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6月3日将迎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有心人发现,2021年的端午节出现在公历6月14日,2023年的端午节落在公历6月22日,这意味着今年的端午节比去年提前了11天,比明年更是早到了19天。
同样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为何公历日期飘忽不定?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科普专家林愿解释说,但凡农历节日,比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其对应的公历日期都不固定。受公历一年与农历一年相差11天左右、现行农历置闰法“十九年七闰”等因素影响,农历节日在公历中的对应日期,要么提前10天左右,要么推后19天左右。
拿端午节来说,农历日期固定在五月初五,而公历日期则在5月至6月之间徘徊,落在6月居多。其中,最早落在5月27日(如2039年和2085年),最晚落在6月26日(如1906年),因此,每年公历5月27日至6月26日中的任何一天为端午节均属正常。天文年历显示,2022年的端午节是2018年至2024年这7年里对应公历最早的。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因纪念屈原而兴,是端午节最为流行的民间解释。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经过千年岁月淘洗,传承至今,端午节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端午节更是形成了十分丰富的习俗活动,大致而言,主要包括特定的饮食活动(如吃粽子)、娱乐活动(如赛龙舟)、祭祀活动(如祭龙神)、避邪驱毒活动(如戴五彩绳)等。
林愿表示,时至今日,端午节已成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的公历日期虽然不固定,但它的文化内涵却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深深的民族之爱和浓浓的爱国情怀。
端午假期将至
你这个假期有什么打算?
小伙伴们关心
这个假期能出门玩吗?
尤其是能跨省游吗?
一起来看
跨省游“熔断”机制精准到县
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通知》,明确对出现中高风险地区的县(市、区、旗)和直辖市的区(县),立即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进出该地的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 酒店”业务。
记者注意到,这是首次将跨省游“熔断”政策的行政单位从省(区、市),调整为县(市、区、旗),以及直辖市的区(县)。
携程集团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标志着跨省游“熔断”机制出现重大转变,朝着更加科学精准的方向发展,也是国务院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稳经济政策在旅游行业的重要体现。
多省份宣布恢复跨省游
随着当地疫情防控形势的稳定,近日一些省份陆续宣布恢复跨省游,包括吉林、广西、浙江、福建、湖南等。
其中,吉林文旅厅5月31日指出,鉴于目前吉林省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即日起,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 酒店”业务。
5月31日,浙江也有序恢复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 酒店”业务,并鼓励该省内无社会面本土疫情的设区市之间开展跨市游。还明确人员自由流动的基本要求,各地不得层层加码,不得简单以疫情为由限制出行、人为设置跨市游障碍。
多地倡导就地过端午节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5月31日在发布会上呼吁,近期非必要不出京,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疫情发生的地区,倡导就地过节,减少人员流动,简约生活,不聚餐聚会。
西安5月29日发布通告,倡导就地过“端午”,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区、旗)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区、旗)。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原则上不离市,确需离市的,严格审批管理。省外人员、14日内有病例地区、疫情高流行地区确需来返我市人员,须提前3日向目的地所在社区(村)等住宿场所报备。
青海省5月29日发布通告,提倡群众就地过节,不外出、不远行,非必要不出省、不跨市州流动。严格限制省内人员前往中高风险和疫情发生地区,减少西宁市主城区与周边一区两县之间、西宁市与其他市州之间的人员流动。
来自河南交警。
5月30日,河南交警微信公号发布消息称,根据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知,省外入豫即赋黄码,请严格落实“三天两次核酸检测”,之后会自动转为绿码 。省外来(返)豫人员请务必做到“双报备、双核酸”,即提前3天向目的地社区(村)、单位、酒店报备,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豫后,请立即再次向社区(村)、单位、酒店报告,并在24小时内尽快再做一次核酸,一周内不聚餐、不聚会、少外出。
文旅部: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应停止游览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端午节假期出游提示,游客出游前,应关注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应停止游览并及时就医。
一、合理安排行程。游客出游前,应关注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旅游。通过权威渠道查询景区开放、限流措施,尤其要了解门票预约、分时段游览等措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密切关注目的地及沿途天气状况,根据天气预警及时调整行程。
二、加强个人防护。出游期间,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风,养成“一米线”好习惯,避免扎堆。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应停止游览并及时就医。
三、关注汛期安全。在山区、河谷等区域要防范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安全风险。避免前往不具备开放接待旅游者条件的区域,不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根据个人年龄、健康、心理等状况,量力而行、谨慎选择划船、漂流、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四、文明健康出游。出游期间,树立文明旅游意识,遵守文明行为规范,关爱自然生态,爱惜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提倡使用公勺公筷。不污染水源,不随意丢弃饮料瓶、包装袋、湿巾等废弃物,不践踏绿地花丛,不刻画攀折树木,弘扬文明新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