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zhoulong3303
创作立场声明:作为一个有着骑车骑的到处疼的经历的菜鸟骑手不想一直骑车骑的疼。找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喜欢准备做些装备的升级。顺带分享。抛砖引玉,也希望大佬们指点给建议。谢谢啦。同时,我发现不少产品双十一还有优惠,有需求的小伙伴可以评估下。当然等双十一的话,我想有更不错的价格。
还记得第一辆车是好几年前的时候了,入手后和小伙伴们玩了几次后就扔在了一边。不想玩了,累的一匹还D疼......
这一放就放到了去年底的时候,身边的小伙伴们骑行的热情再度高涨拉我一起。开始我是不愿意的,他们说,换辆好车,什么碳纤维的,骑起来会很轻,不累的。在被几经过说服下又入了一辆,这次呢,车是轻了,不过几次长距离的骑行之后,大腿内侧乃至屁股、肩部都有不爽.......
于是又放着了,不过放是放着又有不甘心,毕竟花了点钱车好像也过的去,为什么还有多处不爽,于是查资料、问老手。得到的经验是好车(好装备)会带来轻松的效果,同时,车与自己的匹配度更会带来活动舒适性的差异。也就是说骑车的时候我们的位置、姿势都需要调至到与身体最契合的位置状态。从而能减少姿势或者是车的尺寸不合适所引起的各种不爽。他们说这叫bike fitting。
在说到车,想起前几天的时候心血来潮,想活动下,嗯,挺有心的想法。下楼推出车子....
看看这许久没有实用的装备,陌生而又亲切。今天嘛在亲热一次。不过,发现没气....想想许久没骑车,气筒都不知在哪里了,尴尬啊,所以玩车,还是要有相应的装备,并在不用的时候也有收纳保存的习惯。其实还好,要是没带气筒出门,路上没气也就没得玩了,所以,我有装备在入手一些装备。顺带分享,看看小伙伴们给给建议。
两张照片之后,还是要回到有话说的主体,话题内容一个是bike fitting,算做对同还是菜鸟又要玩车的其他小伙伴的一个提醒。另外嘛就是一些装备的分享。大伙一起探讨看看如何。
那么bike fitting是什么,之前其实我也不大懂,不过选择资料收集倒也容易:Bike Fitting 的内容是一个程序,这个程序的过程就是要协助骑手去选择及设定单车配件,以达到最合适的效果。所谓合适那包括这几方面:舒适、效率及安全。而单车以及其他配件还包括单车鞋、鞋垫、等等。
bike fitting这个词出现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不过在更早的时候虽没有特定的说法,不过也相关的专家、学者一直在研究姿势上差异带来的变化,内容设计生物力学等多学科。总的来说这过程不断以更为精细的方式去计算。到后来不同的人总结出了不同的公式。
而在2000年之后,市面上的商业化fitting仪器设备和产品越来越多,而今还可以发现其还加入了三铁车triathlon fitting,生理测试 fitting (physiology test) ,公路计时车 fitting,风洞fitting (wind tunnel),风阻与实际道路骑乘fitting,登山车 fitting……
据说在做好Bike Fitting可避免下述的运动伤害:
- 腰背或颈部疼痛
- 双手或手指麻痹
- 肩膀疼痛
- 盆骨不对称
- 脚掌底有刺热的感觉
- 膝盖疼痛
- 男性及女性生殖器官不舒适
- 跟腱疼痛
- 臀部疼痛
那如何做,毕竟Bike Fitting包含多方面的fit,而更多的资料主要说的就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车架尺寸,另外一个就是龙头把手的尺寸。
