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有之结绳而治的年代,人类是否使用香料,不太清楚但先秦时期,《诗经》中有“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关雎》)、“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伯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采葛》)之语“荇菜”“萱草”“艾”都是植物,都开花,花朵都有香味此外,《伯兮》中还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句子“膏沐”是妇女润发的油脂,现代人称“护发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沉香为何千人千味?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沉香为何千人千味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有之。结绳而治的年代,人类是否使用香料,不太清楚。但先秦时期,《诗经》中有“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关雎》)、“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伯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采葛》)之语。“荇菜”“萱草”“艾”都是植物,都开花,花朵都有香味。此外,《伯兮》中还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的句子。“膏沐”是妇女润发的油脂,现代人称“护发素”。
孔夫子曾教导学生:“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夫子的意思是,人小时候多读《诗经》,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最起码可以知道很多植物的名字。
《楚辞》中也出现了几十种香草、香木,如白芷、泽兰、木兰、椒、桂花等。
今天爱美之女性所用的化妆品,包括香水,多为化工厂所制,有化学成分。但古代没有,古人所用之香,无非植物的自然之香。自然之中,香料甚多,哪一种为上品呢?
沉香为最。
盛唐时期,香风四溢。宋《太平广记》内容广博,记载了关于草木虫鱼、飞禽走兽的诸多逸闻轶事。唐贞观五年,唐太宗召见冼夫人之孙、高州首领冯盎。冯盎借机进贡沉香给唐太宗。唐太宗问冯盎:“卿宅去沉香远近?”对曰:“宅左右即出香树,然其生者无香,唯朽者始香矣。”
冼夫人(公元512-602年),名百合,广东茂名电白人。冼夫人身历梁、陈、隋三朝,毕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梁至清朝都先后给予她册封和追谥。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誉之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史料记载,梁武帝特别喜欢冼太夫人进贡的沉香,并悟出一套闻香养生之道。冯智戴(冼夫人之曾孙)在担任隋炀帝侍卫军官时,曾进贡沉香给隋炀帝,一时间,皇宫燃起的香烟,香遍京城。
电白沉香,自古闻名。
沉香,生于树中。尤以野树所生沉香为贵。这样的野树,在电白被称为母树,现存150棵。我看到了一棵,是被一个巨大的铁笼子“箍”着,一根根如手腕子粗的钢管栅栏似的排列,里面,还“衬”着一层铁丝网。保护如此严密,因其稀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岭南的冬日,有时也寒风凛冽。我伫立风中,不远不近,细细端详那棵树,不算高,十米左右,也不粗,三四十厘米直径,叶子为长椭圆,如浓缩版的芭蕉扇。绿叶葳蕤,在风中时而窸窸窣窣时而哗啦啦地响。
铁笼子外面,长着几棵小树,由母树嫁接而生,是“第二代”,也亭亭玉立,叶片青翠,生机盎然。
有第三代吗?
有,但是“基因”退化,所产沉香品质,无法和母树及第二代树相提并论。回答我的是茂名市电白区沉香协会党支部书记陈金明。
这棵树叫“棋楠壹号”。铁笼子外面,挂着两块牌子——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伽楠沉香研究基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伽楠沉香研究基地。
沉香究竟如何从树中取出?树木种植六七年后,树脂形成,但只是在内部静静地“流动”,无法凝结。此时,如有自然之力,如电闪雷鸣,劈中树木,便会形成“伤口”,树脂在伤口处停滞、凝结,形成沉香,有点像植物化石。此种沉香,便极为珍贵,以“克”论价,比黄金贵。更多要依靠人力,比如在树上打个孔,人为造成树表创伤,结成疤,形成香脂,凝结于木材内。
“沉香”是一种味道,需要沉淀。
先在树中沉淀。
判别沉香优劣,要看含香之木落入水中之后的沉浮,因比重原因,沉水者为佳,半浮半沉者次之。
62岁的黄汝超是土生土长的电白人,19岁便与沉香结缘。他拿着一片巴掌大小的沉香在一截“古树”干上比画,这片沉香,在树上长了八年十年,没有足够长的时间,无法形成这么厚、这么黑的“油”。人工形成的香,时间短一些,颜色比较淡。为了让我“感同身受”,他拿打火机先给一片人工沉香加热,一缕香气散开,很好闻,只是味道清淡;再给刚才的自然之沉香加热,香气馥郁,又香而不腻,经久不散。
沉香从业者高健告诉我,疫情期间,生意本来不好做,但电白却有200多家店铺、工厂开业,经营、生产沉香。
电白还建有沉香文化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以沉香为主题的微缩模型和艺术展品,一件件沉香珍品工艺精湛,让人为之沉醉。沉香还可入药,做成饰品。
在古代,沉香多是达官显贵的“专利”,一般百姓用不起。如今,一缕香飘入寻常百姓家,一盏香炉,香风散淡,读书品茗,优哉游哉。一串链子,系于手腕,既显时尚,又显品位。一滴精油,轻轻涂抹,香气幽幽。
“沉香”常见于古诗词之中,“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唐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燎沉香,消溽暑”(宋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宋 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清 纳兰性德《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试想,若无沉香,文人墨客这诗词该如何作得?这情愫该如何抒发?
古人,不只有“琴棋书画”四艺,还有“香茶画花”四般闲事。抚琴焚香,蕴藏着中国传统文人的清雅与格调。北宋时,汴京街头,也有卖香品的店铺,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刘家上色沉檀拣香”。只不过,绝佳上品,于街肆之中,大约是见不到的。
(作者:许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