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觉得父母无能(父母越是无能越是没用)(1)

有这样一种说法:

【越是无能的父母,没用的父母,越热衷于“鸡娃”】

鸡娃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意思,稍微解释一下:

鸡娃是一个网络词语,这里的“鸡”是指,父母给孩子灌输励志鸡汤,打鸡血。

督促甚至是逼迫孩子努力学习,用功读书,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

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或者兴趣班,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在鸡娃教育模式下,孩子基本上是没有童年的。

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学习、教育所占满。

子女觉得父母无能(父母越是无能越是没用)(2)

如果按照这样的解释来看,热衷于“鸡娃”的父母,似乎是一个非常尽职尽责的好父母?

然而这位心理学家却说:

父母越是无能,越是没用,就越热衷于鸡娃。

为什么,她给出了几个理由:

子女觉得父母无能(父母越是无能越是没用)(3)

第一,父母渴望成功,自己没有能力,却逼迫孩子去实现。

绝大多数人都渴望成功,富有,地位,名誉,财富……

这没问题,这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象征,没毛病。

但是,你追求这些,你自己去奋斗啊,你逼迫孩子干什么呢?

就好比你自己想大便,却让孩子去蹲坑。

这是一种典型的“丧失边界感”,把孩子的人生,混同于自己的人生。

好像让孩子混好了,将来自己这个当父母的也能跟着鸡犬升天。

子女觉得父母无能(父母越是无能越是没用)(4)

但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你用来实现成功欲望的工具。

整天让孩子努力,让孩子用功,表面说得好像是为了孩子好。

但孩子真的喜欢这样吗。

比如有的父母强迫孩子去学钢琴,学舞蹈,学美术。

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想通过这些才艺去给考试加分。

他最终的目的绝大部分是功利性的。

如果学这些东西不能给考试加分,你看这些父母还愿意掏钱吗,基本上不愿意。

子女觉得父母无能(父母越是无能越是没用)(5)

第二,很多鸡娃的父母,他自己完全不努力,无法给孩子做榜样。

鸡娃父母最爱说就是让孩子“自律”、“奋斗”、“努力”,但是看看他们自己平时什么样。

下班之后往沙发上一躺,不是看电视就是刷手机。

真正氛围的好的家庭,父母对孩子是以身作则的。

父母希望孩子爱读书,那自己就做出一个爱读书的榜样,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

然而有些鸡娃的父母,他不发展自己,也放弃了自己,但是却不甘心一辈子过这样普通的生活。

子女觉得父母无能(父母越是无能越是没用)(6)

那么,他就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

毕竟,“鸡”自己很难,但是“鸡”孩子却很容易,还光明正大,义正辞严,冠冕堂皇。

这样的家长,深知“努力”、“自律”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就连他一个成年人,都很难抵御视频、游戏的吸引力,却要求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去拒绝这些东西的吸引。

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双标。

子女觉得父母无能(父母越是无能越是没用)(7)

第三,鸡娃的家长,往往会毁掉孩子真正的创造力。

鸡娃的家长非常自大,傲慢,觉得自己是成年人,什么都懂。

但是他们的能力又不足以去真正给孩子什么引导。

他们无法发现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地方,只是遵循着自己过时的经验,去给孩子报各种班。

到最后孩子真正的天赋被扼杀,成为一个只会做题(可能还做不好)的做题机器。

子女觉得父母无能(父母越是无能越是没用)(8)

讨论

“父母越是没用,越喜欢鸡娃”,这种说法你认同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