,大唐第5位皇帝睿宗李旦的妃子窦氏给他生了第三个儿子。添丁进口让这位儒雅大唐皇帝紧皱的眉头稍微舒展。

此时的李旦是中国历史上最憋屈的皇帝之一,他虽然登上皇位,但是权力都在那位强悍的母亲武则天手中,而他则带着全家幽居于皇宫的一隅。李隆基这位皇子没有享受到与其匹配的尊容,在他2岁的时候,被封为楚王。又过了两年,在他4岁的时候被奶奶武则天过继给大伯李弘,帮没有子嗣的李弘延续香火。但是又过了一年,爸爸李旦的皇位就被奶奶夺走了,李旦带着全家搬到动宫去了,级别又降低了一个档次。

李隆基跟着老爸在东宫过了一年,结果因为尚方监裴匪躬、内常侍范云仙私自拜见李旦,引来武则天的雷霆震怒,将这二人直接砍了,并且把李旦叫过去严正警告了一番,如果他再敢跟其他大臣往来,下次拉出去砍头的就不知道是谁了。武则天觉得还不解气,于是把李隆基以及二伯父李贤的三个儿子一起软禁起来,这一软禁就是十年。

可以说李隆基的童年过的极其压抑,在他七岁的时候,李隆基参加了一次在朝堂组织的大型祭祀活动。作为一个年仅7岁的小屁孩看到一件让他很不爽的事,武则天一个叫武懿宗从侄,像一个土包子一样对着一个侍卫祖安输出,不顾礼节、毫无风度、声音特别大,在肃穆的环境里显得尤其的呱噪。李隆基走上前去指着武懿宗的鼻子骂道:“你是个什么东西,在我们李家的朝堂上骂我们李家的侍卫?”武懿宗一个成年大男人竟然被骂蒙了,不知所措的愣在那看着这个小屁孩扬长而去不知道说什么。据说武则天听到这件事呵呵一笑了之。

公元693年,李旦的太子被武则天废掉了,同时李隆基的楚王爵位也被剥夺了,降级成了临淄郡王,他的leve再次被降了一级。没过几天李隆基的母亲窦氏和李旦大老婆刘氏被武则天以“厌蛊咒诅”的名义给杀了,就连尸体也没找到,父亲李旦也差点被来俊臣诬陷致死。8岁的李隆基失去了母亲,多亏了李隆基另一个小妾豆卢氏和李隆基的姨妈窦氏照顾才能长大。

这样整天担惊受怕的日子又过了五年,在公元699年的时候,李隆基15岁的时候,在狄仁杰等重臣的反复劝说下,武则天终于放弃了立武家子弟为太子的想法,并且把李显接回来当了太子,李氏宗亲的高压生活终于结束了,李隆基的圈禁生活也终于结束了,身为皇室子弟,他终于有了人身自由。他也有了人生第一个公职“尚辇奉御”,其实跟孙悟空的弼马温差不多,就是让李隆基这个皇室宗亲挂一个闲职领一份工资。

公元705年,武周政坛发生了一件大事,以张柬之为首的朝廷重臣联合李氏宗亲发动了政变,斩杀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武则天让位给李显,史称“神龙政变”。李隆基的爸爸李旦因参与了政变被封为“安国相王”,20岁的李隆基职位也被提升了一下,成为了卫尉少卿,这个岗位干了三年,李隆基被外放到地方出任潞州别驾,成了一个23岁的副市长,如果不出意外,李隆基这辈子虽然说不上前途无量,但是要富贵的过一辈子应该不难。

李隆基怎么死的唐朝历代皇帝(唐朝诡事录中的太子)(3)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在地方上两年之后,在公元710年他就奉命回到首都长安述职,但是这一年的大唐又一次陷入混乱当中,李隆基的新岗位一直没确定下来,李隆基被滞留于长安。原来这一年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毒死了皇帝李显,她们立了一个傀儡皇帝,然后就开始谋划自己做女皇。

每天无所事事的李隆基跟皇帝亲军“万骑”的军官葛福顺、李仙凫、陈玄礼等人整天厮混,斗鹰走狗、喝酒打架,很快就混成铁哥们了。万骑最早是太宗李世民在投降的少数民族中选拔的擅长骑射的百余武士,穿虎纹衣,跨豹纹鞯,皇帝打猎的时候他们就跟随护卫,是皇帝的护卫部队,到武则天的时候将编制扩充为千骑,中宗太子李重俊就带着这支队伍反叛的,后来李显又将编制扩充为万骑。

韦氏为了称帝,在朝廷中大量安插自己娘家人,对李旦、太平公主为首的李氏宗主步步紧逼。面对这种压力,窝囊的李旦选择了退让,这让血气方刚的李隆基无法忍耐,他决定放手一搏。

