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和出处  古兵法原文:逼则反兵②,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力气,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③需,有孚,光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兵法三十六计第28计上屋抽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兵法三十六计第28计上屋抽梯(兵法36计之第16计)

兵法三十六计第28计上屋抽梯

一、原文和出处

  古兵法原文:逼则反兵②,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力气,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③。需,有孚,光④。

【注释】

①欲擒故纵:要想制服、擒拿敌人,先要放任、顺应他。原出《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鬼谷子.谋篇》:“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

②逼则反兵,走则减势:走,跑。逼,用武力相逼迫。此处作直接正面进攻解。逼迫敌入太紧,他可能因此拼死反扑,若让他逃跑则可减削他的气势。

③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此句意为兵器上不沾血。意思是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胜利。《尉缭子.武议第八》:“兵不血刃,而克商诛纣。”

④需,有孚,光:语出《易经.需卦》。需,卦名,等待、顺应之意。《左氏兵谋.需》:“迟而待之之谓需。”本卦为异卦相叠(乾下坎上)。需的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坎为水,是降雨在即之象。也象征着一种危险存在着(因为“坎”有险义),必得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险又要善于等待。“需”,等待。《易经,需》卦卦辞:“需,有享,光享”。孚,诚心。有孚,有变化的意思。《六十四卦经解.需》:“孚,卵孚也……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故转训为信。”此处取必然转化、变化之意。光,通广;明,如愿以偿。。句意为:要善于等待,要有诚心(包含耐性),就会有大吉大利。

【按语】

所谓“纵”者,非放之也,随之,而稍松之耳。“穷寇勿追①”,亦即此意,盖不追者,非不随也,不追之而已。武侯②之七纵七擒③,即纵而蹑④之,故蹑展转推进,至于不毛⑤之地。武侯之七纵,其意在拓地⑥,在借孟获以服诸蛮,非兵法也。故论战,则擒者不可复纵。

打仗,只有消灭敌人,夺取地盘,才是目的。如果逼得“穷寇”狗急跳墙,垂死挣扎,己方损兵失地,是不可取的。放他一马,不等于放虎归山,目的在于让敌人斗志逐渐懈怠,体力、物力逐渐消耗,最后己方寻找机会,全歼敌军,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诸葛亮七擒七纵,决非感情用事,他的最终目的是在政治上利用孟获的影响,稳住南方,在地盘上,次次乘机扩大疆土。在军事谋略上,有“变”、“常”二字。释放敌人主帅,不属常例。通常情况下,抓住了敌人不可轻易放掉,以免后患。而诸葛亮审时度势,采用攻心之计,七擒七纵,主动权操在自己的手上,最后终于达到目的。这说明诸葛亮深谋远虑,随机应便,巧用兵法,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

①穷寇勿追:《孙子.军争篇》:“围师必阙,穷寇勿追。”追系误字,应为“迫”字。意思是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使他在绝望中拼死反抗,而是留一条降服的生路。

②武侯:诸葛亮,他曾被刘备封为武乡侯。

③七纵七擒:诸葛亮在征服南中时,采用马稷的“攻心为上”的策略,对南中黎族的领袖孟获擒拿了七次,又放了七次,使孟获彻底臣服,南中平定。

④蹑:跟踪、紧随。

⑤不毛:不是人迹罕至的边远地方,实指少数民族居住的富庶地。

⑥拓地:扩展领土。

  原文今译:1、击敌人过于猛烈,就会遭到反扑,让敌人逃跑,反而会削弱敌人的气势。紧紧地追踪他,消耗他的体力,消磨他的斗志,等敌人兵力分散时再去擒拿他们,这样不经过血战就可以取得胜利,按需要卦的演推方式等待,让敌人相信还有一线光明。

2、直接进逼敌方,敌方就会硬拼;顺应着敌方,敌方会自然减弱,既不能放开大方,又要避免直接进逼。这样就做到了削弱敌方的实力,又做到了瓦解敌方的斗志。等待敌方的精力自然消耗殆尽,就可以被我一举擒获,所谓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胜利。顺应自行发展。就必然要转变,走向反面。乘此必胜,光明大吉!

