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是在耳朵里吗(是耳朵里面长石头吗)(1)

部分人会听过一个病,叫“耳石症”,这种病会让人突发眩晕,天旋地转,数秒或数十秒后又好转,然后在某个时刻又再次发作,如此反复,非常烦恼。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叫“耳石症”?是耳朵里面长石头吗?此文简单回答关于此病和眩晕的一些问题。

•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怎么产生的?

•“耳石症”?是耳朵里面长石头吗?

•耳石症怎么治疗?

•哪些眩晕需要紧急就诊并且需要重视?

1.什么是眩晕?

头晕很多人都有过,在头晕里面,有一种晕法很特别,叫眩晕,就是感觉自身或周围环境的旋转,浮沉感。

眩晕的感觉其实多数人都体会过,像喝醉酒,晕车,晕船,原地转圈之后突然停下等等都有很典型的眩晕感。严重时除了感觉天旋地转,还会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感觉整个世界都要塌了。

2. 眩晕是怎么产生的?

人体控制平衡需要三个系统:1.视觉系统2.前庭系统 3.深感觉系统。这三个系统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会引起平衡障碍,造成眩晕感。同时,这三系统之间也会互相代偿,互相帮助。所以,发生眩晕时,医生都会在这三个系统里面找原因。

视觉系统比较好理解。很多老年人视力不好,特别在光线不好的暗处,容易眩晕。这个时候去看眼科,说不定配副眼镜就好了。

深感觉系统大家会比较陌生。我们人体能稳稳的站在地上,能时刻知道各个关节所在的位置,都是需要深感觉系统的帮助。所以,如果这个系统出了问题,我们在站立的时候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地面,走路时如同“踩棉花样”,出现走路不稳,同时也有眩晕感。

前庭系统对平衡的控制更加重要。可以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走路左右看风景,坐车或开车时的加速、减速、拐弯,上下颠簸等等都需前庭系统的辅助。如果这个系统出了问题,在做上述动作的时候就会有眩晕感,痛苦不堪。

3.“耳石症”?是耳朵里面长石头吗?

耳石症,标准的名字叫“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顾名思义,它是良性的,没有生命危险的,发作性的,时好时坏的,位置性的,和头位置的变化有关系的。之所以叫耳石症,是和它的发病机制有关系。

我们人体内耳内(耳朵深部)有一个管理平衡的器官,也就是外周前庭器官。它主要负责我们的平衡,感知头位的变化,协调头、眼的配合运动。打个比方,我们坐在公交车上,拐弯时,你眼睛始终可以盯着窗外一个广告牌,这就需要前庭-眼运动的配合;还有,此刻的你坐在电脑前或拿着手机盯着屏幕,头左右摇摆,眼睛却可以始终对着文字,这里也是前庭功能的功劳。

在内耳中,有一种碳酸钙结晶,即所谓“耳石”,正常时处在正常的位置,而当一侧耳石因为某种原因掉落到半规管后(半规管:感受平衡的三个管道),刺激一侧的前庭神经,造成两侧神经冲动不平衡,而大脑接受的信息也不平衡,势必就会造成一种“混乱、错觉”,也就是“眩晕”(天旋地转感)。之所以和体位有关,就是因为头的位置变化时,耳石在里面滚动,造成刺激。如果每次眩晕明显和头位有关,比如起床、卧床的瞬间,转头的瞬间出现眩晕,持续不超过1分钟,头不动时好转;没有耳鸣、言语不清,没有肢体麻木、乏力等情况,就高度怀疑“耳石症”。

4.耳石症怎么治疗?

知道了原理,接下来谈治疗。既然是耳石掉落,那么治疗的目的就是让“石头”归位。方法就是“手法复位”。通过头和身体的转动,协助“耳石”慢慢滚回原位。我手上复位最成功的效果是,做一次复位病人立马不晕了,瞬间清爽了,那个成就感啊,爆棚。病人那个开心啊,爆表。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么好的效果,有的需要复位两次或多次;有的复位成功后眩晕消失,但仍有少许头晕感,但最终会逐渐逐渐好转如常。当然,还有少部分人复位效果不佳,需要考虑其他方案治疗。

考虑到耳石症的复发问题,建议自学复位手法(网上有图,有视频,不难学),下次复发时可以自己给自己复位。

5.哪些眩晕需要紧急就诊并且需要重视?

必须要说,不是所有眩晕都是“良性的”。有些眩晕是由非常严重的疾病引起,这时候,必须经过更专业的评估。

当眩晕伴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建议紧急就诊:

•老年人;

•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前有过脑梗死;

•伴有看东西重影(一个看成两个),嘴角歪斜,说话不清,听力下降,耳朵响,吞咽困难,饮水有呛咳,手脚麻木、乏力;

•手脚明显不灵活,拿东西不准,站立不稳,走路不稳;

•眩晕持续时间很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不好转。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就要注意是否为其他问题引起的眩晕了,比如脑梗死等,必须及时诊治。

(转载自知乎,已经授权,转载请联系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