于是他组建了一个政变小团伙,主要成员是李隆基、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尚衣奉御王崇晔、公主府典签王师虔、朝邑尉刘幽求、苑总监钟绍京、长上折冲麻嗣宗、押万骑果毅葛福顺、李仙凫、道士冯处澄、和尚普润。几个人制定的政变计划不能说没有,只能说跟没有也差不多。在发动政变之前,几个人跟李隆基建议,要不要跟李旦商量一下,李隆基深知父亲的优柔寡断,跟他商量一定不会有好结果,搞不好这事就黄了,于是对众人说:“我爹要是同意了,那就是让他陷入危险当中,如果他不同意,咱们的计划就白费了。”其实李隆基主要太了解自己的老爹了,懦弱优柔寡断,只要他们发动政变,李旦的责任是逃不掉的,根本就不存在让李旦陷入危险一说,而后半句才是他真正担心的事。

于是当晚李隆基和他的小团伙就混入皇家园林“禁苑”,然后从禁苑前往玄武门。驻守在玄武门的部队就是万骑,李隆基之前跟万骑整天厮混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他们一路毫无阻碍的潜行到万骑的长官韦播身边,突然拔刀冲向韦播,将其和中郎将高嵩砍死,然后李隆基就拿着这两颗人头站在高处向众人宣布:“兄弟们,你们万骑的将士一直都是我们大唐李家最忠诚的部下,现在韦氏和安乐公主这对母女竟然毒害了陛下,还想自己称帝,是可忍熟不可忍!韦播和高嵩已经被我砍死了,现在我要冲进皇宫砍死那对母女,重整大唐朝纲。你们愿意跟着我一起去建功立业吗?”万骑中跟李隆基玩的那群小兄弟在人群里立刻高喊着响应,于是万骑将士都开始听从李隆基的指挥。

李隆基将军队兵分两路,冲进皇宫诛杀韦氏一党,并在两仪殿汇合。路上遇到的皇宫卫队,他们招呼了一声也都加入李隆基的队伍。韦后逃入飞骑营反被斩首,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等人也陆续被杀,并于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皆处死,史称“唐隆政变”。

李隆基将皇宫扫荡一空,心里正盘算着怎么登上皇位品尝胜利果实,结果一个噩耗传来,他老爹在宫外已经即位了。原来政变之前李隆基跟太平公主通过气,太平公主觉得李隆基如果政变成功对大家都有好处,采取的是默认的态度,还通知了在宫里的闺蜜上官婉儿,希望她能够协助李隆基。可是随着李隆基政变的特别顺利的消息传来,太平公主一琢磨,如果让李隆基当了皇帝,这个侄子恐怕会对自己下手,即使不对自己下手,自己以后恐怕也没有机会参与朝政了,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她带着一套龙袍,并集结了自己的心腹大臣们跑到哥哥李旦家里,告诉哥哥你儿子李隆基已经杀入皇宫发动政变了,你现在参与也得参与,不参与也得参与了。于是众人拥戴李旦举行了登基仪式,并发布政令,收取政变果实。天一亮还在皇宫里杀人的李隆基就接到消息,老爹已经当皇帝了,在众人面前他又不能砍自己老爹,只能捏鼻子认了。

于是主动前往老爹的府邸请罪,说自己不应该事先不跟父亲商量就发动政变,自己有罪啊。李旦赶紧抱住浑身是血的李隆基:“老三啊,你不要这样说,咱们大唐江山能够再次稳定下来,全是你的功劳啊。不然我本人早晚也得被韦氏那个贱人弄死。”于是当场就给李隆基封了一堆官,殿中监,兼知内外闲厩、检校陇右群牧大使,押左右万骑,进封平王,同中书门下三品。其他的都是虚的,统领左右万骑,负责皇宫的守卫工作,这个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就给李隆基吃了一颗定心丸。

处理好这些,李旦正式即位为皇帝,李隆基的两个哥哥也很懂事,他们主动请求立李隆基为皇太子,出演了一幕父慈子孝,给天下做表率的戏码。李旦即位之后,立刻扶持妹妹太平公主跟李隆基打擂台,试图制衡李隆基。太平公主权势滔天,七个宰相五个出自她的门下。年轻没有执政经验的李隆基刚开始对太平公主非常忍让,但是随着他的羽翼渐丰,两个人的矛盾越发激烈,于是双方开始在朝堂上疯狂互相攻击。骄横的太平公主竟然谋划废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当然这一切也有可能是得到李旦默许的。太平公主开始派人每天寻找李隆基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错漏,然后就开始发动舆论疯狂攻击,誓要把李隆基搞死、搞臭。