【按语】这里讲的“纵”,并不是同敌方完全脱离关系的放任自流,而是在紧紧跟随情况下的任敌施展(没有我之紧随不放,敌方的放任施展也就失去存在的对象了)。《孙子兵法》说:“对于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往思死路上去逼迫”,也是指这个意思,其所谓不逼迫,并不是完全脱离关系,只不过是不能做绝之意。诸葛亮施用七纵七擒的计谋,他的用意在意扩展领土,在利用孟获的地方领袖地位,使南方蛮族全部服从。这种谋略,是政治而不是兵略。从战争的角度来看。对擒获的敌人是不能轻易放走的。

二、现代经商典型案例及赏析

案例1:先播种后秋收

  有个大的电器公司,其产品质量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急需扩大生产规模,但公司当时拿不出那么多的资金搞扩建项目,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兼并其它的小企业,利用改造小企业原有的设备。如何兼并对方?如果对方一点好处都得不到,怎么会俯首称臣呢?电器公司给小企业三大好处:一是抽一部分技术人员对小企业职工进行培训;二是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小企业原有设备进行改造;三是在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小企业可使用公司的品牌。

结果轻而易举地吞并了这些小企业,使这家大电器公司,少花70%的资金,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盈利。这就像先播种后秋收一样,先博得对方的好感,达到你的目的,这比主动冲击成功率要高得多。

给你一些甜头让你割舍不掉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是一开始就向中国倾销商品,而是采取“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办法。先无偿向中国提供价值400万美元的可乐灌装设备,花大力量在电视上做广告,提供低价浓缩饮料,吊起你的胃口,使你乐于生产和推销美国的可乐,而一旦市场打开,再要进口设备和原料,他就要根据你的需要情况来调整价格,抬价收钱了。

10年来,美国的可口可乐风行中国,生产企业由一家发展到8家,销量、价格也成倍增长。美国商人赚足了钱,无偿给中国设备的投资早已不知收回几倍,这就是先让你尝到些甜头割舍不掉,然后再实施自己的计划,这种欲擒故纵之术,在商场中比比皆是。

制药公司利用抽奖方式使假药上钧

  1966年,武田制药公司推出了一项看似刺激消费的活动——“武田制药爱福彩卷”抽奖。此次抽奖设1600多名高贵奖品,参加的条件非常简单,只要消费购买维他命E百锭一盒,便可参加。具体要求是,消费者要在空盒上注明自己的姓名与住址,以及药房的店名地址。 在空药盒雪片般寄来参加抽奖时,武田制药公司动员了许多专家来鉴定盒子的真伪。通过这一活动,他们最大的目的就是使假药上钩,这些假药和出售假药的商店多数都成了武田制药公司的瓮中之鳖。

案例2:

  老王是某ERP软件公司华南分公司经理,上任几个月来,市场形势可谓十分的不乐观。自华南分公司开门之后一套软件也没卖出去,所以最近老王的日子很不好过,隔三差五就被老板在电话里狂骂一顿。

这天早上,老王照例接受完老板暴风雨般的骂街式洗礼,正坐在椅子上愁眉苦脸的发呆。“王总,今天晚上去“粤香楼”吃饭吧。”公司的前台兼老王的贴身女秘书小张走进来说。“吃、吃、吃,就知道吃,老板刚才给我下最后通牒了,如果这个季度再不签单,他就请我们集体吃“炒鱿鱼”了。”老王刚才憋了一肚子的火正愁没人发泄呢,便向小张大吼道。“那。。那也不是我想吃啊,是我们上次陪客户去吃饭的时候饭店给了一张200元的消费券,今天不吃就过期了。”小张十分的委屈,嗫嗫的说道。“什么消费券,你给我看看。”老王从小张手里接过消费券,只见上面写着“消费券200元,有效期截止至ⅹ月ⅹ日。本券最终解释权归粤香楼所有。”

  “哎,这个方法不错啊。”老王忽然觉得“粤香楼”的方法还挺值得借鉴的。“反正现在也没什么辙了,干脆我把死马当成活马医—把公司的软件也搞个促销算了。” 当晚,老王就和公司的几个“死党”密谋,制定了具体行动方案。第二天,在当地最有影响的华南日报上,老王的公司登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告:著名ERP软件公司A公司推出ERP软件免费大赠送,本公司为了支持华南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决定将ERP软件免费提供给合适的企业试用,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满意后再行购买,如试用不满意不收取任何费用。在广告的右下角,还有一行如米粒大小的字:本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A公司所有。这行字小得估计视力在1。5以下的根本看不见。

