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窗谊师生情(朋友情历久弥坚)(1)

本文950字,阅读用时约2分钟。主要追忆与1995届高三学生的师生情。喜欢的可前翻后跟,误入的请划走,谢谢。

1994年8月,一中校园里蝉鸣不断,热浪滚滚;教室内同学们信心百倍,书声琅琅。提前开学已成高三惯例,小镇做题家培训班开始了。

时间犹如脱兔,转眼92年入学的高一现在成了高三。我作为骨干老师毫无悬念地留任高三文班班主任。从校领导到一般老师都对这届学生寄予厚望,仿佛瓶颈已经突破,眼前星光灿烂、一片坦途。没有人会想起两年前招生时,这届学生只有十几个人达到了乐亭县一中的录取线。

同窗谊师生情(朋友情历久弥坚)(2)

这届学生总体来说,学风浓、班风正,老师们基本不用在“把班”(班级管理)上费心思。我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悄悄地绕到教室(平房)北面,侧身透过窗户玻璃去“记黑帐”。也不用在班会上“声嘶力竭”帮助同学们“提高认识”,班会基本上成为自习课。

当然了,对个别搞对象的学生还是要敲打一下的。小草要生长,靠压是压不住的,但如果不闻不问,长疯了也可怕。

我用两年的时间,走过了一个普通老师三年的教学之路。每个年级的分章节教学,以及高三的总复习,我都胸有成竹。

同窗谊师生情(朋友情历久弥坚)(3)

在课外我从不变相地要求学生们学历史,而是强调结合自己的实际抓弱项、提高整体成绩。备课压力小了,“抓学生”上也不费心了,带这届学生很幸福很舒服。

这一年,我顺利地取得史学学士学位。

同窗谊师生情(朋友情历久弥坚)(4)

2015年9月,在区内某三星o级酒店(HAJD),学生们筹划了一场高中毕业20周年聚会。到场学生约有七成,有的来自省会,已经是某高校知名老师;有的来自深圳,在某领域小有成就,当然更多的还是工作在市区内的学生。

师生统一身着印有“致青春1995”字样的“校服”,电子屏上播放着当年师生们的合影,礼堂内亲情涌动。

“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师生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20年前。年逾七旬的原年级组组长常老师站起来,示意同学“请坐下”(咽喉术后发声困难)。

我作为老师代表致辞,为同学们再上一堂“开学第o一课”。但这次我的“脱口秀”几次卡顿,被学生们的掌声打断,被自己情感打断。

这届文班上线人数比上届略有提高,但各科平均分在各县一中的排名大幅度提升。

历史学科排名第六,超过四个县一中,在之后的十多年里,无人再出其右。当年还没有扩招,如果按自费段统计,文班省专上线率为七成。

1992年到现在,3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师生情已经变成了朋友情、手足情,历久弥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