公元711年正月,太平公主乘坐她的豪华辇车在宣政殿光范门内截住下班的宰相们,威逼宰相们废太子。宰相宋璟实在是听不下去了,站出来大喝到:“公主不要胡说八道,太子是有功于社稷的,那是能说废就废的吗?”就差指着鼻子问太平公主,你就不怕李隆基拿刀砍你?太平公主被怼的说不出话来,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宋璟跟另一个宰相姚崇转身就进宫面见了皇帝李旦,“陛下,现在太平公主和太子俩人没完没了的相互攻击不是长久之计,长此以往会把国家搞乱的。太子李隆基是有大功于社稷的,是个非常合格的继承人。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长子,豳王李守礼是高宗皇帝的长孙,他们对李隆基的地位是个威胁,应该外放到外地,不应该留在长安。应该免去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所担任的左、右羽林大将军职务,任命他们为太子左、右卫率以事奉太子。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太平公主和他老公武攸暨去洛阳居住,不要在干预朝政了。”宋璟和姚元之没说出口的是,李隆基这个杀神是好相与的吗,你们再这么搞下去你不怕他砍死你们吗?

李旦听完跟宋璟说:“我的兄弟们都死光了,只剩下这一个妹妹了,怎么舍得让她去洛阳啊。其他几个王爷的安排你们定好就好。太平公主你们不许动。”其实李旦非常害怕儿子李隆基,于是特意颁布了一条命令:“今后诸王、驸马一律不得统率禁军,现在任职的都必须改任其他官职。”就是为了放着李隆基再次掏刀子砍人,但是他还幻想着太平公主能够抗衡李隆基,甚至还抱着废掉李隆基的想法。宋璟知道,大唐的朝堂要再次陷入血腥当中了,他长叹一声默默离开了。

太平公主听说宋璟、姚元之竟然敢搞自己勃然大怒,跑到李隆基家里就是破口大骂,李隆基笑脸相迎,主动向太平公主道歉,并主动提出惩罚宋璟和姚元之,将他们外放。其实太平公主不知道,对于真正的强者,放狠话是没用的。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12年,发生了一个奇异的天文现象,彗星来了,于是太平公主玩了个狠的,她找了一个神棍向李旦进言:“彗星的出现标志着将要除旧布新,再说位于天市垣内的帝座以及心前星均有变化,所主之事乃是皇太子应当登基即位。”李旦是明白太平公主在逼他动手杀了李隆基,但是反复权衡后他不敢跟李隆基正面硬刚,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当太上皇,让李隆基当皇帝,当然权力还在太上皇手里。太平公主一看偷鸡不成蚀把米啊,于是立刻带着党羽极力阻止,但是李旦已经下定决心,李隆基登基为帝,李旦成了太上皇。但是权力却没交接,李隆基的皇帝只不过是个空头皇帝。

到了这里,太平公主准备对李隆基进行肉体消灭,她竟然将京城主要的部队羽林军等部队都安插上自己的人。朝廷里李隆基一面组织人手死扛,一面不动声色的让自己潜邸的奴才王毛仲秘密召集死士。公元713年的某一天,李隆基问王毛仲召集多少人了,王毛仲说三百,李隆基说够了,于是带着亲信太仆少卿李令问、王守一,内侍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亲信十多人以及王毛仲的三百骑马死士,冲到虔化门,斩杀了太平公主一派的左、右羽林大将军常元楷、李慈,然后李隆基召集了所有的羽林军,问他们愿意跟自己还是愿意跟太平公主,羽林军上下都表示愿意听从皇帝陛下的命令,然后李隆基马不停蹄的派人带兵砍死了太平公主的亲信散骑常侍贾膺福、中书舍人李猷、宰相岑羲、萧至忠等。李隆基政变成功。

太平公主一听侄子动刀子了立马就怂了,直接逃到终南山躲起来。可是养尊处优惯了的太平公主根本就受不了野外逃生,仅仅三天就主动回长安自首了。李旦赶紧向李隆基求情,希望能免太平公主一死。李隆基冷冷的回绝了,然后派人一根绳子就把太平公主勒死在家里。同时被处死的还有他的三个儿子以及主要党羽数十人。李隆基是恨透了太平公主,派人把太平公主老公武攸暨的坟给砸了,让太平公主死无葬身之地。

李隆基把太平公主一党抓的抓杀的杀,稳固自己的权威,这才坐稳了皇帝的宝座。于是他改元开元,开始了他的时代,大唐历史上最辉煌的盛世“开元之治”最终由他缔造完成,但是其中的底色是两次政变,浓郁的血腥味和猜忌一直充斥着他的统治。

李隆基怎么死的唐朝历代皇帝(唐朝诡事录中的太子)(4)

如果大家觉得写的还可以,请帮忙点赞、关注、转发,这样才能支撑小编继续努力创作。大家如果有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提给小编,小编会尝试查资料进行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