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郑州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本报推出“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出彩中原看郑州 我为省会添光彩】“非凡十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我市十年来发生的喜人变化,记录城市成长的脚步,共同感受城市的精彩律动。今日刊发“二七区篇”,敬请关注。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出彩中原看郑州 我为省会添光彩】
“非凡十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
城市更新正当时 荣耀二七焕新生
二七商圈有机更新呈现新活力展示新内涵
城市,是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依托,也是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承载着无数郑州人二七情怀的“二七商圈”,见证着郑州城市日新月异、进阶跃变。
9月的郑州,微风徐徐,沁人心脾。二七广场上,坐落于郑州亚细亚卓悦城外立面的一块超大弧形3D裸眼大屏,美轮美奂的视觉体验不断上演,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广场另一侧,二七广场隧道项目施工有序推进;从二七塔沿着德化步行街走向二七纪念堂,老建筑变了新模样、老品牌有了新传承……一幅历史与现代和谐共融的画卷扑面而来。
那时与今日,恍如隔世。将记忆拉回这10年间,二七商圈的故事牵动着每一位郑州人的心。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和商业贸易集中度的分化,二七商圈沉沉浮浮,一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唯有调整更新,才能持久永恒。市委提出,“要打造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的国家中心城市”。承载着重托、责任和期待,二七区攻坚克难,持续推进二七商圈升级改造,加快商圈焕然一新的业态和不断创新的步伐,翻开了郑州市民记忆中的新篇章。
二七商圈远景规划图
弘扬“二七精神” 汲取奋进新力量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1904年,京汉铁路的第一声汽笛,惊醒了古城商都3600年的睡梦。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二七大罢工”,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中的顶点,在中国工运史、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最为灿烂的一页,为纪念这一重大革命事件所修建的郑州二七纪念塔和二七纪念堂,于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11月入选第一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位于二七商圈范围内的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堂、二七广场是郑州的红色城市地标。
二七纪念塔
弘扬“二七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二七区通过梳理二七商圈的特色要素,围绕“塔”“商”“堂”“园”四大文化要素,从宏观城市格局规划不同主题的文化公共空间网络,将城市层面的文化进行有机链接,让城市不同的文化面貌进行集中展示。
通过二七纪念堂党史馆建设、二七纪念塔陈展提升,传承弘扬“二七精神”,点亮城市精神地标,再现二七塔的城市精神统领作用,使二七商圈历史文化之“魂”立起来。
2021年6月29日,二七纪念堂党史馆建成《千秋二七》陈列展,建设历时仅53天;二七纪念塔陈展提升工程已于2022年6月开工,计划十一前完成。同时,通过普乐剧院的红色剧场演绎,与二七纪念塔、二七纪念堂交相呼应,打造“二七精神”研学基地。目前正在谋划打造红色沉浸式互动展演剧目。
《千秋二七》展
“在‘二七精神’中汲取新时代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原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高琳说,“记录、发扬、传承‘二七精神’,梳理历史,发掘精神价值,对于‘二七精神’下的‘二七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具有时代性、传承性的思想指导价值。”
不仅要成为郑州人精神家园,也要是河南省消费中心,还要成为全国城市复兴典范……如今,二七商圈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已经明确,二七商圈城市面貌的更迭焕新,将在郑州高起点规划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新商业业态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优质项目加持 城市形象起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郑州持续壮大新的经济增长力,不断增强消费活力、创新动力,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和渴望。
一个区域的发展,一定会有一个中心;一个城市的繁荣,必定会有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商圈。
二七商圈,作为“郑中心”商业地标,在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同时,也见证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变化,它的光彩一直吸引着人们前来一探究竟的步伐,推动着城市消费能力的升级,也赋予城市更独特的时尚魅力。
坚持顶层设计、绘就规划蓝图;坚持项目为王,产业能级大跃升……一个具有标杆意义的现代时尚国际化商圈正不断呈现。
记者了解到,二七商圈区域城市有机更新作为郑州城市有机更新的龙头性、引领性工程,旨在通过总投资200亿元的二七广场区域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广场及景观大道建设、环境综合提升等,实施“脱胎换骨、内外兼修”的综合改造,推动郑州中心城区形象品质起高峰,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贡献“二七力量”。
