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地不断加快,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人们出门旅行的重要方式,民宿体验也成为了旅行中的一个重要形式,很多乡村民宿的建设都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1)

林慧是永定客家人,两年前回到家乡工作,这次她邀请徐静来到永定土楼景区里当民宿体验官,感受一天一夜的当地生活。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2)

2008年这里的土楼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景区门口进入景区两百米的距离就可以到达住宿地点。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3)

如何留住客人过夜游 一直成为很多景区的困惑,早在几年前永定区就鼓励发展特色民宿、精品民宿,一年前这家民宿建在了离景点最近的地方,他们希望将文化遗产和时尚相结合,既可以感受客家人的风土民情,又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需求。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4)

从民宿出发,经过的第一栋土楼就是庆成楼。庆成楼1937年建成,也是永定创办的全国首家客家家训馆,是由祖籍永定的吴伯雄为其字。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5)

客家人在南迁途中定居下来之后开始在新居地创办学堂,一些家族还把家训以楹联的形式镌刻张贴在他们居住的土楼门框及厅堂墙上,教育家族中的子弟,这则家训就摘抄至振成楼的楹联。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6)

振成楼由洪坑林氏第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建造,当时林氏家族为了躲避战乱来到这里以烟刀起家,兼做烟丝生意发家,整座土楼占地5000平方米,共花费了5年时间8万个大洋,当时的一块大洋至少可以买五百个包子了,当时的小汽车也仅仅需要几百大洋,振成楼的装修风格至今还依然清晰可见,按八卦形式建造,据说国内按八卦形式修建的建筑只有两座,一个是振成楼,一个是天坛。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7)

一年前这家民宿建在了离景点最近的地方,这里的装修风格都是由民宿创始人邓存设计的,他认为土楼里的民宿更应该做到精简。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8)

如今土楼自身结构和功能空间的不完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群及大量涌入的游客的使用需求,民宿的开发也是对土楼建筑及客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今年邓存想把原本100多个房间的升恒楼改造成13间的客房,他将二楼和三楼的房间打通做成复式的形式,原本的土木结构会导致隔音和采光相对较差,在走动的过程中上下楼也会发生共振。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9)

早在两年前邓存就开始在永定南江村打造复式结构的土楼民宿,洪坑土楼群距离南江村13公里,全程只需要16分钟。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10)

朝阳楼和东昌楼原本是两栋濒临倒塌的土楼,仅一河之隔,如今被改造成了两座原生态的民宿。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11)

随着民宿的开发,游客的增多,南江村的旅游项目也丰富起来,如果你到来的时候正好放晴,别忘了感受一下南江村的土楼沟漂流,能欣赏河道两岸的100多座连绵相接的土楼。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12)

漂流项目全长10公里,落差236米,从无人区到村庄入口长1.12公里,落差区位60余个,持续落差高达90多米,惊险刺激河段达10余处,漂流游程约90分钟。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13)

除了可以在民宿里享受慢生活,在漂流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来到南江村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成为这里的打卡项目。在这里,你可以自备烧烤和食材,体验原生态的乡土大灶台,最多可以容纳上千人。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14)

烧火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然而却大有学问,火要空心人要实心,意思就是烧火要把灶空里的柴架空,这样即使是湿柴也烧得着,烧湿柴时供氧足,富氧燃烧才会火旺。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15)

如今,人们的旅行方式悄然地发生变化,不再是单纯地打卡景点,更多的是在旅途中像当地人一样去体验他们的生活方式。

五一假期永定土楼旅游记 客在旅途之土楼中的读旅(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