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丁晓婉 汪瑞雪,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学生在网上纪念烈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在网上纪念烈士(00后大学生为烈士编演原创话剧获点赞)

学生在网上纪念烈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通讯员 丁晓婉 汪瑞雪

话剧《信念》讲述烈士张璋的故事,由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话剧社一群00后学生历时一年编排创作而成,前后修改20多次。张璋1906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后随父迁居天津,在南开中学念书时,他接受进步思想熏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张璋多次被捕入狱,但仍坚定理想信念。1936年10月,张璋在安庆市英勇就义,年仅31岁。

张璋的女儿为继承父亲的遗志,改名张小璋,1947年赴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群众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任记者和编辑,后任天津师范大学宣传部部长。

话剧社指导老师方瑞带同学们搜集大量资料,并请教党史专家。每次排练前,演员一起研读剧本,阅读烈士资料。演员们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和设计――张璋妻女的活泼互动、士兵搜查房间时的嚣张气焰、张璋妻子被叔父质询时的语顿结巴……

“我们在烈士英勇就义那一幕增设了张璋大笑走向刑场的动作,表现他的从容乐观。让烈士的形象更丰满。”学生编剧张昕怡说。

饰演张小璋的学生丁晓婉感慨:“演最后一幕时,我拿到学校书法社的同学描摹的烈士家书信纸时,手便止不住颤抖,眼泪停不下来。结束后,所有演职人员一起抱着大哭。”近日,97岁高龄的张小璋女士专门写信对话剧社师生表达感谢并点赞。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