毕竟在选择自行车的时候车架是首要选择的,我们要注意的是车架大小要和骑行者的身材对应,一般来说车架的测量会以车架立管的长短作为标准,立管长的车架的车身长度也就长,还有就是可以坐在坐垫上以双脚踏在踏板的两侧上下的位置,在下的腿可以自然垂下摆直。这样的高度就可让脚在踩踏的时候有赋予的伸展空间。对于公路车的尺寸,量产车架的品牌多为每2公分为一个尺寸,高级的手工车架则会更为精细。在尺寸上以(大齿盘)中轴心至上管立管接头处中心,可从最小47公分逐渐大至62公分共8或16个尺寸。选购的时候可以参照下表选择,
龙头把手的尺寸也是决定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对于龙头长度的测量,我直接复制黏贴资料了:
龙头长度的测量一般是以手上臂与下臂成90度,手肘顶住坐垫前缘(坐垫杆应调至坐垫中央位置),此时中指尖距离把手后缘应为三指幅至三指幅半的距离,如果车架的尺寸适合身裁的话,通长所使用的龙头长度多半在11至13公分(每一公分一个尺寸)。
对于公路车而言把手刻度则是将手顶住肩膀以做选择。这时候把手的两侧应该位于上臂和肩膀连接处的手臂中央。常规的尺寸是42至45公分(每一公分一个尺寸)。测量后的尺寸可选大一号的把手,这可以在冲刺等时候加速车的力量,还可兼顾姿势的低风阻特性。
在了解了bike fitting的后,我们就可结合测量的尺寸做装备的选择了。在这时候做品牌的选择了。以自己的了解高端点的有:梅花、佳能戴尔、闪电、look、崔克等,中端的:美利达、捷安特、锐豹等。当然永久等国产品牌也有几个不错的款式,价格也相对入门。
具体的车型方面先来一辆TREK崔克EMONDA SL 6。
碟刹系统有着不错的调控制动能力。细节上座杆是无切割的RIDE TUNED座杆,可以在大冲击的时候带来舒适性和稳定性。把立可搭配自己喜欢的配件。内走线也带来了美观和耐用的效果。碟刹是平展安装式的, 所以有着更好的制动效果。
H2车型给骑手了一个舒适、易于控制的骑行姿势。下坡时能轻易握住下把,毫无约束感。作为长距离的车型在我们整日的骑行中,不会感觉到一点点身体的疼痛。而在爬坡的时候是非常迅猛有力的。综合来看,这是舒适的、轻量化的好选择。
在看看捷安特的车子,捷安特在我看来是相对普及的品牌。价位、款式的选择性也丰富。这款Anyroad Advanced 2公路车
这是款全地形跑车,车架的设计据说是很好的解决了公路车的不适问题。拥有更底的座管更高的头管,D座杆带来了更好的减震,小面积的前三角结构则是为了灵活性的增添。
这款车的特点是在有着不错的减震座管,碳纤维的前叉以及D-Fuse(型D)铝合金坐垫杆能有 以改变形状而减震的效果。可选真空胎也是一个特点,这在应急处理上就更为高效(崔克EMONDA SL 6也可选真空胎)。
在定好车后,有的小伙伴接下可能会有一些改装升级的操作,什么车架、轮组,简单点的什么座垫、踏板,还有就轮胎、车把、飞轮这种等等。
听小伙伴们说来,其实升级的钱往往更多,所以选择之初还是估算好,一步到位,省了折腾也省钱。不过嘛,看看一步到位是没有乐趣的。不然这张图怎么会流传的这么广。
按照这张图,要享受升级的过程,先从轮组入手。轮组系统主要由花鼓、轮圈、辐条、轮胎构成,轮组系统直接影响着骑行是否舒服。不同的轮组必然会有不同的体验。按大佬的总结是:气动配中高框,爬坡配低框,旅行车配低框,大体重选手则推荐高框轮组。品牌有TREK、SHIMANO、Giant 、Specialized等。
考虑到玩器械的小伙伴以享受乐趣为主的原因,这里分享几款。
崔克Bontrager Aeolus XXX 6碟刹胎真空胎自行车碳纤维轮组,这可是具有竞赛级品质的轮组。
哦,名称好长啊,这是款性能极好的公路自行车轮组,框高高深,具有SPEED STABILITY SHAPE技术可带来减少侧边的压力,让车架型材的深度更深,速度跟快。材质方面是碳纤维和高温树脂结合的方式,据说在美国打造。21mm内轮辋刻度可兼容真空胎,在使用中能带来非常出色的支撑。DT SWISS内圈则带来顺畅和稳定的骑行感受。
