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ce的五种分类法(合理分类利用MECE原则)(1)

我们在写工作总结时,会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没有内容可写?另一个是内容太多,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没内容可写让人很尴尬,内容太多不知道如何去写也让人很难受。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行动—成果”表中列出的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的信息依次列出来,那将是一幅什么样的场面。

当信息量很大、内容很多时,我们就需要使用归类分组的原则进行处理,这一方面可以使我们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另一方面也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mece的五种分类法(合理分类利用MECE原则)(2)

一、MECE原则

MECE原则是麦肯锡公司的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MECE由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ly、Exhaustive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相互独立,要求同一分类中的各个信息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信息之间不能出现重叠。

完全穷尽,是一个相对概念,在一个信息组中,相对于上一层的结论,其对应下一层的那些信息必须是完全穷尽的,不能有所遗漏,也不能超越上一层的范畴。

MECE原则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践行并落到实处,是不容易做到的。

对于普通职场人士,要彻底地贯彻MECE原则,更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

mece的五种分类法(合理分类利用MECE原则)(3)

二、分类的两种形式

分类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很多时候,同样的对象,选取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在结构思考力理论体系中,我们将“分类”分为两种形式:开放式分类和封闭式分类。

1.开放式分类

开放式分类,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标准,将需要表达呈现的信息分为不同的类别。

开放式分类由我们自由地选定一个标准,然后依据这个标准进行分类。这是一个自己构建模型的过程。

这里的自由就是不受限制,只要分类后信息是清晰的、准确的,符合实际需求即可。每一种分类方式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是否合适要看实际环境的需求。

这种自由也是相对的,无论选取哪一个标准,最后分类的结果一定是要遵循MECE原则。

2.封闭式分类

封闭式分类,就是选择人们约定俗成的、通用的以及成熟而稳定的模型或框架,对信息进行分类,使信息能够与模型的要素一一对应。

封闭式分类是一种“拿来主义”,需要直接套用现成的模型和框架。比如,常用的5W1H、SWOT;市场营销中常用的4P、4C;质量管理中的“人机料法环”、PDCA等等。

这些工具和模型经过大量实践检验,已经为我们熟知和认可,是一种稳定的思维框架,能够为我们提供成熟的分类方式。

我们只需要将需要整理的信息与模型的构成要素进行一一对应,就可以完成清晰的分类。

例如,我们在写工作总结时,就可以直接调用“PDCA”模型,从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方面着手,就会使总结的结构更加清晰,也让人更加容易理解。

这两种分类方法,在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其本质上都是建立一种结构化、框架性的思维方式。

在现实环境下,通过分类,可以把看起来多而且杂乱的信息划分得清清楚楚,不仅有助于自己对信息的梳理,也能让读者一目了然;不仅有利于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条理性分析,而且有助于清晰高效地沟通表达。

mece的五种分类法(合理分类利用MECE原则)(4)

三、有效分类

分类是每个层次上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既要满足清晰合理的要求,又要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好的分类需要我们对手头的信息进行深入理解,并仔细挖掘其中隐藏的关系。

在描述成果时务必要做到清晰、明确,并尽量使用数据说话。

很多职场人士在写工作成果时显得非常内敛,表达起来遮遮掩掩、模棱两可。

有的人习惯于使用似是而非的词语,包括“基本上”“大概”“几乎”等,使用这些词汇描述工作成果,会让人感觉缺乏力度和可信度,不知所云。

有的人在成果描述上很模糊,如“加大”“初步实现”“有效提升”等,让读者心生疑问,加到多大?何为初步?怎样才算有效?提升了多少?

事实上,很多人都喜欢说这些“正确的废话”和“套话”,这样写成果总结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许多人在写年度总结时,经常从“工作、生活、学习”三个方面对自己过去的一年进行总结,这是一种最常用的分类方式,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分类模型来使用。生活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身体和精神,概括起来可以说“身心”如何,这样分类更偏向于成果导向,更容易让读者快速抓住核心点。

如果一项行动产生了多个或多方面的成果时,可以用成果1、成果2、成果3,或者A方面成果、B方面成果、C方面成果等一一进行罗列。这样在成果梳理时就能做到思路清晰,带着明确的目的提炼工作成果,有利于下一步的总结概括。

mece的五种分类法(合理分类利用MECE原则)(5)

四、用系统的眼光看世界

我们要用系统的眼光看世界,学会挖掘成果背后的价值。

在使用“行动—成果”表时,我们会感觉到:一方面平时的工作记录像“流水账”,只停留在表面“行为”;另一方面,看似辛苦忙碌的工作并没有体现出多大的价值。

因此,“行动—成果”表除了梳理信息,更多地是一个“思考”工具。利用这个工具,不仅要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更要思考做了这些事之后,工作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成效?个人能力得到了怎样的提升?岗位价值从何处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意义。

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只有把零散的信息和知识组织起来,并整合为一个思维框架,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从而做出准确的决策。

这是一种“模型”思维,一方面可以自己创建模型;另一方面则是日常的积累。当大脑中的模型足够多时,就可以随时借鉴和调用,应用于各种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