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能使容颜老去,生命湮灭,但无法掩盖经典的荣光。

第一次看到《罗马假日》这部爱情电影,尽管当时深受震撼,却也时至今日才明白,为什么67年风雨都不曾掩盖它的光芒……

01美丽的邂逅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一部爱情电影。

讲述了天真可爱的公主安妮因昏睡在街头被好心的记者乔收留回家。乔在知道其公主身份后,为了“独家采访”“绝密照片”,二人开启了罗马一日旅的故事。

影片以富有理想主义的笔法,描绘了一场浪漫而遗憾的邂逅。

故事背景设定在上世纪欧洲罗马,主人公是高贵的公主安妮与平民记者乔。

两者间的身份差距与奇妙的邂逅,在电影开场就为影片附上一层浪漫滤镜,使观众进入到朦胧美好的氛围中。

影片没有生离死别,更抛弃了狗血剧情。

仅以一次单纯美好的邂逅经历,将镜头聚焦于两者间的情感碰撞,更加纯粹、深入地探讨爱与自由。

影片前半段叙述温柔浪漫,后半段残酷真实,鲜明的对比让这部影片介于幻境与现实交界处,耐人寻味。

02被禁锢的自由之爱——不选择,是因为无法选择

电影结局令无数影迷为之难过,安妮公主回到王宫与相恋的记者被迫分离。

有人认为两个人毕竟阶级差距大,她不会想为了一个记者放弃皇室生活,这段邂逅注定悲剧。

可正如王尔德说“爱不是市场上的交易,不是小贩们的磅秤可以称重的。”

安妮公主生在皇家,从小养尊处优,绝不会为了金钱抛弃感情。

那么一切的答案都正如影片最后一幕,管家看着归来的安妮公主,质问她“殿下,您要我如何向国王解释?您难道忘记公主的责任了吗?”

这个身份给予了她太多,也剥夺了她太多,所以我心中认为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她不是不选择相恋的记者乔,而是她一生都必须为国家贡献,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无法选择与乔在一起……

03自由体验卡——未曾拥有,才懂珍贵

这部电影被无数人喜爱的同时,也被无数人质疑。许多人觉得故事俗套,没有新意。是啊,在我们眼中,安妮这一日所经历的不过是生活中稀疏平常的小事罢了,但对她来说却意义非凡。

正如电影的前半段有一幕安妮睡前与管家核对次日日程安排,背诵记者提问的问题答案。作为公主,她无法决定自己的言行,甚至公共场合的微笑都必须提前计划好。或许正是这自由一日中发生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从小生在皇家囚笼的安妮公主来说,是渴望而不可及的。

于她来说,随意剪头发,吃冰淇淋,肆意的微笑可能都只是存在梦中的东西。

逃出王宫,体验平常事物的她,仿佛一只金丝雀冲破牢笼,第一次看见完整的天空,呼吸大自然的空气。对于罗马风光的“过度反应”,就源于她从没有独自欣赏过美。正是因为她未曾拥有自由,才懂得珍惜自由。不少人可能认为安妮公主生在皇家,不愁吃喝,自由不那么重要。

这个社会似乎一切都被打上了价格,人人都在羡慕公主的荣华富贵,但谁又看到了她千万个日夜的孤独与寂寞?

我觉得与其渴望生来高贵,不如珍惜自己随意改变造型的自由,随意露出笑容的自由,随意掌握自己人生的自由。珍惜自由,庆幸自己生来自由。

罗马假日五百字影评(第一次看到罗马假日的影评)(1)

67年风雨无法掩盖二人间深沉温柔的爱意,更无法封存一颗渴望自由的心。莎士比亚曾写道:“自由都是完全由火构成的精神,不会重浊下坠,只会轻灵上升。”

多年来对于本片的讨论总是局限于主角间真挚的爱恋,总是忽略了影片中更深层次的东西——对自由的渴望与呼唤。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太多身不由己,或许我们无法忽视金钱、名利,但终究还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所以与其日夜痛苦、懊恼,不如珍惜身边真挚的情感,珍惜自由,珍惜当下的一切,毕竟它们可能稍纵即逝……

罗马假日五百字影评(第一次看到罗马假日的影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