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国外的短视频(电影碎片版),一个小男孩,每天上学都会迟到,老师用戒尺打手心,小男孩从不辩解,默默承受,直到有一天,一个偶尔的机会,老师在街头看到小男孩推着轮椅上的妈妈去康复中心,然后匆匆忙忙赶来上学,这一次,老师没有再打小男孩,而是轻吻了小男孩的手。

孩子的世界老师不懂,人与人之间,都存在着很多不对称性。

我们的人生处处都有不对称性。

单纯个体而言,我们永远是从过去走向未来,过去是确定、已知的,而未来是不确定的,这是一种非对称性。

与人的交往,当下只是两条线条的交集,或者分开之后就再不相交,与熟人相交,过去几天、几个月不见面的信息与内容,也是不可知的,即使再熟悉的人,也有信息的空白点,也是非对称的。

企业,过去是已知的、确定的,未来是不确定的,业绩、产品、团队都是确定的、已知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像疫情、俄乌战争这种黑天鹅事件,还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段出现。

个人的演化也是非对称性的,我常用手电筒来比较,我们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认知就像手电筒的能量,认知越多电源越足,光源越有力量,照射出来的光明空间越大。拉开一个更大的空间,那一束光仍然只能是一个光点,更多的还是黑暗。

顾城名言赏析(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1)

以上是个体层面,时间维度的非对称性,非对称性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比如吵架中的两个人,法官与罪犯,富二代与草根,老板与员工,北京四合院里的富豪和贵州大山里的农民等。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或许是诗人顾城对人生非对称性的隐喻。

顾城名言赏析(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2)

诗人顾城

非对称性有意义的地方可能是一种视角,也是一种思考方式,可以跳脱出原来的环境,让我们对自己及客观存在的世界有一个不一样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