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上联带有傲字下联带有雪字(上联寒梅雪中傲)(1)

来日:来的时候。

绮(qǐ)窗:雕画花纹的窗户。

著花未:开花没有?

上联带有傲字下联带有雪字(上联寒梅雪中傲)(2)

著(zhuó)花,开花。

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表疑问。

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上联带有傲字下联带有雪字(上联寒梅雪中傲)(3)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

这首诗通篇运用借问法,以第一人称叙写。

上联带有傲字下联带有雪字(上联寒梅雪中傲)(4)

四句都是游子向故乡来人的询问之辞。

游子离家日久,不免思家怀内。遇到故乡来人,迫不及待地打听家中情事。

上联带有傲字下联带有雪字(上联寒梅雪中傲)(5)

他关心的事情一定很多,其中最关心的是他的妻子。

但他不直接问妻子的情况,也不问其他重大的事,却问起窗前的那株寒梅开花了没有。

上联带有傲字下联带有雪字(上联寒梅雪中傲)(6)

它或许是爱妻亲手栽植,或许倾听过他们夫妻二人的山盟海誓,总之,是他们爱情的见证或象征。

因此,游子对它有着深刻的印象和特别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