二七纪念堂
只有交通、产业、营商环境等不断优化,城市发展的带动力才能不断增强。
二七区坚持“一刻不放松、一天不懈怠”,把二七商圈区域城市有机更新作为全区“一号工程”,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双牵头”负责制,组建专班、专人专责,顶层设计、高位谋划,上下联动、合力推进。
规划先行,才能走得更加长远。《二七广场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综合涵盖交通组织、地下空间开发、建筑形态、景观提升、智慧建设等方面,提出“凝气、提质、添色”三大优化策略,通过“扩建二七广场、规划无车区、丰富慢行区、增加特色空间”,点亮城市精神,打造景观节点,有效提升区域形象和城市品质。
在升级改造过程中,二七商圈已发生了明显变化——升级改造后的德化街,民国风格的建筑矗立两旁,整个街道变得宽敞、整洁,满眼都是焕然一新的既视感。
为实现传统产业优势再造,升级亚细亚、大同鞋业等8个传统商场,普乐天地已开业运营,焕发新生的亚细亚商场将于近期开门迎客。振兴复原“精华眼镜”“三得利”等一批老字号,并持续培育“百年德化风情夜乐汇”等本土特色品牌,丰富“醉美·夜郑州”促消费活动,打造消费增长“新引擎”。
亚细亚裸眼3D大屏全新亮相
除了老街区升级改造,未来随着众多新项目的加入,也必将为二七商圈增添更多能级。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方面,郑州二七区坚持不懈努力着。引进建设华润万象城二期、丹尼斯(二七)、百年德化二期、金博大二期、二七中心广场、粮食二库片区改造等6大重点产业项目,进一步壮大商圈经济体量。
如今,华润万象城二期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前主体结构出地面;丹尼斯(二七)项目概念方案初步成果已完成,正在推进控规报批工作;百年德化二期项目功能定位已确定,相关技术指标已基本固化……
在这里,老牌商圈与时尚前沿“跨界碰撞”、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同兴共荣”,多方加持下,聚焦文化、休闲、社交、购物、时尚、旅游等六大业态为一体的二七商圈的美好未来值得期待。
延续商都新传奇 打造中原新名片
“以德立商、感化世人”的德化街,见证了中国百年来的商业发展历程。
名震全国的“中原商战”,更是郑州作为“商都”的厚积薄发、振聋发聩之作。
进入新时代,当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时,发达的交通、贸易、物流等,依然是其不可撼动的产业底色和比较优势。
为加快二七商圈有机更新,二七区聚焦中原出彩新名片,打造现代商贸郑中心,突出以二七纪念塔、二七广场、二七纪念堂为核心,以德化步行街为中轴线,大力实施规划编制引领工程、环境改造提升工程、业态重构升级工程、文化塑造复兴工程,全面拉升“产业纵轴 文化横轴”坐标体系,打造具有独一无二中原商业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百年德化·红色记忆”。
华润万象城为二七商圈蝶变注入新动力
有机更新,既能“改得好”,更能“火得了”。二七商圈新融入了现代、时尚、潮流元素,聚焦旅游观光、餐饮住宿、文化体验、艺术展示、休闲演艺等业态,把区域资源“串”起来、历史建筑“用”起来、体验互动“活”起来。地下街区成功打造出桃花源、瘦江南、西栅、未央街、武林小镇、猛追湾等各具特色的主题景观,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需求;地上街区组织举办“跨年嗨购”“小吃文化节”等各类特色活动,打造了“铜人宝哥”“情绪管理局”“猫和宫”等网红打卡点,街区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郑州德化步行街通过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传承了百年德化的文化基因,弘扬了“二七精神”,提升了郑州休闲城市旅游品质,促进了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文旅消费,走出了一条百年德化“红色精神 商业文明”复兴、文旅融合带动城市有机更新的发展之路,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壮大二七商圈实力,核心是推进新二七广场及景观步行道建设,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区域交通系统,建成二七广场隧道,贯通提升支路系统,构建“双环 地下道路 支路系统”路网体系。
百年德化风华正茂
——通过二七广场及景观步行道建设、辅广场地下空间开发,形成布局有序、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市休闲空间,打造集地标性、政治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市民广场和城市家园。德化步行街作为商圈中轴线,2020年7月成为全省唯一一条入选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2022年1月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二七广场及景观步行道正在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做好施工各项准备工作,预计年底前先行完成南广场建设。辅广场地下空间开发,正在推进控规编制报批工作。
——通过建设二七广场隧道、打通断头路,实施道路综合整治,完善微循环交通系统,强化外围疏解,构建“双环 地下道路 支路系统”分层分级的多功能路网体系。已完成大同路、福寿街等6条道路有机更新,苑陵街1条断头路打通。二七广场隧道9月底完成主体施工,年底前建成通车。
——通过全区域建筑立面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实现“路院同治”,提升整个区域形态风貌。已完成德化步行街两侧19栋建筑和二七广场周边4栋建筑立面改造。
如今,踏上这片活力之地,人们时时刻刻可以感受到商业变革的蓬勃力量,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消费需求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城市更新,向美而行;二七商圈,未来已来。
本报记者 刘伟平 张倩 通讯员 杨伟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