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博导范圣玺教授,正忙着设计“24节气数字音乐会”的2.0版。去年此时,范圣玺教授策划的一场音乐会《15°——万捷旎数字与钢琴印象》,垂柳、水墨画、水彩画……中国传统的24节气主题首次在数字媒体营造出的梦幻世界中,和钢琴一起自由舞蹈,一场视听交响让人沉浸其中,惊艳不已。
水墨画/范圣玺
范圣玺早年留学日本千叶大学,这是一所以工业设计见长的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同济大学任教。2009年同济大学成立设计创意学院,短短十多年内,在作为“元老”的范圣玺教授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设计创意学院QS排名已是亚洲第一。范圣玺对东西方文化都有较多涉猎,还是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非遗中心主任。
范圣玺教授在音乐会现场指导。
2016年11月30日,24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早在十多年前,范圣玺就已深入研究24节气中蕴藏着的中国智慧。如今,范圣玺教授尝试跨界创新“24节气 ”,把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嫁接”到各种创意中,时装秀、饮食、家居用品……让传统文化在生活中“活态”传承。
【无意间关注】
“十多年前,关注到‘24节气’,实属偶然。”范圣玺教授回忆。
中国的现代设计起步比较晚,一开始热衷于对西方设计的学习,很多学生都喜欢模仿国外名师的作品,但对中国文化却了解得不多。而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范圣玺教授还发现,当时的设计过于“符号化”——一说到中国设计,就是红灯笼、剪纸、兵马俑等。“这些虽然是中国特色,但如果全是这些,或者仅仅是这些,就不能反映中国文化本质的东西,无法讲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
同济大学师生们设计的“24节气”首饰。
“所有生活方式的背后是有文化支撑的。”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从事设计行为学研究的范圣玺教授开始逐渐关注到24节气,“它可以系统地融入到生活中,是把生存变成生活的一种文化,把平凡的生活变得不平凡。”
有了这一“触发点”,范圣玺教授将“灵感”融入创意思维课堂。巧的是,那一年班上正好有24名工业设计方向的硕士生,同学们听说要设计关于“24节气”的作品,都十分好奇和兴奋,抢着挑选自己喜爱的节气。每位同学选一个节气做一件产品,有的节气很抢手,有的则比较冷清,像“清明节”同学们都不愿意选,后来就抽签来分工。
同济大学学生们设计的“24节气”的手拎包。
需要设计的,并不是一幅画或一件平面设计作品,而是做一个生活中能用到的产品。为什么要这么做?原来,在日本留学十年期间,范圣玺教授深刻感受到,有不少日本文化的源头其实来自中国,但之所以能在日本延续下来,核心是和现代生活相融合。要想在现代语境中讲好传统文化的故事,关键还是要在生活中感受和体验。比如说,清明时期,同济大学请来了“点茶”师傅做讲座,还准备了点茶的器具让大家体验。同学们意识到,日本的抹茶其实来源于中国宋代的点茶。
24件作品出炉了,茶具、香水、灯具、电子产品……几乎都是家居用品。“设计创意之前,同学们去了解“24节气”内涵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虽然说,不同学生的水平有所不同,但是这组作品出来后,很多单项作品也都获奖了。“这就是系统性的力量,因为24节气既可以单独分割,又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会产生1 1>2的效应。”
【数字 24节气】
“立足当下和本土,才能面向世界和未来。”处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设计创意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容易令现代人接受,并展现其普世价值。
曲目《春之歌》数字化呈现。
2021年,范圣玺教授策划了一场音乐会——《15°——万捷旎数字与钢琴印象》。“说来,这也是无意间促成的合作。”当时,有朋友偶然说起钢琴家万捷旎的钢琴音乐会,范圣玺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做点新的东西,便决定以钢琴音乐会的形式,把24节气主题搬上舞台,并请来学院优秀的数字媒体团队加盟,用当下最先进的科技体现东方智慧之美。
