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起东晋时期的诗人陶渊明,大家都对他流传下来的诗句印象深刻。而在东晋时期,他曾经也是一名官员,不仅他的诗句流传至今,也曾经一句话而流传至今。

《晋书·陶潜传》中曾记载过:“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从当中的记载看出,陶渊明是一位不喜官场的争斗的好官。

但辞官之后的他,为何非要去去过田园生活?

陶渊明东晋后期(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1)

陶渊明

不喜官场争斗而放弃仕途

说到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这一称号,是后人称赞他不苟且于仕途,而归隐田园生活的气度。当年,他为东晋时期的彭泽县令,而为官后深受上级所赞赏,在任期间也为百姓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为什么都说,他是自己放弃为官?

陶渊明是位心直口快的人,特别不喜欢官场上的明争暗斗。

陶渊明其实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他的性格却十分耿直,但从来不为名利。东晋末年时期,朝政腐败不堪,并且官官相斗,而他非常不喜欢这种明争暗斗,所以就想辞官回乡。而一位好友就劝说陶渊明,为官就是养家糊口的现实道理,千万不要意气用事而辞官。陶渊明虽听得进去,但官场的“腐臭之气”让他觉得厌恶。而心性清高的陶渊明,也多次向上级反映辞官问题,却都没有得到准确的答复。

陶渊明东晋后期(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2)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来历

这一年,四十的陶渊明出任了彭泽县令,浔阳郡曾派一位督邮下来进行视察,可这位督邮喜好收受贿赂。而陶渊明本人一生正气,不想巴结这样的小人,随后回到县衙就写好辞书,将辞官书递了上去,也不管同不同意,就携带家眷归隐田园。

其实当年那位友人劝告他不要辞官,是觉得他要养家糊口,辞官后会吃不上饭,而天性秉直的陶渊明一句“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让友人打消了劝告的理由。

其实辞官以后,陶渊明并没有吃不上饭,他回到自己的家乡,虽然没有了俸禄,但作为名门之后,祖上还是留下了不少房屋地产。

陶渊明东晋后期(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3)

归隐田园后虽清贫而自得

而归隐后的陶渊明喜好诗书,然后就跟家人以耕种为生。虽然日子过得很平淡,但陶渊明把这些亲身感触,书写在田园风格的诗作中,所表达的意境,也大多是无忧无虑的生活。

陶渊明东晋后期(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4)

结语

一位田园风格的诗人,却因为官场上不良风气选择放弃官职。就他的这种洒脱的性格,才造就了陶渊明田园风格的诗篇。

小猫咪看天下,中外历史知识,古代奇闻异事、古代未解之谜,应有尽有,有你好看!

原创内容,禁止抄袭,喜欢的小伙伴们帮忙点赞加评论哦!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