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武侠剧而言,武戏永远最重要的观赏部分之一。《雪中悍刀行》里的美术、场景和服化道颇具水准,如画山水间,藏着一个烟雨飘渺、澄净洗练的“天下”。“国风浓郁”的第一观感,积蓄着传统文化的审美力量。

雪中悍刀行官方地图及势力解说(雪中悍刀行快速解析第三章)(1)

剧集中故事虽发生在一个被架空历史的背景之下,但其中无不充斥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如人名、武功修为的层次、江湖门派、美术布景、建筑风格等等。这让观众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剧作背后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如徐凤年雪中及冠之礼的戏份、台词及三次冠礼的设计都极富深意。及冠是古人的礼仪,既代表成人、又表示可以掌权,徐凤年的及冠礼,众人瞩目,风雪之中,徐骁说“北椋三十五万铁骑,都等着这一冠呢”,才有了及冠于亲娘墓前、而非宗庙。挽髻,把受冠者头发束于头顶挽成发髻;加缁布冠,“缁”是黑色的意思,这一冠后,受冠者可入仕、也可治人;加皮弁冠,代表这是诸侯大夫之冠,加冠后,可掌握兵权;剧中最后一步,加爵弁冠,徐凤年的这顶冠是母亲为他亲手缝制,这一份母爱和期盼,最能动容徐凤年的内心,这也是剧中徐骁为什么不在宗庙前为儿子举办及冠礼的原因。从文本到呈现,从古礼到改编,可见主创人员的用心程度。

雪中悍刀行官方地图及势力解说(雪中悍刀行快速解析第三章)(2)

不得不说,这部剧在美学风格方面,十分具有古典意境和意韵。虽然是一个架空历史的故事,但是从精神气质上面来看,体现了非常潇洒、飘逸的魏晋风度。剧里也利用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例如人名、武功修为的几个层次,还有江湖的一些门派等等,让观众在观剧的途中能够很清楚地感受到有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也能深刻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在立意方面,《雪中悍刀行》剧组拔高到了家国上面,整部剧在剧情安排上格局也十分宏大。导演总能在节奏紧凑的剧情中给观众讲述剧情背后蕴藏的道理。

徐凤年在审讯完西楚大戟侍,将军旗还给他。虽然嘴上说是因为对方请他吃过肉,喝过酒,但内里隐含着的是对大戟侍们无惧生死,保家卫国的尊敬。在战场上,两军对垒,战士因为各自心中的信仰而奋勇杀敌,可如果跳脱这层关系,只要是有忠孝之心的战士,即便是战败者,也值得对手尊重,值得拥有体面。

雪中悍刀行官方地图及势力解说(雪中悍刀行快速解析第三章)(3)

当林探花带着樊姑娘站在陵州街边大骂徐凤年,碰瓷的瞎眼老许,则展现了国家太平的珍贵。身为鱼鼓营最早为徐家卖命的老人,太平盛世下的许涌关已经是个双目失明,抠门穷困的残疾老头。当年,各国征战的惨烈,都让这个末等骑卒赶上了。所以,当林探花大骂徐骁、大骂徐凤年的时候,他才恶意搅局。对于他来说,安居乐业,永无战争才是世间最幸福的事情,林探花不过是太平日子过久了不懂感恩的闲人。

这些桥段的设计,无外乎传达了战争的可怕,从侧面展现了小人物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雪中悍刀行官方地图及势力解说(雪中悍刀行快速解析第三章)(4)

整部剧虽然剧集不算特别长,但是剧中的反战主题被安插在剧情的各个角落,与徐骁的“人屠”设定呈现鲜明对比。战争的胜利不是武力的强大,也不是胜利者拿来炫耀的资本,而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