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农历七月十五,也就到民间常说的“鬼节”了。“鬼节”阴间最大的节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家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也有称七月半的。
“鬼节”起源于道教。道教认为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恰巧该宇宙观与传统民间观点一致。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是一个异彩纷呈,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它不仅拥有佛教的宗教信仰,还有着我国道教的本土文化。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它反映了人们的鬼神观念和宗教信仰,同时还有我国文化的精髓——孝道文化。
而佛教的节日演绎中,孝道文化被展现的淋漓尽致。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广施十方僧人,替母亲赎罪,最终将母亲解脱出来。目连救母成了佛教“盂兰盆节”之来由,其所宣扬的便是报答父母、生前为善的信念。
此外,中元节的习俗是祭祀先祖。祭祀活动在商周时期已经有文献记载,《诗经》的40篇《颂》即是祭祀乐歌,它所反映的是人们最原始的一种祖先崇拜。另外,祭祀活动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变之中,和后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今天,人们在开展中元活动的时候,已经跳出鬼的角度,更加注重孝道文化的传承,更多的寓意于怀念祖先之孝道,让人们慎终追远;倡导推已及人,救济众生,得世清平的义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