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前总统约翰·F·肯尼迪遇刺案,官方调查早已盖棺定论,大多数美国民众却宁可相信各种阴谋论,认为这一事件迷雾重重。10月26日,超过3100份遇刺案相关档案的预定解密期限已到,美国国家档案馆当晚公开其中约2800份。同时,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以“可能损害国家安全”为由,选择暂不公开其余数百份档案。档案虽然解密,美国民众对于肯尼迪遇刺案“真相”依然好奇。

写了什么?美国政府公开部分肯尼迪遇刺档案

特朗普将公布肯尼迪遇刺档案(肯尼迪遇刺档案大公开)(1)

特朗普将公布肯尼迪遇刺档案(肯尼迪遇刺档案大公开)(2)

特朗普将公布肯尼迪遇刺档案(肯尼迪遇刺档案大公开)(3)

美国政府26日公开约2800份有关前总统肯尼迪遇刺的调查档案,以便让公众更好地了解这一半个多世纪前的疑案。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于1963年11月22日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巡游时被退伍军人奥斯瓦尔德枪杀,这被认为是20世纪对美国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

肯尼迪遇刺后,官方调查宣布,凶手只有退役海军陆战队士兵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一人。然而,很多美国人认为那只是个“烟幕弹”。一些学者说,当年官方认定的凶手奥斯瓦尔德在刺杀事件前曾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逗留了6天,证词宣称他是为了向当地的古巴和苏联大使馆申请签证,但具体细节不明。档案也许能揭开这场神秘旅行的真正目的。

涉安全问题?部分文件将被扣留审核

特朗普将公布肯尼迪遇刺档案(肯尼迪遇刺档案大公开)(4)

26日下午,特朗普发表声明,宣布如期公布绝大部分文件的同时,“出于国家安全、执法及外交考虑”,应行政部门及安全机构的建议,仍将扣留部分文件以进行审核。这些文件将由相关部门经过180天的详细审核,于明年4月26日前得到公布。中情局当天发表声明,称其审核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利益,其中包括“中情局财产、现任及前任中情局官员的名字、情报搜集手段及敏感伙伴等”。声明同时承诺将最终公布该局掌握的所有剩余18000页调查文件。

特朗普在一份备忘录中解释,之所以“留一手”,是因为现在公开全部档案对国家安全“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1992年10月26日,时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签署了一项法案,要求所有肯尼迪遇刺案相关政府档案须在25年之后对外公开。但这项法律同时也给后来的总统留了一个“后门”:假如总统认为这么做会损害情报、执法、国防或外交关系安全,也可以选择不公布。所以特朗普政府的“有所保留”有法律依据。老布什当时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也是因为美国导演奥利弗·斯通1991年制作播出了关于肯尼迪遇刺案相关“阴谋论”的影片《JFK》(肯尼迪全名缩写),轰动一时,要求政府公开档案、以解多年迷思的民间舆论高涨。

疑点重重 肯尼迪遇刺案阴谋论满天飞

特朗普将公布肯尼迪遇刺档案(肯尼迪遇刺档案大公开)(5)

肯尼迪遇刺后第二年,联邦政府负责调查案件的沃伦委员会认定,奥斯瓦尔德开枪射杀总统属于单独行刺。然而,此案疑点重重,五花八门的阴谋论也在民间流传。其中,肯尼迪遇刺与中情局有关是流传最为广泛的一个版本。奥利弗·斯通导演的电影、唐·德利洛的小说也都认为中情局是幕后黑手。一些说法称,与中情局有关联的杀手开了致命的一枪,另有一些说法则是,中情局事先知晓枪手的刺杀计划,但有意不作为,导致刺杀最终发生。众议院特别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则指出,肯尼迪遇刺前后,中情局在收集和共享情报方面存在缺陷。

最耸人听闻的一种说法是肯尼迪之死与外星人有关:1947年,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市发现疑似“外星飞船残骸”。时任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随即指示国防部长詹姆斯·福雷斯特成立“MJ-12行动组”。阴谋论者说,“MJ-12”小组后来安排外星人和时任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坐下来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允许外星人通过绑架地球人和截取动物肢体研究人类构造,换取外星人掌握的“黑技术”,以开发新型武器。而肯尼迪发现了这个秘密,因此惨遭“灭口”。

“放行”档案 特朗普另有目的?

特朗普将公布肯尼迪遇刺档案(肯尼迪遇刺档案大公开)(6)

作为总统,特朗普本有权以“损害美国情报、军事、执法行动和对外关系”为由,拦下这些机密档案。不过,特朗普并未阻挠档案解密。这批解密文件涵盖内容广泛,包括联邦调查局多名负责人的备忘录和遇刺案目击者的讯问记录,很多文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一些手写档案字迹已很难辨认。美国媒体和研究肯尼迪遇刺案的专家学者并不指望从这批档案中发现“猛料”。新加坡《联合早报》称,许多史学家和阴谋论者仍引颈企盼密件全数解密。

如今,正值“通俄门”调查的当口,批评人士猜测,特朗普同意公布这些文件,旨在转移人们对他涉嫌“通俄”调查的视线。但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认为,特朗普决定公开机密档案,并没有强烈的政治动机,“只是轮到由他作选择而已”。他认为,眼下,关于特朗普竞选团队“通俄门”的调查,声调越来越小,而前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和民主党政府“通俄”的传闻却越来越多。“这基本上抵消了特朗普所受的冲击,因此他没必要将公布机密档案作为‘挡箭牌’。”刁大明认为,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遵照法律解密档案,树立公开透明的形象,打消公众的猜疑。如果特朗普延迟或拒绝公开,“反而会加剧公众对特朗普政府的不信任,他们会认为政府内部存在不可示人的黑幕,从而加剧对‘通俄门’的猜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