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阅读题材中,有一类作品却常常让家长们不知所措,那就是神话。无论是大人小孩,都会被神话中那些瑰丽壮阔的世界所吸引,但由于神话复杂的体系与庞大构想,加上很多外国神话中涉及宗教、伦理、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也常常让家长们对给孩子读神话这件事望而却步。

神话究竟适不适合孩子?神话中那些“令人尴尬”的情节,要不要给孩子讲?讲到什么程度?经常把神话当作睡前故事讲给孩子听的西南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者汤芸与在班上开展神话主题阅读的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校附属小学语文老师郑珊,分享了她们带孩子阅读神话的经验。

// 01

* 你可以读很多不同类型的书籍

但神话无法被替代

说起神话,首先很多人的脑子里会蹦出来女娲造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又或者是阿波罗、普罗米修斯、雅典娜……其实不仅是小孩,大人们也对神话故事抱有天然的好奇,并且对阅读这些故事乐此不疲。

神话作为人类文明的起始阶段,是远古时代的人们根据当时的生存环境,对自然力的理解,对世界是怎样的问题做出的回答。当时的人们也像小孩子一样用相对简单的眼光来看待自然和社会的变化,不断地追问“为什么”,而神话,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而诞生的。世界是怎么来的?中国神话里有了盘古开天地;人是怎么来的?神话里有了女娲造人。

神拯救人类的神话故事(为什么要读怪力乱神)(1)

中国神话中的火神祝融

我们对各种各样的神话感兴趣,因为它满足了我们关于世界丰富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并且这种想象是与童话故事、科幻小说等不同的。“它是一种更为宏大,超越个人的想象力。”汤芸说。

当我们在读一本小说的时候,我们可以去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成长轨迹,通过溯源作者去发掘故事中想象力的来源。当我们溯源神话时,找不到一个具体的作者。它是被远古时代的人们所创造的集体成果,因而不会带有个人喜好的印记。

很多的文化经过吸收融合变迁,会发生很多变化,但无论怎么变,神话故事的内核依旧如此。它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考世界的内核框架,是一个超越个人的宏大世界观,个人无法企及的想象力。

汤芸作为一名人类学研究者,神话是其研究中的一部分内容,也常常是她给孩子的睡前故事,她认为:“如果只是单纯地想要给孩子找一个英雄榜样,那么很多书籍中都不缺乏,但想要给孩子构建一种宏观思考世界的能力和视角,那具有根基性的神话是无法被替代的。”

神话的这种根基性,还体现在众多的文学作品、艺术形式中。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科幻作品、文学作品的灵感和世界观,几乎都源自于古代神话。而阅读神话,是孩子理解世界文明的窗口,也是帮助孩子理解众多文艺作品的基本通道。

我们所熟知的《西游记》开头,“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长”出孙悟空的大石头,在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了;女娲补天的时候,在大荒山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最后剩下的那一块被留在大荒山修炼出了灵气,后来被带到人间经历了许多世事,这个故事就是《石头记》,即《红楼梦》。

漫威电影《雷神》中的神域阿斯加德,就取自北欧神话中阿萨神族和华纳神族的地界,孩子们最爱的《哈利波特》,也根植于欧洲神话的世界观中……可以说,神话是世界文学、电影、艺术的根。

神拯救人类的神话故事(为什么要读怪力乱神)(2)

《雷神》系列中的阿斯加德与彩虹桥

在中国的成语、诗歌、经典名著中,神话的影子无处不在;大量经典的西方绘画、雕塑,都取材自希腊神话主题。孩子想要读懂《纳尼亚传奇》《指环王》等名著,就需要北欧神话的基础;要读透《哈利波特》,需要了解凯尔特神话……

当我们研究宇宙、太阳系时,会发现,从太阳系的行星到托勒密四十八星座,也是根据希腊罗马神话命名的。想要读懂西方文学、艺术、戏剧甚至是深入了解现代电影,神话,是可以帮我们从一知半解到融会贯通非常迅速的方式。

// 02

* 如何带孩子阅读神话?

从中国神话入手

特别是开天辟地与自然传说

神话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关于如何带孩子读神话,难倒了很多的家长。首先,神话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且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内容。有时候家长自己想要读懂都很困难,更何况去给孩子讲清楚神话。

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首先无论是否什么样的题材,分级阅读都是共通的。汤芸和郑珊两位老师建议,根据孩子的具体阅读水平与理解能力决定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阅读内容。

在孩子的阅读年龄方面,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郑珊老师认为,通常可以在小学中高段让孩子阅读神话。首先就神话的故事内容来说,其中会涉及到很多的地域文化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这个阶段的孩子,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理解上也会更加的容易。

在内容选择上——首先可以从阅读中国神话开始。神话包括很多,最简单从地域上来分,可以分为中国神话,西方神话。郑珊利用学校每周开设的综合实践阅读活动,给班上的孩子做过神话主题的阅读,在她看来,从中国神话入手,在相同的文化环境之下,孩子理解起神话内容也会更加容易,也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不同的神话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特点,西方神话中也有很多不同的神话体系,如经典的希腊神话、北欧神话等,关于外国神话,汤芸与郑珊都建议,首选希腊神话与北欧神话。

神拯救人类的神话故事(为什么要读怪力乱神)(3)

北欧神话的影视作品《雷神》剧照

在神话故事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在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不同体系的神话中,会有着不同的表达,有些表达,并不一定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希腊神话与北欧神话中,对于神的描写是非常生动且丰富的,他们具有超常的能力,也有自己的缺点,阅读这些神话故事,能让孩子更加多面地去了解一个完整的人格。

神话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创世论,比如中国神话中的盘古开天辟地,也有关于人的起源,比如女娲造人,还有关于自然中的山川日月,动物神兽,以及各种神话战争,爱情故事……太多的内容也容易让人陷入选择困境,这些需要让孩子都读吗?

