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说《红楼梦》里的小事情,曹公在这本书里穿插各种小事,用意很简单,就是在各种小事中,给人物性格增添点色彩,一点点引出人物命运,还有今后的故事线和走向。

红楼梦印象最深的三件事(重温经典红楼梦)(1)

这些个小姐丫头真是性格各异,说说史湘云,这姑娘天真烂漫、口无遮拦,大家一起看戏的时候,王熙凤说一个小角儿眉眼像一个人,宝钗笑而不语,宝玉也会意但没说话,唯独史湘云说像黛玉啊!宝玉事后说了史湘云几句,史湘云立刻就要收拾行李回家,不在这看人脸色,这跟现在的小孩子之间相处,并无两样!

红楼梦印象最深的三件事(重温经典红楼梦)(2)

黛玉呢,又因为这件事不开心了,黛玉不高兴、不开心、流眼泪的时候多,但我不觉得黛玉小心眼儿。黛玉很多事都是不在意、不看重的,那会戏子没啥地位,是给人排遣解闷的,一家子奶奶小姐看戏,说一个戏子像黛玉,黛玉不高兴是肯定的,没人敢说像薛宝钗,也没人敢说像王熙凤。因为这俩人都是圈内人,后台硬,而黛玉永远是圈外人,无依无靠,父母双亲都不在,宝玉是她全部心灵寄托,所以黛玉的一切小性儿,我都能理解,她是最真实的。

红楼梦印象最深的三件事(重温经典红楼梦)(3)

因为史湘云来了,宝玉恨不得每天跟她们在一块,一早就来找她们,跟她们一起洗漱,之前这些事都是袭人伺候他的。袭人就不太高兴,跟宝玉生了一场气,正巧宝钗来了,袭人就跟宝钗说了几句,宝钗便觉得袭人这个丫头不简单,套了一顿话,更觉得不可小看袭人。所以说袭人是宝钗的镜像,今后俩人的结盟,是不可避免的。

红楼梦印象最深的三件事(重温经典红楼梦)(4)

还有一段贾琏、王熙凤、平儿的事儿,巧姐儿起水痘,贾琏就搬出去住了几日,在外面这些天,跟某媳妇一顿厮混,回家时,被平儿发现了一根头发,平儿很聪明,没有揭穿贾琏,平儿周旋在王熙凤和贾琏俩人中间,作为妾又做为助手,确实有能力。我很喜欢平儿这个人物,我觉得平儿为人跟她名字一样,做事稳重踏实靠谱,让人无端的信任,平儿没有那么多心机,为人很正直,又很是睿智、聪明,我觉得她是所有丫鬟里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宝钗过生日,贾母问宝钗喜欢听什么戏,爱吃什么,宝钗全捡老太太喜欢的说,喜听热闹的戏,爱吃软的甜的东西,这都是老太太喜欢的,老太太自然高兴。而黛玉的话,绝对会如实说自己爱什么戏,喜欢吃什么。其实这两种都没有对错之分,现在来看的话,宝钗就是那种会来事、照顾他人、为他人着想的懂事的孩子,但黛玉也不是自私,因为本身贾母问的就是"你"喜欢什么,如实的回答自己喜欢什么,不也是对提问者最大的尊敬吗,黛玉宝钗做法都没错。

红楼梦印象最深的三件事(重温经典红楼梦)(5)

最后又写了一些贾芸和小红的事,所谓龙找龙,凤找凤,王八结个鳖亲家。这俩人在红楼梦里都是小角色,但却是不可少的角色。这俩人都是一心想往上爬的人,目的很明确。有一天,宝玉屋里大丫鬟都不在,小红赶紧趁机进去在宝玉面前刷个存在感,后来被秋纹碧痕回来后给狠狠骂了一顿。宝玉房里这些丫头也是个个厉害,也是有一层层生存链的,不敢越雷池一步啊。后来小红又攀上了凤姐,凤姐看上她还是因为她给凤姐办了一件事,特别得力。那段话写的挺好,她办完事回来给凤姐回话,那灵力机敏劲儿,那嘴皮子溜的,一般人真做不到,难怪凤姐看上她,管宝玉要了去!

红楼梦印象最深的三件事(重温经典红楼梦)(6)

为啥写小红、贾芸这些人呢?其实都是为了衬托凤姐权利中心的地位,这俩人都围着凤姐转,靠巴结凤姐,讨凤姐喜欢一步步往上爬,借由别人的事来反衬主要人物。《红楼梦》整部书里类似手法特别多,所以当你看一处情节设计或人物出场时,不妨想想为何要写他,为何要写这一处,为何要这么写,想想背后的用意,挺有意思。

重读经典《红楼梦》系列,今天就说的这里了。日后依然会给广大喜欢读书的、喜欢《红楼梦》的朋友分享书中的故事。本人读书笔记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