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怎样测量和表示力

一、【学习目标展示】:

1重点:说出弹簧测力计的作用,复述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重点:会画力的示意图。3通过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活动,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二、【预习导学】:1、同学们,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之前,请你们一定要完成下面的体验,并仔细阅读“资料链接”这部分课本上没有的内容: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变形,体验手感,撤去压力,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资料链接:弹力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改变形状,发生形变的物体,在一定限度内,当外力消失后,仍能恢复原状。这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超过了弹性限度,物体就不能再恢复原状。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手会感到弹簧对手有拉力;用手压弹簧,使弹簧缩短,手会感到对手有推力。这表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阻碍它的物体产生了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请同学们课前预习的时候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实验,在家里找一根弹簧(自动圆珠笔里面就有哦,不难找哦。)试着用不同的力拉这根弹簧(千万不要用太大的力),你会发现有什么规律吗?请把它写下来:

三、【自主学习过程】:

板块一:怎样测量力的大小(请阅读课本P8-9,完成下列问题)

1、测量工具:人们常用 来测量力。

2、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观察手中的弹簧测力计)

如右图,弹簧测力计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弹簧测力计制成原理: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受到的拉力成 __ ____,这个规律叫胡克定律。

4、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四年级下册用符号表示数沪教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学案)(1)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应注意以下三点:

(1)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若有偏差,必须校正,这一步骤叫做校(jiao)零。

(2)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量程之内。(完成课本中活动一)

(3)测量力时,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5、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小组合作完成P9活动2的内容)

测量结果:

纸条宽度b/mm

纸条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N

板块二:怎样用图表示力(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力的 。在物理学中,常用一端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2、仔细观察P10图6-15手指拉钩及拉力的示意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想一想”中提到的问题。

方向: 大小: 作用点:

四年级下册用符号表示数沪教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学案)(2)

总结:作图要点四个:(1)用一个点表示 ,即作用的位置(作用在哪,点就在哪)(2)线段的长度代表力的 (即线越长,力越大)(3)箭头代表 (即有箭头就是有方向,箭头指哪方向就是哪)(4)标注力的大小数值(例如F=15N, F=100N, F=250N等)3、练习画力的示意图:

四年级下册用符号表示数沪教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学案)(3)

4、完成课本P10中的练习。

四年级下册用符号表示数沪教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学案)(4)

课堂小结:弹簧测力计:

工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使用方法

使用前

1、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便于度数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否则要校零

3、轻轻拉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客

使用时

1、测力时,所测的力不要超过它的量程,以免损坏弹簧测力计

2、测力时,要使弹簧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力的示意图:

作图要点四个:

(1)用一个点表示作用点,即作用的位置(作用在哪,点就在哪)

(2)线段的长度代表力的大小(即线越长,力越大)

(3)箭头代表方向(即有箭头就是有方向,箭头指哪方向就是哪)

(4)标注力的大小数值(例如F=15N, F=100N, F=250N等)本节内容过关达标检测1、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木块,其A点收到一个大小为20N、方向跟水平面成θ=30°角的斜向上推力,画出这个推力的示意图。

四年级下册用符号表示数沪教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学案)(5)

2、如下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_N,分度值是 N。

四年级下册用符号表示数沪教版(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学案)(6)

3、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用这个测力计测出一个力是10N,则该力的大小实际是(   )A.大于10N B.等于10N C.小于10N D.无法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