这台音乐会的名字——15°,想法也来源于“24节气”。“一年大约360天可以分成四季、12个月,24节气的划分实际就是根据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15度而定的;而音乐上的纯15度等于两个8度,等于24个半音,因此,音乐会共选用15首钢琴曲。”范圣玺教授解释,声声色色的世间万物都有数字的节律,是生存法则与美的法则的有机统一。大自然从不缺少动听的声音,音乐可以丰富24节气主题的创作。
曲目《致春天》数字化呈现。
他为每一首乐曲确定了关键词、色彩和画面:春,是萌动、舒展,体现内心期待与神采飞扬;夏,是夏夜、新雨后,雀鸟的跃动;秋,采用秋月、月光意象;冬,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肃杀、凄凉,但范圣玺却不这么认为,从小在东北长大的他说:“冬天恰恰是最温暖的,因为和家庭、灯光、火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关键词是宏大、崇高、纯粹、永恒……”他还为音乐会创作了30多幅画,有水墨,有水彩,如为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创作了细细柔柔的柳条,为汪立三的钢琴曲《新雨后》创作了雨后的荷塘与远山。
曲目《新雨后》数字化呈现。
范圣玺的创意,被数字媒体团队充分演绎——《新雨后》用3D水墨动画技术,呈现出荷塘里粉色荷叶与岸边柳树在暖风中的轻微摇曳;谭盾的《水彩画“秋月”》,则通过计算机生成的画面提取了水彩画里分布的像素色彩数据,渲染绚烂秋色,部分画面内容采用了AI风格迁移的算法进行呈现,是人工智能时代对自然的解读。数字工程师还增加了动作捕捉技术,万捷旎演奏时,背景随着她的动作、音乐节奏不断变化,具有奇幻的视觉效果。
动作捕捉测试视频。
创意设计一出来,就颇受欢迎。音乐会还没上演,保利剧院便决定在全国10个城市进行10场巡演。“当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媒体来展现视觉、听觉魅力时,便变得新奇而受欢迎。”范圣玺教授说。
曲目《雪之舞》数字化呈现。
【活态传承,而非“古董”】
跨界的人,最喜欢做的事情也是跨界的事情,跨界的核心是交叉。有人说,范圣玺教授是“理工男”,因为他的博士学位是工学博士,专业背景是工业设计;殊不知,范圣玺教授颇爱文科,写的散文曾经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散文。
传统文化中如何突破自我边界,有创造性地产出?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要“活态”传承,而非变成“古董”,“躺”在博物馆里,这就离不开跨界思维。
关于“24节气”的饮食扇子。
24节气 ,可以跨界到更多领域。比如,到什么节气了,就用什么、吃什么节气的饮食,清明节除了吃青团,还可以在放青团的器皿、包装等方面做设计,通过系统的设计吃出仪式感,感受其中的乐趣。同济大学的网站曾连续两年,一打开就是关于节气的校园景色。冬至的时候,全校举办饺子宴;学校定期举办24节气的讲座;冬至的时候,制作99寒梅图,其中只有一朵梅花不涂色,等到冬至当天再把颜色图上……“24节气让我对身边的自然和生活场景有了更多美好的感受和体验,也多了设计的灵感。”范圣玺教授说。
“24节气”邮票。
2020年上半年,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学生们以24节气为时间轴创作的视频作品《二十四时燕归来》,随后他们赴崇明区新村乡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暑期实践,调研当地村民在村镇场地与稻米产业基地进行水井喷绘的场景。此外,同学们还开展了“二十四节气”主题文创周边设计活动,并邀请当地村民参与到创作过程中来一同探索节气文化在当下乡土生活中的价值。
“24节气”民俗。
“24节气”甚至跨界到虚拟游戏领域。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同学们利用“我的世界”(Minecraft)游戏平台,在虚拟世界中搭建起一个节气乡镇。引用平行世界的概念,7个节气11个场景同时出现在一个空间中,观展者可以在小小的展区中感受四季,游历各地。不仅如此,策划者们还巧妙利用在线游戏不受时空限制与游戏本身像素化的特性,为人们提供了现场的节气乡镇搭建体验和乐高积木的拼装游戏化体验,在玩乐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栏目主编:徐瑞哲 题图来源: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
来源:作者:李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