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1985年以来首位访问斐济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斐济逗留的时间不长,但是要做的事情不少。除了讨论与斐济的关系外,他还与这一地区的18个岛国领导人举行了视频会议。美国想以此明确表示,这只是美国扩大存在的开始。

一些西方媒体将布林肯此行描述为启动太平洋外交的开始。但是,美国所描绘的“长远的未来”,究竟想要给这些太平洋岛国带来什么?

美国带来了维持“秩序”的“指导文件”

在2 月13日举行的太平洋岛国领导人视频会议上,布林肯带来了几个主要议题:疫情防控、国际捕捞、气候变化以及其他区域挑战等等。

布林肯说,美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拥有一个“长远的未来”。让我们看看,时隔多年重返南太的美国,究竟要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

斐济可持续发展(美国官员时隔37年来到斐济)(1)

第一,应对气候变化。这是地处南太平洋的很多岛国普遍面临的问题。一些岛国领导人坦言,美国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太平洋国家更容易获得资金来准备和应对气候灾难。

应对气候变化是个世界难题,这些国家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从这场会谈来看,尽管大家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了很多讨论,美方更加感兴趣的还是传统的军事安全因素。

第二,国际捕捞问题。美国在太平洋岛国战略中最实际的要素之一,是根据相关协议向该地区部署海岸警卫队船只,该协议允许这些国家的执法人员登上美国船只,执行当地和国际捕鱼法。

与太平洋岛国相距甚远的美国,美国为何这么关心这里的捕鱼问题?通过下边这条新闻的截图,大家就能明白。其实,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斐济可持续发展(美国官员时隔37年来到斐济)(2)

第三,在所罗门群岛开设大使馆。美国在所罗门群岛的使馆于1993年关闭,目前在这一地区有6个大使馆。时隔近20年,美国为何又要重新开张?是一时兴起还是有长远打算?

美国国务院在给国会的通知中说,所罗门群岛民众珍视他们在二战战场上与美国人的历史。由于中国积极寻求与所罗门群岛的接触,美国有失去其优先关系的危险。

先给自己找一个归来的美丽借口,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绕不开中国。

斐济可持续发展(美国官员时隔37年来到斐济)(3)

去年11月,所罗门群岛发生骚乱。在该国政府的妥善处理下,骚乱最终结束。而美国政府则被指在这其中“缺乏外交资源”。如果更直白地“翻译”,或许就是美国未能“抓住机遇”、有所作为。这或许可以准确地解释美国“回归”的原因。

另外一个细节可以更加印证这一点。布林肯离开澳大利亚前往斐济时,白宫发布了一份长达18页的印太战略文件。文件强调需要“塑造应对中国的战略环境”,这包括促进南太地区的所谓民主制度和民间社会,以及帮助各国“部署先进的作战能力”。

新瓶装旧酒,万能的“价值观外交”又被美国政客们搬了出来。即便是水土不服、屡屡碰壁,这帮政客依旧屡败屡战。

对于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定位,美方此次提到了另一个熟悉的词:极具战略意义的地区。估计这个词是在美国政府的话语体系出现频率最高的。中东极具战略意义、亚太极具战略意义、东欧极具战略意义……

总的来说,布林肯带来的这一堆议题,究竟是务实还是务虚,相信很快就能得到印证。

一觉醒来,忽然想起了这些岛国?

说起美国与南太平洋的渊源,主要还是因为二战将两者联系到了一起。在此之前,更多的是欧洲人“经营”这里。迄今为止,这里除了有美国领土之外,还有法国的海外属地。

斐济可持续发展(美国官员时隔37年来到斐济)(4)

太平洋岛国的人口集中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新西兰、夏威夷、斐济和所罗门群岛。

如果将新西兰包括在内,欧洲血统的人占太平洋岛屿人口的三分之一;如果不包括在内,则不到十分之一;在新西兰以外,欧洲裔最集中的地方是夏威夷。另外,这一地区的传统文化也逐渐被欧洲文明所取代。

所有这一切的变化,主要“归功于”几百年前欧洲人的“冒险精神”和“环球旅行”。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太平洋岛链中断断续续地存在。二战期间,美军在该地区与日本作战时建造了机场和医院,但随后逐渐从斐济等南太平洋国家退出。

为何退出这里?原因就是无利可图。

实际上,早在十年前,奥巴马政府就曾对南太平洋地区提高了承诺,但并未持续下去,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问题无法解决。

比如,美国与马绍尔群岛、帕劳、密克罗尼西亚之间的自由联合协议(COFA)谈判一直没有进展,而且马上就要到期;美国在马绍尔群岛进行数十次核试验造成了恶劣影响,但是对于马绍尔群岛的诉求一直没有足够回应。

美国在这一地区的投入,甚至远远不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盟友。2019年的数据显示,向所有太平洋岛国提供海外发展援助的前几名分别是澳大利亚8.64亿美元、新西兰2.54亿美元、日本1.79亿美元和美国1.4亿美元。

斐济可持续发展(美国官员时隔37年来到斐济)(5)

显然,美国一些政客不希望继续在这一地区“放血”,也不希望继续被拖后腿。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正如这段时间美国经常念叨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美国及其盟友想要做的,无非就是推动印太战略,铸牢第二岛链。因为它原本以为第一岛链已经足够,然而实际的变化超出了它的预料。

冷战思维下的铸牢第二岛链

美国画的饼很好,但是与南太平洋岛国所希望的帮助其实现发展不同,美国更看重的是在安全领域的投入。这才是让它烧钱的唯一动力。

第一,太平洋威慑倡议资金。 这笔钱将大部分用于北太平洋,尤其是关岛。但是,一小部分资金也会用于建立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合作,特别是在美国可以预期部署部队的岛屿上建设和改善基础设施。

第二,通过《蓝色太平洋法案》与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在救灾和防备、国际捕捞、海上安全等领域合作。

目前,美国与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合作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实现电气化;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为基里巴斯、密克罗尼西亚、瑙鲁和帕劳铺设了新的高速互联网电缆。

斐济可持续发展(美国官员时隔37年来到斐济)(6)

美国费尽心思重返南太,能投入多少?有没有长性?能带来什么?都要打一个问号。

其实,美国在第二岛链上的所谓“缺口”,与其说是美国的退出所致,不如说是地区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所趋。

大多数太平洋岛国面积不大,支柱产业是渔业、矿产和旅游业。它们迫切需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问题。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这些国家的选择很单一。西方国家想起来,就给点援助。一旦失去价值,就被晾在一边。而随着中国等更多国家进入这一地区,太平洋岛国有了更多选择,尤其是可以走一条互利共赢的长期发展道路。

第二岛链正在成为过去式,美国抛出的“规则秩序”实际也是旧思维。“旧思维”与“新趋势”发生碰撞在所难免,但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也是必然。#媒体人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