自打广告登出后,老王每天上班都坐在电话旁边,就等人打电话来咨询。刚开始两天,没什么效果,倒是有两个电话打过来:一个是卖保险的,另外一个还是卖保险的。让老王空欢喜了一场。“ⅹⅹ的,卖保险就卖保险呗,第二个打来电话的非说自己是什么美国平安制造的,我还以为是家居用品制造企业呢,心想终于来了条大鱼,谁知道还是卖保险的。”

不过一周以后,还是有四个企业打电话来咨询,老王把四个企业做了初步筛选:有两个企业没什么希望,公司才10几个人,估计再怎么试用也不会购买他们的软件。还有一家是随便问问,估计上系统也是几年后的事情,老王怕自己等不那个时候,也直接PASS了。只有一家企业B公司很有希望:据介绍他们之前上了国内一家ERP软件公司的系统,但根本不适用,刚刚退了货。现在公司急迫需要一套系统来进行正常的运做。“行了,将目标锁定B公司,一定要把它拿下。”

第二天,老王亲自拜访了B公司的老总,经过一下午愉快的交谈,老王很快就答应给对方试用A公司的ERP系统。在交谈中虽然对方也问到了钱的事情,不过都被老王巧妙的给避过了。随后一周,老王带领公司的技术实施人员进驻B公司,开始了系统的安装、调试、数据导入等工作。

一个月之后,系统上线完毕。系统运行良好,对方对此也十分满意。但对方在使用中发现了一个问题,系统只有两个基础模块可以使用,而其他十个模块都无法登录。对此老王解释说试用版只有两个模块,如果要开通其他模块必须购买整套系统。此时B公司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公司的原始数据已经被老王公司的技术人员“不小心”删除了,而公司下个月就是生产旺季,没有系统根本不行。无奈之下,对方只好掏钱购买了整套系统,老王也趁机宰了B公司一笔:把系统的价格翻了一倍。

七墨点评:俗话说的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往往有很多人对此却心存侥幸。欲擒故纵之计正是利用对方急迫或者是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先使对方尝到一些甜头,而逐步进入自己设下的布局。待到对方已经骑虎难下、欲罢不能之时再索取己方应得之利益。

赏析:

人们常常希望迅速成交,然而,欲速则不达。

人们在接受一项崭新的事物时,都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谈生意也是这样,双方在开始的时候,往往都会怀着一些不大实际的想法,抱着各种固有的己见,去希望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可是,磋商的过程常常是会使双方突然地醒悟过来,买方所希望的价格竟然成了不可能的事,卖方所期待的迅速成交也成了泡影。

事实证明,买方与卖方都不可能马上适应这些新发生的且不为他们所理解的现实。

一般来说,买卖双方在谈判过程中,买方总是需要充分的时间来考虑接受出乎意料的高价,而卖方在交易刚开始的时候,也从不准备降低预定的价格,需要足够的时间使双方适应,才能最终达成协议。因此,买卖双方都要多为对方设身处地想一想,不要急于迫使对方让步。

尤其要注意的是,许多外国人谈交易总是离不开酒吧。只要你刚踏上对方的领地,他们就会亲切地接待。很长时间的旅途颠簸,你一定会想到首先找一个宾馆好好地睡上一觉。可是,当你刚一下飞机或者火车,就有一位美丽的公关小姐来欢迎你,并且立刻告诉你,她已经替你安排好了一个美妙的夜晚。即使你告诉她你有多么疲倦也没有用。这时候,你为了不伤害她那高昂的热情,只好乖乖地就犯了。在晚宴上,你吃得好,喝得足,直到很晚才回到宾馆,你会庆幸自己确实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可是,第二天一清早,谈判者请你参加会议了。谈判者开始一项一项地与你讨价还价。此刻,你的睡意还浓,头脑还不清醒,无疑会容易被对方征服。

且慢!当心快速成交!要告诉对方我还不明白,我还没考虑好。

【探源】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拼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蜀汉建立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今金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沪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第七次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誓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故事】

两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图谋反篡位。晋朝名将石勒闻讯后,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得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部下名叫游统的,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着,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拓广例证】