在具体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汤芸建议,无论是哪个国家的神话,内容上最好都从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以及关于自然传说的故事入手。

“这些故事中,讨论的是关于世界,天地是如何来的,人是如何产生的,相比起情节跌宕起伏的战争类神话故事,具体细节,孩子们也许会觉得这些内容离我们很遥远,而且也很难读懂。但这些问题中,关于世界、人、以及自然的根本性讨论,恰恰是神话带给我们最根本的思考框架,也是让孩子建立起从宏观视角思考问题的起点。

神拯救人类的神话故事(为什么要读怪力乱神)(4)

书店中的儿童读物

同时,还可以将不同国家中对同一个主题的神话故事对比阅读。比如中国神话里关于人的出现,会讲到女娲用泥造人,而在希腊神话中,有普罗米修斯用泥巴捏出了人类。不同的是,普罗米修斯捏好的人没有灵魂,智慧女神雅典娜变成蝴蝶,对着小人们挨个吹了口气,人便有了灵魂。中国的神话中有火神祝融,希腊神话中同样也有掌管火的神仙赫菲斯托斯。

在同一个话题下的对比阅读,可以让孩子更加直观地了解神话背后不同的东西方文化与世界观。

// 03

* 神话中那些“令人尴尬”的问题

如何给孩子讲?

如何给孩子读神话,除了各种复杂的神仙名字,不同的神仙体系,对家长们来说,更困难的,是面临不同的文化差异与不同的价值观冲击时,如何给孩子讲清楚?

“其实,读神话不必事事讲得很清楚。”汤芸说。

首先,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西方神话故事,特别是希腊神话中,会出现很多与我们的文化价值有差异的地方。比如希腊神话中经常会出现妻子欺诈丈夫、儿子弑父、乱伦,或者是一些比较血腥的场面。神话作为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印记下的一种文学载体,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内容存在是必然的,但我们并非都要给孩子讲清楚。

在汤芸与郑珊看来,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通常也是他们建立对世界美好期待与向往的时期,这个阶段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是在发展中的状态,应该以更多正面的故事去引导孩子。“我们只需要让孩子认识神话,了解其中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即可。”

神拯救人类的神话故事(为什么要读怪力乱神)(5)

动画《蓝精灵》 精灵源于北欧神话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将一切觉得不好的主动为孩子屏蔽掉,而是先认识到,一个故事是可以反复读的。”汤芸说。

在低龄段,孩子只需要了解到有神话这个类型,家长们更多的是以讲故事的形式简单给孩子描述清楚就行。等孩子到了五六年级,甚至更高阶段,想再去进一步了解其中的某些具有文化冲突的内容,可以再来和孩子进一步讨论。

什么时候可以放开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相对有争议、复杂的内容?汤芸说:“当你觉得孩子已经搭建起自己的价值判断框架的时候。”判断孩子是否建立起了自己的价值评判框架,可以通过日常的谈话中观察:当我们和孩子聊一个话题时,孩子是在什么层面上来思考,从什么意义上来谈论?“如果他知道从中间去思考一些更大层面的问题,有了相对正确的判断,就不必担心孩子会因为书中的一些负面内容而立马产生不好的影响。”

汤芸举例,比如希腊神话中经常出现的乱伦情节,当孩子问到关于乱伦的问题也不要觉得是洪水猛兽。可以先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其次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去思考,为什么会有乱伦禁忌?除了基因和生物性因素,人们有什么样的社会责任?甚至可以拓宽这个谈话——通过爸爸妈妈的案例,告诉孩子,正常的亲密关系是什么样的,还有哪些不太一样的亲密关系?

“不要去纠结于具体的某一个情节,而是将孩子引向一个更大层面的范围去思考,甚至可以反问孩子: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在我们了解孩子想法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引导,也能培养孩子判断复杂事情的能力。”汤芸说。

在汤芸看来,很多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表述清楚的事情,神话恰恰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可讨论的空间。比如欺诈行为,希腊神话中也经常出现诸如妻子欺诈丈夫等情节,我们不能等现实中发生了欺诈,才去跟孩子讨论。

如果家长遇到自己也不清楚,无法解释的问题,也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不知道。如果不是专门研究神话的家长,很多大人对神话的了解,其实很多也来源于小时候自己听的故事,而陪孩子一起阅读和讨论,也是一个共同学习的机会。

“我们不需要将所有负面的内容都为孩子剔除掉,相比于童话中的美好,神话恰恰从更大的层面让孩子去理解很多的社会现象,让孩子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汤芸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