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一首短短的北朝民歌《木兰辞》为我们形象的塑造了一个巾帼女英雄——花木兰。
花木兰不是具体某人,她是一个艺术形象, 她的故事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但是花木兰的姓氏等,在史书中并无确切的记载。
花木兰是北魏宋州虞城人。在她出生的时候,正值太武皇帝时期。
公元383年,东晋的谢玄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苻坚,苻坚在仓皇逃窜的途中,听到风声和仙鹤的鸣叫声,由于十分紧张,他都以为那是追兵,由此便产生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
此战之后,前秦便陷入了持续不断的混乱和分裂中,公元386年,拓跋珪趁机在牛川称王,号代王,恢复了代国,建都盛乐,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那一带。这时候他面对的北方的邻居是从公元四世纪便开始逐渐在蒙古草原崛起的一个部落制的汗国——柔然国,他们主要活动在现在的蒙古国,其势力曾经到达现在的内蒙古南部地区。
这个国家的人基本上都是鲜卑族,关于鲜卑族的来源有很多种说法,不过大致就是中国古代所说的"匈奴"、"北狄"等。这些都是古代在中国的周边活动的少数民族的名字。
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的南下骚扰,于是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必须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花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而且体弱多病,根本上不了战场,而她的弟弟年龄尚幼,更是不可能。正在全家愁眉不展的时候,花木兰毅然决然的要替父前去从军,从此便开始了她长达十二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非常非常艰苦的事情,而花木兰既要一边隐瞒身份,一边又要与将士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更加困苦!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数年后终于是凯旋回家。皇帝念着她的功劳之大,于是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还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个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以家有老父需要照顾为推辞拒绝了皇帝,请求皇帝能够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她的父母。
花木兰的故事其实是有真实历史背景的,但是花木兰这个人的确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形象,只能说明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有一种敢于牺牲的保家卫国的战斗精神。
《木兰诗》也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着。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了舞台,一直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实在是可歌可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