1933年初,德国纳粹分子制造了国会纵火案,妄图以此栽赃、诬陷德国共产党人,以便借口取缔共产党的活动。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季米特洛夫也首当其冲,身罹此难。在著名的莱比锡审讯中,季米特洛夫义正词严,有智有勇,从被告的不利地位,一下子击败纳粹分子普鲁士的总理戈林。他所采用的斗争方式就是欲擒故纵的策略。如1933年11月4日在法庭上对戈林的驳斥就是这样。

德国国会在1933年2月27日起火。晚上纳粹就通过广播,向全国造谣:在国会大厦起火现场抓获了纵火犯——荷兰共产党员卢贝,并声称在他身上搜出党证。第二天,德国法西斯国社党头子、普鲁士总理戈林发表了一个捏造公告,硬说国会纵火案是共产党干的,诬陷共产党把纵火作为发动武装起义的信号,就着大批逮捕共产党员,妄图消灭德国共产党,疯狂镇压德国工人运动。

季米特洛夫当时以被告身份、戈林以证人身份出庭。为了揭穿戈林蓄意制造的这场阴谋,季米特洛夫先让戈林自己讲,叫他自己暴露自己。

季米特洛夫问:“…….海道尔夫伯爵在这里向法庭供称,他在二月二十七日十一点或者十二点半光景,曾经自动发布了一个指示,要求立即逮捕一切在柏林的共产党领袖和社会民主党领袖。他在这样做的时候没有得到上级的指示?据他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说,是完全出于自动的。我想问你,总理先生,在11点、12点或者12:30的光景,海道尔夫伯爵有没有同戈林先生谈起过由于国会纵火要采取什么的问题?”戈林回答:“……我曾经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跟他说,我现在认为有必要请他指示他的冲锋队员:现在必须把所有的人立即逮捕起来,——他回答说,他已经发布了这样的指示。”

季米特洛夫:“总理先生,毫无疑问,关于国会纵火案,海道尔夫伯爵是同戈林先生意见一致的。我只想知道,在11到12点之间你同海道尔夫伯爵之间有没有举行过私人会谈。这是我想知道的。”

戈林:“……海道尔伯爵道我这里来过,这是不言而喻的。”

季米特洛夫:“好!国社党议员加尔万尼先生和福来先生曾经在这里向法官供述,他们在十一点钟光景,或许稍晚一些,曾经就国会纵火案向内务部报告,说他们两人同奥地利国社党员克洛耶尔在起火那一天见到托尔格列尔同范德卢贝在一起。那时这两个议员有没有同戈林总理先生个人讲过话?”

戈林:“没有。”

季米特洛夫:“总理先生知不知道加尔万尼先生和福来先生报告这件事?”

戈林:“我是在递交了这个报告之后才知道这件事的。”

季米特洛夫:“能不能知道你是在什么时间见到报告的?”

戈林:“在火警以后的第二天。”

季米特洛夫:“早上还是夜间?”

戈林:“可能在午饭前后。”

季米特洛夫:“我要求把这一点记录下来!……与这问题有关,我想提醒总理先生,加尔万尼先生、福来先生和克洛耶尔先生对我的问题曾经斩钉截铁的宣称,他们是在半夜以后一点或者一点半钟的时候去报告的……”

戈林:“……事情十分明白,这三个人到了内务部,在那里作报告,不过是向官员报告的,不是向我。……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看到报告的……可能发生在晚上——我不知道;可能发生在饭前——我不记得。”

经季米特洛夫这一步步提问,一直是任其畅所欲言,可是,就在这种任意说的过程中,

把敌人胡编乱造,漏洞百出的丑态,暴露无遗。从而使季米特洛夫很从容的一下子就抓到了他们的狐狸尾巴,把他们擒获,当众揭露了他们蓄意诬陷的阴谋。当戈林自我暴露直到纵火案发生的第二天(2月28日),还什么都无从知道,无从确定。季米特洛夫一针见血的戳穿他:“……2月28日报上刊载了戈林总理先生关于国会纵火案的一篇报道或访问记。那里是这样说的(这篇报导的内容我记得清清楚楚):国会纵火案是共产党干的(这一点部长先生在这里不止一次的强调过),托尔格列尔参与其事。”这就把戈林等法西斯分子捏造陷害好人的嘴脸暴露无遗,使敌人不打自招!

