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云,秦皇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以百军卫皇陵,成江山定鼎之势,统御万世之基。

司马迁老爷子,在史记中描绘无数传奇故事,很多咋看荒唐不经,让人或似笑非笑,或瞠目结舌,犹神话一般。一般于神话而言,皆有出处,而秦皇地宫和汉武时期相隔不过百来年

为什么秦始皇陵里有万吨水银(秦始皇陵内水银如江河大海)(1)

(司马迁写的史记很多都不科学)

我们无需相信书中所言那人鬼怪异之故事,但往往对先秦及秦代事迹深信不已,原因无他,越是时间线接近的历史,越值得相信。

于现在科研考据而论,秦皇陵地宫水银超标,已经在现代科学研究下得已证实,唯一缺少的不过是有力的实锤证据,那就是开启秦皇陵,获得真相而已。

因广为人知的明定陵故事那深远的破坏性影响,让中国考古界对古代帝王陵发掘工作室慎之又慎,我们只能在未来期待这实证出现。

为什么秦始皇陵里有万吨水银(秦始皇陵内水银如江河大海)(2)

(秦始皇地宫中的山川形势图)

那么在真实历史中,会否有如司马迁笔下的水银为江河这样壮举出现?

历史记载可能并非捕风捉影,作为史学大家的司马迁也没必要为不过百年前的记录胡编乱造。

为什么秦始皇陵里有万吨水银(秦始皇陵内水银如江河大海)(3)

(司马迁老爷子还是很有节操的要不也不会受刑)

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小看古人智慧为好,他们于现代人而言,并没差距多少,有的也不过只是知识的积累和信息量的缺失而已。

具体到水银这个事物的出现于应用,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更远。

按文献记载,水银随葬秦始皇陵并非首列,比如著名的吴王阖闾墓,就曾有水银随葬记录,那深达六尺的“水银池塘”就是这风俗明证。

那么古人为何会让水银随葬,这就值得深究。

我们都知晓的是,水银特性有防腐、不溶于水、杀菌、剧毒,他的这些特性就让爱惜自己身体的古代帝王们趋之若鹜。

为什么秦始皇陵里有万吨水银(秦始皇陵内水银如江河大海)(4)

(君临天下谁想腐朽)

作为掌控天下或一方权柄的帝王,因为私心和无限权利。

往往对自己的生命甚至身体非常爱惜,在他们看来,生前震慑天下之人,如果死后变黄土,于个人感官而言,确实会非常狼狈。

于是在东西方就不约而同的有了无数对尸体防腐技术的攻关研究,西方埃及著名的木乃伊就如此,于东方而言,基于对尸体的敬畏,不可能做出掏肠破肚之事,那就只能在外力上想办法,于是水银的广泛应用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无需奇怪,在帝王陵墓中随处可见的水银浸泡或护卫棺椁这样事情出现。

目的无非是防腐啊,保留尸身完整,还有就是防止盗墓事件的发生!

那么,在古代低于现在的科技条件之下,大量水银的提炼是否困难?

其实这个问题相对容易回答,看看这水银在帝王墓中广泛应用就能得知,这技术并没多少难度。

为什么秦始皇陵里有万吨水银(秦始皇陵内水银如江河大海)(5)

(水银如水如银)

汉代时,由淮南王刘安门客所著的一本杂家哲学作品《淮南子》中就有水银也就是汞提炼的技法于生产工艺。

《淮南子》可谓奇书,这书中还有现在一个广为流传的美食做法被记录,那就是“豆腐”。按照书中所记载这豆腐也是道家炼丹偶然发明的。

现代中国人,真该感谢这造反的淮南王啊!(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反)

那么具体到这水银如何提炼,恕我无状,作为一个文科生其实我是看不懂的,不过他和一个炼丹常见品“朱砂”有关。

按书中说法,朱砂就是水银前身,无数先贤道士们,在不断炼丹修道的过程中发现。这朱砂如加热蒸馏,就能产生液态水银,也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将朱砂加热方式就是生产水银主要方式。

按秦之后宋代《七返灵砂论》所言:“光明砂一斤抽汞可得水银十四两;白马牙砂一斤,抽汞得十二两;紫灵砂一斤,抽汞得十两。”(十六两为一斤)

就是不断验证后的水银提炼比,朱砂材料中最好的光明砂提炼水银,产出比居然高达87%,这又是一个超越现代科技的壮举,现代工艺条件下,最大提炼比也不过如此,很难想像一千年前古人是如何做到的!

为什么秦始皇陵里有万吨水银(秦始皇陵内水银如江河大海)(6)

(别看不起百家争鸣的古人)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都不是一个崇尚自然科学的国度。

而是一个经验累积,最后传道授业的国度。也因此在理论科学研究这块一直落后与西方这也是有历史传统的,可是我们的先贤还是用不断的实践推据出了最科学的配方。

在佩服之余,更多的还是一种需求吧!

而这个需求来自哪里,那就是历朝历代帝王们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求。

具体到秦始皇当然也如此,遣徐福跨海寻仙丹是一列,这修仙问道当然是另一列。

在秦始皇对生命长久的执着追求之下,炼丹业蓬勃发展,不是迎合主上需求吗!

为什么秦始皇陵里有万吨水银(秦始皇陵内水银如江河大海)(7)

(寡妇请,战国第一女富豪)

也因此,才有了一个人在秦始皇时代的富甲天下。

这人就是《寻秦记》中曾出现过的秦清,别名寡妇清。

寡妇清,是当时巴蜀地区最大工商业主,最大的女企业家,当时秦国首富,貌似地位和现在马云应在伯仲之间。

巴蜀之地,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要不也不会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物产丰富了,当然会有很多能用于提炼水银的丹砂产地啊!

于是在秦始皇这位追求万世一系的仁兄不断鼓励下,寡妇清借着本身就有的产业基础,在国家扶植下不断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做好生意的同时也满足了秦始皇的私欲。

这私欲就是我炼丹和修皇陵都需要大量水银原材料丹砂,你跟我弄来。

就这样一来二去,在皇家刻意扶持下,水银产量那有不节节高的道理。

因为官差办的好,这寡妇清还成了当时著名人物,被秦始皇封“贞妇”,她死后还修筑“怀清台”纪念。

感谢她贡献同时还用“贞妇”这封号狠狠讽刺了一下他那不守贞洁,和假太监私通的母后赵姬。并让寡妇清进咸阳和自己朝夕相处,至于是爱情还是敬重那就不得而知了,按照后来秦始皇对待他的方式来看,应是敬重多于私情吧。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据推测,秦始皇修建郦山陵炼丹,保守估计,至少需要100吨水银。

为什么秦始皇陵里有万吨水银(秦始皇陵内水银如江河大海)(8)

(为了长生秦始皇可谓不择手段)

这数目可是不小,按照提炼标准来看,作为原材料的丹砂估计就要150吨原材料,在二千年前的那个时代,无疑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没有寡妇清的鼎力相助,没有秦始皇对于自己长生不老的执念,估计也没人会做这样的事情,而这就是秦始皇地宫那无数水银的来历。

参考书目:

《史记·货殖列传》

《淮南子》

《七返灵砂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