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起喜剧的表演方式可是"百花齐放";
早几年,可谓是小品"一枝独秀";
近几年随着郭德纲的德云社逐渐壮大,相声渐渐的成了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遣方式。
1.
提到相声,应该不会有比德云社还火的了吧,说是"一家独大"也不为过。
可是在郭德纲刚入行的那几年,相声的发展是步步维艰,做这一行吃不上饭都是常有的事。
郭德纲曾经在书中介绍过,他的一个少数民族的朋友叫"洪子"。
两个人关系特别好,每天在一起都很开心。
直到1989年的时候,郭德纲带着洪子回到天津这了几天;
之后洪子要回家,郭德纲从本来就"瘪了"的钱袋里拿出了最后两张大票,将洪子送上了火车。
后来有一天,郭德纲突然就在电视上见到了这位分别许久的伙伴。
可天意弄人,再见已是天人永隔。
2.
洪子原名叫洛桑·尼玛,出生于四川,他的父亲是藏族。
洛桑从小模仿能力就很强,这一点,在郭德纲的书中也有描写。
小时候就已经表露出有强烈的表演天赋。
1986年,18岁的洛桑考入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舞蹈演员。
刚拿到通知书的时候,父母满眼震惊,不敢相信,从小顽皮的儿子居然拿到录取通知书;
直到有人来到他们家通知,这时候才知道,原来康定市只录取了两名,其中就有洛桑。
在学校待了3年后,洛桑被调到全国总工会文工团,成为了一名舞蹈演员;
但是这条路走的并不是一帆风顺,舞蹈演员本就是吃青春饭的;
艺术生命是短暂的,而且洛桑身材开始发胖,这对于一个舞蹈演员来说,简直是"致命"。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体重也与日俱增,洛桑整日愁眉苦脸、借酒消愁;
藏族人民爱喝酒,洛桑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这时候还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儿。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上天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洛桑很幸运的,在一次机缘巧合中认识了尹博林。
没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那位著名的相声演员尹博林。
尹博林意外发现洛桑的才华;
发现洛桑模仿能力惊人,在说学逗唱上也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而且他还有个人特技:口技。
3.
那时候,走红的、被大家广为熟知的喜剧表演者几乎都是相声演员;
比如马季、姜昆、侯耀文等等;
当然,赵本山那时候虽然已经在春晚的舞台上崭露头角,但比起马季等人,还是有些距离。
于是尹博林忽然想到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和洛桑搭档说相声,于是洛桑就拜了尹博林为师。
洛桑有天赋又很努力,没过多久就已经小有名气。
1993年,在上了当时央视很火的节目《曲苑杂坛》后,这对"师徒组合"让大家眼前一亮;
这个穿着藏族服饰的年轻小伙子,一下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独特的穿着、略带婴儿肥的可爱长相,当然还有才华,让洛桑备受喜爱;
也一下子火遍大街小巷,那时候,洛桑不过才23岁。
他模仿赵本山迅速蹿红,模仿杨丽萍,看起来也是身轻如燕,模仿唐老鸭惟妙惟肖;
还展示了自己的口技。
一场节目下来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4.
在洛桑27岁那年,有稳定收入之后,孝顺的他将父母从老家接到北京。
直到1995年的某天,一场饭局打破了这美好的一切。
某天洛桑接到朋友邀请他去吃饭的电话,于是他便跟随师傅尹博林一起去了。
在饭桌上谈笑风生之间,爱喝酒的洛桑没忍住就多喝了几杯;
可他那时候还不知道,就是这几杯酒害了他。
回家的时候,可能因为对回家的路线熟悉,还是因为太过自信?
洛桑在回家的时候坚持自己开车回去;
就在回去的路上发生车祸,因为大卡车未采取任何防护、提示措施,
导致洛桑一头撞入停在路中正在修理的大卡车之中,因伤势太重,意外去世,年仅27岁。
马季为洛桑手写赞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尹博林悲歌怀念:"洛桑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别人很难达到他的高度。
天才是不能复制的,洛桑就只有这么一个。"
在洛桑去世后,尹博林独自一人在大连演出;
在他上台的那一刻起,掌声如雷,他知道掌声更多是为了怀念洛桑的。
在舞台上,尹博林唱起了洛桑那首《一封家书》,歌词中记录了自己与洛桑搭档之后的点点滴滴。
歌声结束,泪流满面的不仅是尹博林,还有台下的千百观众。
同时也提醒我们:
酒驾太危险,容易丢性命!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5.
在洛桑去世的消息被报道出来后,引来大家热议,甚至有很多人怀疑跟赵本山有关。
那时候洛桑有才华、名气大,于是就有网友纷纷猜测,是不是赵本山对他羡慕、嫉妒;
这样的说法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但是传闻还是依然在继续;
直到20年后,洛桑的师傅尹博林在节目中揭开了洛桑去世的真相,赵本山才得以真正"沉冤得雪"。
现在提到洛桑,人们会感慨"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但是至少,他的一生是绚丽的;
至少到了天堂也可以骄傲的回忆:
我这前半生都是美好的,人们能回忆出来的也都是发着光的站在我最爱的舞台上的样子。
洛桑的青春是永垂不朽的。
结语: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现在工作很忙吧,身体好吗。
爸爸妈妈不要太牵挂,虽然我很少写信,其实我很想家。
爸爸每天都上班吗,管得不严就不要去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妈妈,别舍不得穿上吧。
以前儿子不太听话,现在懂事他长大了,哥哥姐姐常回来吗,替我问候他们吧。
有什么活儿就让他们干,自己孩子有什么客气的。
爸爸妈妈多保重身体不要让儿子放心不下,今年春节我一定回家好了。
先写到这吧。"
——《一封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