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尔敦是献县人,属河间府管辖冯国璋是河间人大总统冯国璋他姥姥家是博野县庄火头李家,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江洋大盗李公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江洋大盗李公子(江洋大盗窦尔敦与博野李家)

江洋大盗李公子

窦尔敦是献县人,属河间府管辖。冯国璋是河间人。大总统冯国璋他姥姥家是博野县庄火头李家。

窦尔敦盗御马是在承德避暑山庄盗马的。随后被御林军追杀。窦尔敦逃跑到庄火头时又饥又渴,在庄火头药王庙里歇息。从庄火头出发,骑着马走到西边的河滩,遇到庄火头李大宝。

李大宝刚从白沙庄他姐姐家借了一头毛驴,准备回家干活。在河滩与窦尔敦相遇。于是,窦尔敦提出,用这匹御马与李大宝的毛驴交换。李大宝当然觉得不吃亏,两人就达成协议,进行了交换。

御林军追查到御马的下落在庄火头,李大宝被缉拿归案,收留在博野监狱。狱中吃了不少苦,挨了不少打,饿的把自己身上的衣服、棉袄里面的棉花都吃了,吃棉花拉棉花,并准备开刀问斩。

窦尔敦闻讯,觉得对不住李大宝,应该好汉做事好汉当,不能影响了自己在绿林中的声名,于是,便去监狱认罪,李大宝被释放。

李大宝知道监狱里吃不上饭,挨饿,于是,便天天给窦尔敦送饭。

窦尔敦临刑前,对李大宝交代,有一事相求,自己母亲的棺材还没有埋在地下,棺材在河间什么什么村村西的坟地里,请帮忙埋了,让老母入土为安。

窦尔敦斩首后,李大宝为了完成窦尔敦的遗愿,带着几个家人便来到河间,找到了被杂草掩埋着的那口破棺材。

只不过,发现那口破棺材里并没有人,透过破棺材的缝隙,看到里面装满了一些东西。于是,他们打开棺木,发现里面都是金银财宝,可能都是窦尔敦盗来的赃款赃物。于是,李家几个家人便把金银财宝都拉回博野庄火头家中不做声张。

然后用这些银两去武强县开了多年的买卖行,做的是粮食生意。

在武强,李家置办了不少房产,又购买了很多土地。

回到庄火头,又在博野城东关建了不少房子。在庄火头,盖了半个多村子的房子。

庄火头的房子都是两层楼,高的是三层楼。站在楼上,能忘到安平的圣姑庙和定县的定州塔。

号称京南第一宅。

李家成为博野、安平一带的首富。花钱捐了二品官,安平、博野县令都得拜望。

李家一女,嫁到河间冯家。生下冯国璋,做了民国大总统。

也就是说,冯国璋的姥姥家就是博野县庄火头。

贺龙、吕正操带领八路军,也住过李家豪宅,并在庄火头动员了不少人参加八路。

作者本人一个纵表姑的父亲罗家姑老爷、舅老爷侯家的两个哥哥等,都是贺龙动员参军的。其中,侯家的两个哥哥,后来都在北京做官,级别很高。

解放后到文革前,李家豪宅做了庄火头中学。1968年拆除。拆下的砖,建了庄火头供销社等。从庄火头供销社,到庄火头公社,路北,都是李家的宅院。

冯巩他祖爷爷就是冯国璋,祖姥姥家应该是博野。

关于这段故事传说有如下几个疑问需要分析和说明。

一,窦尔敦换马的时候,知道这样会给李大宝带来灾难的,窦尔敦后来又投案自首,讲什么绿林好汉侠肝义胆之英名,而当初换马嫁祸于人,为何不那么讲义气?

二,李大宝当时之所以接受交换,不是为的帮助窦尔敦,而是因为马比驴值钱,是贪便宜,罪有应得,盗的赃物也属窝藏赃物,虽不知情,也不可能轻易释放。

三,李大宝入狱,引来杀身之祸,李大宝不可能不说明马的来历。官家不能不调查他的供词,不应该轻易判决问斩罪。虽然御马在李大宝手里,但能盗得出皇帝的御马人,绝非等闲之辈,李大宝具备盗出御马的时间、地点、能力吗?他知道御马放置何处?他怎么接近御马?判断御马非李大宝所盗,并非难事。

四,窦尔敦虽然后来又投案自首,但窦尔敦换马,嫁祸于李大宝,给李大宝带来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李大宝怎么可能轻易会宽恕窦尔敦这素不相识的盗马之贼栽赃陷害之过?怎么可能会又交上朋友?还会轻易听信他后来的重托吗?

五,窦尔敦给李大宝交代的是,把他老母的棺材入土为安,而事实上,棺内并无人尸。李大宝打开棺材才知道里面是金银财宝。

为何窦尔敦不直接说是财宝,非说是母亲没有入土为安?李大宝到底是应该把棺材连同银宝埋到地下还是应该拉回家来?窦尔敦如果真的想赠送财宝,为何不直说?窦尔敦已经曾经陷他于接近死地之境,还能有胆量把巨额财富据为己有而不交公?

六,李大宝该不该打开棺材?打开棺材该不该把财宝带回家?作为江洋大盗窦尔敦打家劫舍来的赃款赃物,李大宝能够轻易从河间拉到庄火头?官家能不追究李大宝的盗窃、转移、私吞窦尔敦的盗窃而来的巨额财富?

七,李家从河间得到意外之财。常言道,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野草不肥。李家又有闺女嫁到河间。而是生出了民国大总统冯国璋。这李家为何敢把闺女嫁到河间?中间又有怎么样过程,李家才把闺女嫁到河间?为何李家与河间有这么大的缘源?李家还敢把闺女嫁到河间吗?如果情节真实,想必定有其它的细节需要演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