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和大家一起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敬请鱼友们关注,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观赏鱼怎么养殖比较好?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赏鱼怎么养殖比较好(奉劝鱼友们大胆尝试各种观赏鱼的繁殖)

观赏鱼怎么养殖比较好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和大家一起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敬请鱼友们关注!

今天终于把那缸小金鱼给倒缸了,但是我却犯了一个很大的、低能的错误,就是把倒缸的视频,一不小心给删除了。

我的天呐,又是爬高、又是蹬梯的,又是前拍、后摄的,好不容易把视频剪辑完毕,手一哆嗦,给删掉了。

这个事情不是说明养鱼老道岁数大了,恰恰说明,我还很年轻啊,估计这个事,也只有那些还在看什么金刚、葫芦娃的小孩子们,才能干得出来吧?

所以呢,气愤之下,我就坐在鱼缸前,欣赏刚刚倒完缸的,那群小金鱼的状态,突然间想到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新手鱼友们不会观察观赏鱼的各种问题?

说白了,就是见得少了,饲养得少了,没有从观赏鱼开始出生养起,不知道观赏鱼的各种表现状态,动不动就把很多观赏鱼的正常状态视为疾病来治,而且没有一个轻重缓急。

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但凡是养鱼的高手,大多出现在私人鱼房、观赏鱼发烧友,和大批量饲养的鱼商那里,皆是因为看得多,见得多,不是在搞繁殖,就是大量养殖,而新鱼友们,最欠缺的就是这个见识度。

如果,我们利用闲余时间,大胆尝试各种观赏鱼的繁殖,就会发现很多之前,根本发现不了的问题。

尝试观赏鱼繁殖的好处之一,淘汰鱼苗、身形不正、体质不正的,看得一清二楚

无论是金鱼还是孔雀鱼、燕鱼、七彩、斗鱼等,一窝小鱼苗的出生,必定有强有弱,有残疾的个体,也有强壮的个体,这些在它们出生后几天就会显现。

比如说一些小金鱼,总是趴在缸底游动,某些孔雀鱼苗,刚出生就不再起水,但是也不死,游动姿势和其他小鱼绝对不同。

这些问题在繁殖观赏鱼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观察得到,以后选鱼,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观赏鱼的各种游姿不正常问题。

而很多新手,总是把观赏鱼的各种正常体姿,也会当成疾病去治,这个一惊一乍的问题来源,就是经验不足。

好处之二,注意到观赏鱼的发色阶段,以及发色规律,明白了老头鱼的特征

我的部分小金鱼,现在已经开始有点发色了,最大的也不到两个月,这是金鱼。

如果是热带鱼,比如小燕鱼之类的,在它们受到惊吓、开关灯等情况下,体色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包括了正常的作息休息,而很多新鱼友这些变化,统统视为不正常现象。

这些问题,全部都可以在观赏鱼的繁殖和成长过程中找到答案。

好处之三,投喂,以及小鱼苗的饱腹感和排便问题,都可以观察到

小金鱼苗是贪吃的,也可以说,所有观赏鱼的鱼苗都是比较贪吃的。

把它们从小养起,我们就可以完全掌握住它们的适口性和喂食量,观察到它们最早的排便模式。

可以这么说吧,即使是很小的小鱼苗,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它们腹中的粪便走向,至于说,肚子后面拖着长长的鱼便,那都是再正常不过的问题。

看到了这些,我们以后还会对于观赏鱼的什么消化不良或者拖便情况,再去一惊一乍的吗?

就是见得少了。

好处之四,什么水温、水质、饲养密度、过滤系统,都不在话下

水温、水质自不必说,如果养不好就拜拜了,再者就是饲养密度。

小鱼苗繁殖,倒逼着我们要去给它们分缸,但是还不必提供过于强大的过滤形式,包括了水流的强弱、水位的高低,我们都要注意。

这些都为以后饲养中,避免自己各种过犹不及的操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基础。

我们就不会对于某些问题,再去过度纠结了。

当成试验品和经验积累,不成功下次再来

观察亲鱼动态、投喂鱼苗、挑鱼选鱼、淘汰劣质鱼苗,准备各种小鱼食物,这些所有的经验,都是我们以后能给养好各种观赏鱼的保证,再者说了,这个东西基本上是一通百通的,尤其是大部分的卵生鱼类。

甭管它是水草繁殖、石块繁殖、产卵桶还是陶罐,以及水面吐泡泡,大同小异。

这窝不成功,咱们下窝继续,但是,这个经验积累,却比任何的观赏鱼饲养模式要快得多,实用得多。

所以在此,养鱼老道奉劝各位新鱼友,如果有条件的,不妨现在开始,大胆地尝试各种观赏鱼的繁殖。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