下面,季米特洛夫用这样的欲擒故纵方法,对法西斯分子进行了更深入一步的针锋相对的斗争!抓住28日报上的伪造报导——戈林访问记,对戈林质问道:

“那里还说,被捕的荷兰共产党员卢贝被捕是,在他身上除了发现护照外,还有一张共产党员的党证。我问你:戈林总理先生,你当时是从哪里知道卢贝身上有党证的?”

戈林:“必须说明,到现在为止,……我还没读完所有的报告。”

季米特洛夫:“我告诉总理先生,当时抓住范德卢贝并且审问他的那三个警察,他们在这里异口同声的供述,没有在卢贝身上发现什么党证。我想知道,戈林先生的报告里文身么要那样讲?”

戈林:“这是个正式报告。……这个报告我是在第二天午饭前交给报馆的。那时,当然侦察还没结束。这个报告我是从记录中知道的。官员在什么地方发生了错误……我是不知道的。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在这里,在开庭的时候,已经弄清楚卢贝身上并没有党证,而这是有决定意义的。”

季米特洛夫:“作为普鲁士的总理和内务部长,你当然要对国会起火以后的姓时警察的行为负责。你以总理和部长的身份,当时是不是采取了措施来立即进行侦察?”

庭长:“……我一点也没听懂,再说一遍!”

季米特洛夫:“我问,戈林作为总理和内务部长和国会议长,有没有命令警察局立即搜索卢贝的同谋犯?”

戈林:“那当然咯!”

季米特洛夫:“他当然(他自己这样说)要对自己的部和自己的警察负责,对不对?”

戈林:“完全正确!”

季米特洛夫:“我问你,在2月28日和29日或者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于侦察卢贝的所有行径,例如从柏林到汉宁斯道夫,卢贝出现在汉宁斯道夫警察局,卢贝在汉宁斯道夫看守所过夜,卢贝在这里认识了两个人,对这些问题,内务部长先生作了些什么侦察。戈林先生,你们的警察局为了侦察这些线索和确定卢贝的同谋犯,做些什么?”

戈林:“……我只发布命令,要这个侦察工作进行的尽可能快和精确,我曾不止一次的指出,卢贝应当还有同谋,这一点我是十分明白的(季米特洛夫插言:我也十分明白),因此要把这些骗子手尽快抓进牢里去,这就是我发过的命令。”

季米特洛夫:“你以普鲁士的总理和内务部长的资格发表了宣言,一个向德国和全世界发表的宣言,宣言中说,共产党人是国会纵火犯,这是共产党干的……这种观点就给警察局的侦察以及其后法庭的侦察提供了一个肯定的方向,并且由于你的宣言防止了其他搜索真正的纵火犯的可能和途径,你说对不对!”

戈林:“这是一个政治性的罪行。当它一发生的时候,我就明白了,正像我今天一样明白:应当到你们的党里去抓罪犯。你们的党是犯罪的党,应当消灭它!”

季米特洛夫:“因为这个缘故,这些侦察主要只是按着一个方向进行的。因此,我提出质问。”

戈林:“……假如这是合乎事实的,那么警察局的侦察也是按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的。”

季米特洛夫:“这是你的看法。我的看法截然不同。”

戈林:“而我的看法是有决定意义的。”

季米特洛夫:“那当然,我是被告嘛!”

戈林:“我到这里来不是为了让你来控告。”

季米特洛夫:“你是证人!”

戈林:“在我看来,你是一个早该吊死的骗子手。”

季米特洛夫:“非常好,我非常满意……戈林先生的这种解释使我十分满意。”

庭长:“在你说完这句话以后,我就剥夺你的发言了。”

季米特洛夫:“总理先生,你该怕我的问题了吧?”

戈林:“你才该怕呢,只要你离开法庭,我就会把你抓起来……”

法西斯分子一直是被季米特洛夫牵着鼻子走,直到彻底暴露蓄意制造的国会纵火案的目的,就是以这一案子为借口,而不管有无这个借口,法西斯的杀机就是想逮捕杀尽共产党人。这一狰狞面目,在法庭上暴露无疑。证明法西斯分子既拿不出像样的人证,也拿不出有根据的物证,反而自我表演证明了,如同狼要吃羊一样,就是要害人。结果,在法庭上,理屈词穷,恼羞成怒,咆哮如雷,毫无公理与正义。致使法庭拿不出足以对季米特洛夫判罪的任何材料,以失败而告终。在这场辩论中,季米特洛夫的欲擒故纵之策,得到完全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