滗,普通话读如bì。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大致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直到今天,它仍是个极其常用的口语词,绝大多数方言区都在使用。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1)

滗,读作bì

"把汤滗出去。"

"壶里的茶水滗干了。"

"粉条留下,把水滗唠。"

"你弄勺子,把汤锅里的血沫子滗得了。"

可是,人们经常把"滗"字写错,要么写成"篦",要么写成"箅"。

虽然这三个字的读音完全一样,可字义却各不相同,弄错了是要出笑话的。

滗,是一种将汁液与固体物过滤分离的动作

滗,形声字,从氵,笔声。宋代《集韵》:"滗,逼密切,音笔。"

"滗"是什么意思呢?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2)

《康熙字典》中的“滗”字

东汉有一个叫服虔的经学家,他在《通俗文》中这样写道:"去汁曰滗。"又云:"江南曰逼,义同也。今俗语犹云'滗米汤矣'。"

三国时期魏国有位叫张揖的古汉语训诂学者,他在《广雅·释诂》这样写道:"滗,盝(lù)也。"

这句话中的"盝",通"漉",使水干竭的意思。

清人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进一步解释道:"滗之言逼,谓逼去其汁也。《玉篇》:'滗,笮(通榨)去汁也。' "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3)

滗茶

古人告诉我们,滗,就是"去汁",即"取汁",把汁液取出来。

怎么取?

挡住渣滓或泡着的东西,把液体从器具中"逼"出来、"笮"出来,这个动作,就叫滗。

如中药煎好后,要滗去药渣。喝茶的时候,要把茶叶滗去。

"去汁"曰滗,"去渣"亦曰滗。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4)

滗药

《集韵》:"滗,一曰去滓。" 清朝唐训方《里语征实》:"去渣曰滗,音背。"

如淘米,把米泔水一遍遍滗掉,把淘净的米留下来;洗好的鱼、肉放在盆子里,下锅烹煎时,也要把析出的血水滗光。

"去汁",即"取汁",是将汁液滗离容器,干涸的东西留在容器;"去渣",即"取滓"是将干涸的东西漉离容器,汁留在容器里。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5)

滗药

"去汁"与"去滓",是"滗"这个行为的两个方面,都是将液体与液体中的物质用过滤法分开。

有些讲究人,比如在高档西餐厅点了瓶红酒,陈年红酒往往会产生沉淀物,喝之前,餐厅的侍酒师会先帮你"醒酒",慢慢将瓶子里的红酒倒入醒酒器中,并在酒瓶下方点上一根蜡烛,以便观察瓶中沉淀的位置,防止将沉淀倒出,之后,还要用滗酒器将酒液与沉淀物分离。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6)

滗酒

当然,居家百姓就没这么麻烦了,端起锅一斜,锅盖稍稍移出一丝缝隙,米汤也好,药汁也罢,哗啦啦便从缝隙流出了。

箅,是用来蒸食物的竹架子

箅,读bì,形声。字从竹从畀,畀亦声。"畀"意为"把谷物放在支架上蒸煮"。"竹"与"畀"联合起来,表示"竹制蒸架"。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7)

箅子

箅,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箅,蔽也,所以蔽甑底。"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说:"甑者,蒸饭之器。底有七穿。必以竹席蔽之,米乃不漏。"

这两段话的意思是,箅,就是甑(zèng)中的竹屉,可以让食物蒸熟,且不会漏掉在锅里。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8)

箅,这种炊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那个时候人们蒸煮食物的用具,也就是蒸锅,叫甗(yǎn),全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lì),置水。

鬲的形状似鼎,下有三足,足间烧火。

甑的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米饭等食物放上去,会漏至鬲中。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9)

淮阴高庄战国墓刻纹铜箅

所以,甑上面就覆蔽一铜片,与鬲相隔,这个铜片就叫作箅。

箅是镂空的,上有许多十字孔或直线孔,可使蒸汽通过,将甑中的食物煮熟。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10)

小笼包

现在的箅子,大多用竹子制成,如小笼包的蒸屉。

在现代汉语中,箅子不只是用来蒸煮食物的炊具,下水道口上面覆盖的用来排水的铁栅栏、火炉子里面用来承煤漏灰的铁屉子,也叫箅子。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11)

火炉箅子

篦,是一种齿密的梳头工具

篦,普通话读如bì。篦,多用竹子制成,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亦称篦栉、篦子、篦梳,是古时一种篦污去痒的梳头工具。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12)

篦子

在古代,不论男女,都是蓄发不剪的。男的以冠巾约发,女的则梳成发髻。

头发长了,清洁起来就有点麻烦。就古人洁发而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篦发,即用篦子篦去发垢;一种的沐发,多用淘米水,洗好以后再施以膏泽。

以前卫生条件差,人身上容易长虱子,长长的头发更是虱子的"根据地",洗又洗不掉,便用篦子轻轻地篦头,就可以把藏在头发里的虱子清除掉了,同时也起清洁头发污垢的作用。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13)

篦子

在古代有一种职业,叫篦头待诏,就是专门用篦子给人篦头的梳头师傅。

《水浒传》第二十回:"只见那汉去路边一个篦头铺里问道:'大哥,前面那个押司是谁?'篦头待诏应道:'这位是宋押司。' "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14)

篦子

关于篦头,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在《闲情偶寄》写得甚为详细:"善栉不如善篦,篦者栉之兄也。发内无尘,始得丝丝现相,不则一片如毡,求其界限而不得,是帽也,非髻也,是退光黑漆之器,非乌云蟠绕之头也。故善蓄姬妾者,当以百钱买梳,千钱购篦。篦精则发精,稍俭其值,则发损头痛,篦不数下而止矣。篦之极净,始便用梳。"

醴的简体字(这个常用字从东汉至今)(15)

篦子

这段话写得挺啰嗦的,不过慢慢读,大概意思还是能读懂的。

李渔说,就梳头而言,篦子的作用是独特的,是梳子无法取代的。想要达到"发内无尘,丝丝现相"这种理想状态,只用宽齿的梳子是远远不够的,齿距细密的篦子不但可以规整头发的,还可以清除发丝内的灰尘、污垢及头虱,可以让头发"乌云蟠绕",故"当以百钱买梳,千钱购篦",要是舍不得花钱买好质量的篦子,你的头发可就要遭罪了。

所以说,篦,是用来篦头发的,无论怎么使劲都滗不出水来,除非你脑袋进水了。(张文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