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山西省地级市,全市四区八县一个国家级高新开发区。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到2300多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经济总量多年位居全省第二。

长治是易守难攻的城市:长治优劣势(1)

炎帝广场

省委对长治发展寄予厚望:要求长治建设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晋东南城镇圈先行区等重大要求。完成上述任务要求,长治势在必得!

作为长治的一员,如下分析出长治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经济体量大:多年来、长治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一产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格局基本形成。二产:资源型经济转型日趋成熟、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互联网 、信创等新兴产业集群不断扩大,煤炭、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加大。三产: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成为全市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4A级旅游景区有:平顺通天峡、壶关欢乐太行谷、黎城黄崖洞、襄垣仙堂山等众多景区,文化旅游产业可谓是长治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万达广场、金威商贸、博源超市等商业综合体在发展中寻求转型、可以说长治三个产业都在爬坡过坎中奋勇前行。

生态环境优:生态是一个地方最美的底色,多年来长治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市境内三河一渠得到彻底性治理,水环境实现了明显的好转,同时也为市民健身游玩提供了更多的去处。东边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西边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遥相辉映,太行公园完成改造,西郊公园正在筹划搬迁、城市公园绿地不断增多,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美丽名片不断叫响。

医疗水平强:长治在市域面积不大的情况下,全市人口318万多人共有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长治市人民医院、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长治市中医院、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长治妇幼保健院、北大潞安集团总医院等8家三级甲等医院。其中省内晋城、临汾安泽等地方也前来长治就诊治疗,城乡区域医疗结构不断优化,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等问题在一步步得到解决。

贫富差距小:四个市辖区整体发展水平较为均衡,潞州区作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全市其他地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样板,剩余地方无论从经济数据比较、还是实打实的居民人均收入上看,差距都不是很大,发展上比较均衡。截止2021年年底全市人均收入已经消灭了5000元以下的范围,最低的人均收入县平顺,年人均收入突破了6500元。

以上为长治截止2022年上半年发展中的比较优势,优势乃发展之动力、优势乃发展之名片,坚信我们上党老区、魅力长治在未来发展的康庄大道上勇毅前行。

长治是易守难攻的城市:长治优劣势(2)

长治湿地公园

劣势:

教育综合水平:长治仅有长治医学院、长治学院两所高等院校、两所高等院校在人才教育、职业培育上虽有较高造诣,但名气不大、培养的高素质、高技术、高文化人员偏少。职业教育中山西机电、华北机电两所稍有名气的学校,虽每个县区都有一至两所职业教育学校,但是在学生技能培养上仍存在很多的不足和短板。很大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的根本目的是混天度日、给家长一个交代。初中以下教育教学条件长治还是不错的,但是以后要更加在本土高层次人才培育、高等院校壮大上狠下工夫,真正让高等教育为长治的发展保驾护航。

人才流动:人才资源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手条件,人才兴则百业兴、人才强则发展优。近年来长治市虽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上下了不小功夫。但是本土人才的外流是长治的短板,没有更多更高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是导致人才外流的根本原因!今后发展上:要注重人才引进及激励鼓励本土高层次人才自助创业、不断拓宽高层次人才就业渠道,为高层次人才留本地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支撑。

城市建设:2013年以来,我们长治虽然在城市建设上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但与周边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城中村改造步伐较慢、城市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城市主干道路面宽度达不到一定的发展需求、诸如:英雄路、威远门路、解放街等城市主干道路面宽度较窄、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拥堵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市中心标志性建筑偏少,西街环境整治必须狠下功夫、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必须在城市更新改造上多做文章,坚持里子面子相结合、大步推进旧城改造,强力推进如:捉马村、角沿村、紫坊村、景家庄、柏后、李家庄等市中心及繁华地带的城中村改造步伐。下大气力推进西街片区综合整治,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及比较优势。

有优势必有劣势,一个地方稳健的发展必须将优势不断放大、将劣势进一步缩小变成优势,唯有这样我们长治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阔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