再看崔克Bontrager Aeolus XXX 2 TLR开口胎公路自行车碳纤维轮组
28mm轮辋深度是适合爬坡的轻质车轮,因为有宽大的轮廓可以在路宽复杂的弯道带来更出色支支撑和可靠性。同时一样使用了SPEED STABILITY SHAPE技术、碳纤维材质和DT SWISS内圈。
当然,轮组可选的还有很多,中端轮组也在慢慢向高端看齐,当然,高端的轮组在性能、b-格以及保值的特性上是一个都不能少的。这类的轮组查了下资料有ZIPP 404NSW、Roval CLX50、Campagnolo Bora one 50、Vittoria Qurano 46等,有条件那是可以试试的。
再说说套件。说到套件,避不开禧玛诺。最早知道这牌子的时候还是跟人玩海钓的时候。在自行车的套件爱你方面。禧玛诺也是主流套件之一,在公路车套件方面有Dura-Ace、Ultegra、等几个不同的系列。
其中9100系列是巅峰系列。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变,有着10多毫米的刹把距调整,轻松且清脆的变速手感。使用了Shimano山地后拨的影子技术的后拔,即增加钢性又减重了的牙盘.....当然,钱包不厚的时候可以选择ULTEGRA的R8000系列。
轮组、套件之后那时车架了。对于车架首先还是要选择适合的尺寸,尺寸前文大致说过了。接下来就是性能和重量的考虑了,如果要兼容性能和重量还就不用去考虑钱包疼不疼了。预算嘛,没有够不够的说法,毕竟只要走上了这条路慢慢的都会不够,也都将能够。只是过程时间的长短罢了。说要推荐,我其实也已经不知怎么推荐了。订个小目标吧。
崔克MADONE SLR DISCF/S竞赛级碳纤维碟刹气动公路自行车车架这是轻量化、顺畅、兼具空气动力学的选择。
这下来,车子算真的确定了,上述的推荐呢,各位值友也多给点建议。如何让搭配才有最佳效果也是需要经验的。
继续想想要快乐的骑行还选其他配件,如:头盔、眼镜、码表、骑行服、手套、车鞋、车灯、水壶以及修车工具等。
头盔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装备,意外的时候可以有救命的效果。也就说我们在选择上就要稍微讲究一点,知名品牌有Kask、Giro、Bell等等,这些品牌的防护性、舒适性方面均有可靠的保障。
当然现主流品牌购买车辆的时候也会附送头盔。只是附送的和自购的还是存在一些差异。这里顺带介绍两款头盔。
TREK崔克Bontrager Velocis MIPS公路车头盔
这是具有BOA 快速调整系统、且有MIPS脑部保护系统设计的头盔,使用便利、安全。且有可使得气流通畅的结构设计。
Liv丽以芙EXTIMA公路车头盔
这款头盔为的是竞速设计,所以在设计上具有不抵销空气流体力学的优势。当然,安全、通风方面也是不错的。
如果要考虑性价比的话,这些店铺中也有其他款式可选。
眼镜也就是太阳镜,在骑行的时候减少紫外线的影响。品牌方面有Oakley和Rudy等。
码表是计算里程和速度等内容的电子产品。安装在前车上。无线码表是不错的选择。一款优秀的码表应该是要计算精准、做工可靠,抗震好,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通过码表,我们可以快速了解自己和队友的状态以有应对性的调整。品牌上有佳明,猫眼,西格玛等。
如图为佳明Edge130 Plus 自行车码表
这款产品具有轻巧的身材,流线型的外形。以及阳光可清晰的屏幕观感效果。支持三大卫星系统,可以在各个地方具有精准的印记。内容上可显示速度、距离、功率、踏频、新浪等,可以说能全面的反馈骑行状态。并有多种模式可选。
骑行服方面可选的品牌款式个人觉得少多,国内两三百元的套装也可以。个人观点是舒适即可。
在这里推荐下salewa二合一可拆卸肩袖防泼水运动夹克
