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乡河鱼

我是一支狼毫笔,我有很多别名,有人叫我毛颖,有人叫我管城子,有人叫我管城侯

我有两位兄弟:羊毫和兼毫,我排行老大,据说是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大将蒙恬发明了我。而我的二弟羊毫则在清代中期才出现,三弟兼毫则更晚。

初学者毛笔选哪种(一支毛笔的自述)(1)

由此也可以看出,无论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东坡的《寒食帖》,用的都不是老二和老三,而是我或者我的其他用硬毫制成的堂兄弟。

对了,你知道制作我们三兄弟分别用的是什么动物的毛吗?记住了,虽说我叫狼毫,但我笔头上的毛并非那个“爱吃羊的狼”身上的毛,而是黄鼠狼的毛。二弟羊毫笔头的毛,也不是绵羊的毛,而是山羊的毛。至于三弟,笔头的笔芯用的是黄鼠狼毛,外面再披一层山羊毛。

我们三兄弟各有所长。黄鼠狼毛比较硬,弹性好,但蓄墨性稍差;二弟的山羊毛蓄墨性较好,但毛偏软,弹性较差;而三弟则是“和稀泥”,把我和二弟综合了一下。(本文由头条号千年兰亭原创)

听说书法界有个说法流传甚广,说是“善书者不择笔”!这个说法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很容易迷惑人,可是如果给你一支更合适的毛笔,你不是写得更好吗?

初学者毛笔选哪种(一支毛笔的自述)(2)

这正如,你若是让关二爷和张三爷互换一下兵器,二爷使丈八蛇矛,三爷使青龙偃月刀,他们肯定可以上阵杀敌,可是同吕布、马超这样的强手对阵时,他们还是用自己的兵器更放心吧!

所以说,写字时,对我们三兄弟还是要有所选择的。一般来说,写篆书、隶书、楷书时要选我,写行书、草书时要选二弟羊毫,三弟是个“万金油”,写什么书体都可以对付一下。

当然,这是一般原则,具体到不同书法风格时,也要有所选择。比如写“二王”一路的小行书时,只有利用我的弹性,才可以表现二王细节处的变化;而写王铎的字,要表现其墨色淋漓的效果,非得用二弟不可。

书写不同的字体,选择毛笔也有所区别。欧老头欧阳询的字挺拔清秀,选笔要选身材修长的笔;而颜大人颜真卿的字粗壮厚重,选笔则要选短而粗的笔。据说历史上颜真卿用的就是一种类似鸡爪子的笔,名叫“鸡距笔”。 鸡距就是鸡爪子,哈哈,写字时会不会想拿起来啃两口?

初学者毛笔选哪种(一支毛笔的自述)(3)

还有,每个人使用毛笔的习惯也不同,你说要用狼毫,可人家偏爱用羊毫,你有什么办法?比如清代的邓石如就是这样,他非要用二弟来写篆书、隶书,而且还是长锋羊毫。邓石如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不仅开创了用长锋羊毫写篆隶的历史,而且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引入篆书,为篆书的发展打开了一片新天地。(本文由头条号千年兰亭原创)

至于如何挑选一支质量好的毛笔,有人常常用“尖健圆齐”四个字来说明。其实这只是一个标准,内行的人拿到一支笔一下子可以看出质量如何,一般爱好者是看不明白的。要买笔,你只用告诉文房四宝店的人,你写什么字体,对笔的要求是什么,让他推荐笔,你直接上手试就行。

说到这里,必须介绍一下毛笔“加健”的问题。“加健”就是在笔头的动物毛中加入人造的尼龙毛。一听到加入尼龙毛,你可千万别以为是以次充好,因为尼龙的弹性较好,加入后写起来更有弹性。但是加入尼龙太多,一是容易掉毛,二是蓄墨性差,笔的质量肯定就不好了。当然,加入尼龙,毛笔的成本会降低,毕竟一支纯狼毫的价格还是很高的。

初学者毛笔选哪种(一支毛笔的自述)(4)

最后,我要代表我的另两位兄弟呼吁一下:大家一定要注意毛笔的保管和维护,正确的使用可以延长我们的寿命!

关于毛笔的正确使用,下面介绍两个大家平常不太注意的地方:

一是大家都知道每次写完字要清洗毛笔,洗尽墨后将笔挂在笔架上晾干。但很多人不知道一个细节,就是在笔将干未干之际,要将笔轻轻捻开,因为笔头是用胶粘在一起的,每次洗后总会有少量胶顺着笔头聚集在笔尖,如果不及时将笔头捻开,胶干了后就会伤到毛笔。

二是一些人在写字时,喜欢拿起干透了的笔蘸上墨汁就写。殊不知,这样会因为笔头中充满空气而蘸墨不充分,容易伤笔。正确做法是,先要将笔在清水中浸透,挤去水分后再蘸墨。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文史知识#

初学者毛笔选哪种(一支毛笔的自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