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无头不走,鸟无翼不飏。

惠州步行街之所以停滞数十年,毫无作为,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主导运营方。

有了主导运营方,就能对商业形态进行管理、升级。比如港惠和华贸,每逢重大节假日,总会组织商家搞一些促销活动,聚聚人气。

更重要的是,主导运营方会把商圈当做自己的事业来运营,有责任心,对内,组织业主,调整业态,比如餐饮区、服装区、儿童区……增强吸引力;对外,协调有关监管部门,妥善解决商圈出现的各类问题。像华贸、佳兆业都协调有关部门,对商圈的内部交通、外部连接路进行了优化改造升级,这就是主导运营方存在的重要意义。

没有主导运营方,商圈之内的商户就只会自相残杀,陷入“公地悲剧”。

什么是公地悲剧

  1968年英国加勒特·哈丁教授(Garrett Hardin)在《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一文中首先提出“公地悲剧”理论模型。

  他说,作为理性人,每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只羊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获得增加一只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负担,并有可能使草地过度放牧。经过思考,牧羊者决定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数量。于是他便会因羊只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图。许多牧羊者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由于羊群的进入不受限制,所以牧场被过度使用,草地状况迅速恶化,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之所以叫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界定产权的交易成本太高)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现在的步行街就是如此,你在门口外摆一排商品,我就摆两排。你摆两排, 我就摆三排。

你为了招徕顾客,喇叭放到70分贝, 我就敢放80分贝,他就敢放90分贝……

今天我跟商户说好,租金一个月5000,你听了心里就不舒服——凭啥啊?我的铺位更大、更靠前,凭啥才4800每个月?不行,我得涨。

租户不接受涨价我就闹……前些年步行街商铺租约纠纷的事可不少吧,闹到打官司,违反了契约精神,毁掉的是步行街的营商信用。

闲话少提,大家知道步行街需要主导运营商就行。下面有请几位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潜在运营主导方:

一号选手:丽日集团

优势:现有西湖丽日、西湖商业综合体两个大项目,是步行街周边最大的财主、最大的公司,有实力、有动力整合周边资源;

劣势:西湖丽日作为西湖周边,乃至南坛片区唯一的大型商超,惨淡经营,三楼以上基本空荡荡,连海底捞都岌岌可危,这运营能力,啧啧……

相城佳兆业最新消息(城投和佳兆业能帮助惠州步行街冲出)(1)

二号选手:城投集团

这里要爆一个冷知识——步行街没有主导运营方,但并不是没有管理方

步行街曾经有个管理单位,叫步行街管理中心。

这个机构的职责……抱歉,没人知道。现在改革到了市城管局,或者市城投集团去了。

优势:国资平台,有实力运作这样的盈利项目。像南京、杭州等发达城市,城投集团一向是城市更新、街道升级的主要运营方,而且有专业运营团队,利于征地拆迁,搞没有利润的基础设施建设。

劣势:启动资金大概要10个亿,资金压力较大。

相城佳兆业最新消息(城投和佳兆业能帮助惠州步行街冲出)(2)

三号选手:佳兆业

优势:佳兆业旧改起家,一直是国内排名靠前的旧改房企。刚刚又在深圳拿下宝安西乡河东村旧改、杨美自然村等多个旧改项目。

专业的事,就要让专业的人来干。

还有,佳兆业在惠州有诸多楼盘,在征拆方面可以通过以房换房、以物业换房等形式推动征拆工作。既可以消化自身内存,又可以同时启动新项目,一举数得。

相城佳兆业最新消息(城投和佳兆业能帮助惠州步行街冲出)(3)

劣势:惠州步行街属于老城区旧改项目,需配建大量停车场、实施诸多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建筑强度、容积率等方面有诸多限制,算起来说不定还是亏本的。所以企业利润和风险保障方面,会与步行街业主的需求出现矛盾。

替补选手之中,西湖综合体的业主,旭日集团倒也有一战之力,可惜旭日已经日薄西山。原本就是莞惠轻轨建成的时候的总体项目,原本就应该一起建成投入运营,吃一波红利。结果莞惠轻轨运营好几年了,西湖综合体居然还未开始招商。这执行力堪忧啊。

其他还有桥西街道办、惠城区城投集团、市内知名房企选手,就是不知道谁能力挽狂澜,帮助步行街重新焕发新生。

大家说说看,您心目中有谁能担此大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