沙乐华本是户外品牌。这款夹克可满足骑行之外的场景。袖臂可拆,DURA stretch面料科技干燥舒适且防水,腋下高弹面料也带来了活动的自如。当然近期沙乐华部分其他产品也有一些折扣,双十一也值得期待。
车鞋是必须的装备,最重要的是不能有鞋带以避免卷入而带来危险。一般是魔术贴或扣带、束带等。选择要考虑鞋身的宽窄。鞋身应较窄,减少卡到曲柄和后下叉的机会,且鞋子要能与脚掌紧密贴合,以减少踩踏时脚掌的晃动。鞋底的话应该有一定的硬度。太软的鞋底也会降低踩踏效率。专业的自行车鞋还会强调硬底,以提高踩踏效率,越专业的自行车鞋,鞋底越硬也越不便于行走。
推荐的这款是轻量化的舒适透气的公路车骑行锁鞋,器具有踩踏舒适,性能可靠等有点。外形上也挺惹眼。
车灯方面,自己接触的几个照明品牌都还不错,如迈极炫、奈特科尔等。车前灯要有好的照明效果,尾灯则是不错的警示。
不同的灯在亮度,射程、续航等方面会有一些不同。我觉得射程应该在100-200米之间是需要的,能兼容聚光泛光就会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可多模式选择也是必要的,毕竟场景会有变化。另外必须有不错的续航。另外防水和抗震也是必须的。还有就是灯佳可多角度调整也必须要考虑到。
前灯是为了看见而尾灯则是为了被看见。所以在具有亮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广泛的光线分布。当然不能太亮以免干扰他人的视线。在使用上还需考虑安装的便利性和稳定性。毕竟活动中自己是注意不到尾灯的。另外还要考虑的是安装后不会被干涉或遮挡。
水壶在装备清单中也是不可少的,与水壶配套的是水壶架。在这里分享下美国驼峰骑行水壶。
选择驼峰是因为该品牌的水具确实有口碑。在选择水壶上,我们首先要看水壶材料是否安全,毕竟是过口的装备。同时要考虑骑行中等便利的使用。如咬嘴挤压即可喝水那就方便很多。这款产品的中间层为聚丙烯泡,也就是说还有一定的保温效果,
有了水壶后就要说明下水壶架了,追求轻质的话一样要做材料的选择,碳纤维和推荐的车子较为搭配。比如这款禧玛诺碳纤水壶架。
修车工具的用途我就不说了,修车的技能也必须会一些且带一些必要的装备,不然如开篇一样没气就很尴尬了。这里也简单分享下:
崔克Bontrager comp行车多功能组合工具
这是款紧凑又小巧的多功能工具,配置多规格扳手。说到这里,我发现这类产品挺俏的,原本推荐下面的Bontrager BITS,一转眼脱销下架了。这也说明这类产品在骑行中的必要性。
还有就是崔克Bontrager Air Support迷你打气筒。
还有GIANT CONTROL MINI ROAD高压便携打气筒
这类打气筒小巧的外形可以置于水壶架下端,美法两用气嘴也是便利的,另外就是操作相对轻松。
写到这里夜深了,我得睡觉了,明天还有活动,对于车辆尺寸的选择简单的介绍了bike fitting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bike fitting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装备上嘛,其实就车子而言,坐垫什么的都有可选配的空间,整车的话呢就更为省事情。其他头盔、眼镜、码表、骑行服、手套、车鞋、车灯、水壶以及修车工具等装备嘛大家也可结合自己的喜好和腰包情况做更多的对比。毕竟很多品牌会有诸多的款式。
突然想起了还有最近的一款耳机。音AfterShokz AS800环法联名套装。
骑行中来电音乐且能不影响其他声音的辨别还是不错的。
最后呢,希望值友或者骑友能通过合适的车辆的尺寸选择和品牌选择带来不那什么疼的菜鸟骑行时期,然后就奔着:“骑行一时爽,一直骑行一直爽!”的效果一直玩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