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聂远版的乾隆有趣在前,霍建华版本的腹黑就难免被拿来说事儿。

《延禧攻略》还热度未减,《如懿传》已经渐入佳境,两部戏都是讲述乾隆和后妃的日常,审美趣味截然不同。前者迎合青年人的观影快感,后者追求文学感的华丽凄凉,可喜的是二者制作都非常精良,代表国剧的最新高标。

如懿传霍建华戴面具(如懿传中霍建华的高冷)(1)

两部戏虽然乾隆本人并不是故事重心,但他却是撑起整个故事框架的力点。毕竟,作为一个“众星捧月”的男性角色,所有争斗都是因他而起,也都是因他而灭。只有皇帝立住了,后宫云云的妃嫔才能跟着立住,那些来来回回的宫斗才不至于跑偏。

“大猪蹄子”版乾隆,首先40岁的聂远颜值在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的他,有才有料,很多人都被他的演技所折服,无论是动作还是表情当真的让人挑不出来毛病。

如懿传霍建华戴面具(如懿传中霍建华的高冷)(2)

皇后自杀后的表情一半是悲伤,一半是冷酷,不需要言语,一滴泪足矣。

作为皇家霸道总裁,聂远版的乾隆既有君王的胆略和傲娇、实力护妻、又有点孩子气,是很多人想象中的完美君王。

聂远也用了很多漫画式的表演去丰富这个特点,生气的时候会踹贴身太监的屁股,紧张的时候会不停地拍脑袋,等到身体不适时还会幼稚地钻进爱人的怀里,抠着被角,一秒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变为小男孩,整体效果非常苏。

可以说聂远版的乾隆,则更符合新时代姑娘们的审美标准——他很有趣。

如懿传霍建华戴面具(如懿传中霍建华的高冷)(3)

39岁的霍建华颜值也不低,他演绎的乾隆,像他以往的经典角色一样,一贯的“老干部”风格。他个性沉稳甚至是有些木讷,脸部表情也没有太多变化,喜怒不言于色。

如懿传霍建华戴面具(如懿传中霍建华的高冷)(4)

不过由于霍建华之前是出演偶像剧的,所以大家会先入为主的对霍建华有种刻板印象。因此对于他饰演的乾隆皇帝有点不太适应的。

如懿传霍建华戴面具(如懿传中霍建华的高冷)(5)

霍建华演的乾隆,就多了一种力所不逮的疲惫感,内秀斯文的气质感觉也不太容易压得住三千作妖后宫。

不过这也怪不了霍建华。因为按照流潋紫的原著,乾隆就是一个因为生母是汉人而变得自卑多疑的皇帝,面对强势的养母,他也大多是唯唯诺诺,压抑自己,即使身为皇帝,如果不是如懿逼问,他也缺乏给荒野孤坟的生母一个名分的勇气。

如懿传霍建华戴面具(如懿传中霍建华的高冷)(6)

如懿传霍建华戴面具(如懿传中霍建华的高冷)(7)

这段情节霍建华的演技其实很不错的,很微妙地表现了弘历当时的心境。

他先是垂下眼睑,因为眼睛会透出渴望,但是他不想让别人(即使是如懿)知道,在内心深处,他是很渴望追封自己的生母的,但是他斟酒的手臂有些微的颤抖,表示他内心的慌乱与激动,他现在只是表面强装镇定而已:有些事只能心里挂念,不能说出口。

说这句话的弘历其实是怨怪如懿的:我都可以憋着不说,你为什么要说出来?

宫里的孩子是怎样成长起来的,看乾隆的几个阿哥就知道。

如懿传霍建华戴面具(如懿传中霍建华的高冷)(8)

清朝对于皇子的扶养与教育有很严格的规章制度。首先是限食不允许小孩子吃的太多,倘若发现,会被强行从嘴里扣出来(据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记载》)其次,皇子必须由奶妈或太监养大。一个娇弱的婴儿被迫从母亲身边离开,来到一群太监或奶妈的怀抱中,他们无法给予细腻的呵护,再加上权力的争夺倾轧,宫里的孩子们童年充满艰辛。

大阿哥永璜,因为威胁到嫡子永琏,嬷嬷们对他失之照顾,缺衣少食,连受两场风寒都不管,被如懿收养时,那句“我是宫里的孩子,我什么都懂”令人心酸。成年后的他被小人教唆,遭乾隆谴责受惊,仅仅22岁就郁闷而死。

嫡子永琏年级还小,身体又弱,皇后却逼着他日日念书,生生把这孩子的身体给逼坏了。

三子永璋嬷嬷们却对他溺爱甚多,养的白白胖胖,用意以富贵消磨孩子的意志。

这样孩子长大后,很难去相信别人,也没有能力去付出建设亲密关系,他们觉得人际关系就是猎人和猎物的模式。虽身处贵锦绣林中心底却依然孤寒之人,即使拥有无上的权力,即使可以任意追逐,却难享两心相知的温暖,霍建华的高冷的确令人体会到什么叫“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