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布村位于中山市三乡镇北部,北望五桂山,大布村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山县委和五区区委的活动基地,也是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的后勤基地。

大布村存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如共和米机放风点、大布学校活动阵地、郑少康旧居、孙一之故居等。在市、镇、村三级党委的统筹打造下,大布村将红色资源串联起来,打造红色教育路线。如今,前来游览参观的游人及团体络绎不绝,红色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乡工程乡村治理(中山三乡镇大布村)(1)

建设红色文化传承线路

位于大布村校前街1号的大布学校是中共中山县五区区委活动旧址。进入大布村穿过大布牌坊后,风格古朴的大布学校就出现在眼前。

校门采用牌坊的造型,看上去颇有几分庄严,校门旁的红砖墙上,篆刻着原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队长欧初的题字“责任在我心中”,简短几字承载着革命先辈对后辈的殷切希望。校内整洁宽敞,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三乡工程乡村治理(中山三乡镇大布村)(2)

离大布学校不远处,有一座两层高的建筑掩映在茂密的榕树后,建筑中央上方隐约显现“共和米机”四字。抗战时期,共和米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军曾在雍陌村设置司令部,大布村临近雍陌村,为了安全起见,党组织在米机设立放哨点,派人在米机门口以卖濑粉作为掩护,监视来往敌军,一旦发现敌人调动,立刻告诉五区区委,保护村内的共产党员干部和游击队队员。

据大布村党委书记何嘉祥介绍,大布村已建成文化活动广场、孙一之故居、郑少康旧居修复工程、大布小学围墙浮雕。同时,大布村计划将“共和米机”建设成村史展览馆,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党员教育。

据了解,大布村红色传承之路建设至今,已有近200个党支部前来参观学习。今年,大布村红色文化传承线路已被市委组织部命名为市级党员教育基地。

“建设红色传承之路有利于将三乡镇的红色资源串联起来,向海内外游客和侨胞展现三乡镇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精神,同时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村容村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何嘉祥说。

三乡工程乡村治理(中山三乡镇大布村)(3)

村党组织自觉传承红色基因

在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系统挖掘梳理的同时,对村党组织自身建设也带来不小的改变。既要把本村的光辉历史介绍出去,更要从欧初、郑少康、孙一之等革命前辈身上学习他们为党工作、服务人民的革命精神,这已成为大布村“两委”的共识。

2019年底,大布村党总支部升格党委,强化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真正把群众需要的、关心的问题,解决到位,才是对革命先烈革命精神的最好传承。

大布村党委首先从组织体系抓起,推动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党支部,党支部在村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确定村民小组党支部有权参与小组重大项目和民生事宜的决策;党组织定期对村民小组长履职尽责情况实施评定等。

“以前村里有些不好的风气,大家不愿说、不敢说,现在村民敢于建言献策,提出要求。”通过制定有效措施,村民对党组织的评价也大大改观。

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大布村党组织积极开展“门前三包”服务政策,将闲置用地、卫生死角建设为街心公园和“口袋公园”,加快完成农路硬底化建设,升级改造大布村党群服务中心等,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提升了村民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乡工程乡村治理(中山三乡镇大布村)(4)

“现在在大布村,家门口就是公园,村容村貌大大提升,村民参与或支持村集体发展的热情高涨。”郑伯说起大布村前后的变化时感叹不已。大布村已修建“口袋公园”12个,面积总和达到5300多平方米。

“以前捂着嘴走路,现在竖起大拇指”“出门即公园”是大布村如今的真实写照。

何嘉祥展望,2021年大布村将打造休闲游,鼓励村民开设休闲咖啡室、书屋甚至民宿;2022年全力打造绿色旅游文化,建设农家乐、田园风光摄影基地、大型种植基地等,进一步帮助村民致富。

三乡工程乡村治理(中山三乡镇大布村)(5)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吴帆

【摄影】李姗恒

【作者】 吴帆;李姗恒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