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有一个村庄,名叫子思桥村。
不同于寻常村庄里的鸡犬相闻,子思桥村十分安静,安静得让人产生一丝寒意。
究其原因,是因为子思桥村的村民们不养家禽,不养牲畜,只养殖令人闻之色变的毒蛇。
这个村子里共有162户人家,800余人,但蛇的数量竟达到200多万,并且大多数都是剧毒蛇,比如蝮蛇,眼镜蛇等。
子思桥村的村民究竟是怎么做到养殖剧毒蛇的?这些蛇又是从哪儿来的?来自大山深处的村庄又有着怎样的神秘传说?
养蛇致富杨洪昌作为子思桥村第一个养蛇户,被村民称之为“蛇王”。
他养的蛇,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上,都是最多的。
任何毒蛇,只要在他的手里,就能立马变得温顺,仿佛被征服了一般。
老杨十分熟知子思桥村的毒蛇养殖情况,据他所知,村里每家每户都养着蛇。
这多的有十几万条,少的也有几万条。
虽然具体有多少条蛇谁也说不上来,不过据老杨估计,这个总数应该不会少于两百万条。也就是说,村子里的蛇是人的两千多倍。
村子里的人为什么能和蛇共同生活,难道他们不害怕吗?这些蛇不会伤到人吗?
由于经常和蛇打交道,这个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多多少少掌握一些捕蛇的技巧。
而只要掌握了抓蛇的技巧,一般情况下蛇是不会伤到人的。
而这些蛇对于子思桥村来说那是香饽饽,是聚宝盆。全村男女老少是爱都爱不过来,怎么还会怕这些蛇呢?
原来,离子思村不远有一山,该山名叫白娘娘山。
这个山上的特别之处,就是有着数不清的蛇。
包括毒性数一数二的剧毒蛇。
过去村民们在农闲的时候都会上山捕蛇,用来补贴家用。
而老杨家三代都是捕蛇高手,技术经过代代相传,老杨的捕蛇能力自然也不在话下。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发展商品经济,国家鼓励支持农民搞副业。
彼时的老杨也想趁着改革的东风,找一些赚钱的路子。
通过了解,老杨发现,不少农民通过饲养山上捉来的野鸡野猪来挣钱。
同样是野物,野鸡野猪可以驯养,这白娘娘山上的蛇,能不能也人工养殖呢?
如果能实现蛇的人工养殖,也就不需要这么辛苦的上山捕蛇了。
老杨也是个痛快的人,有了这个想法,便去山上抓了一些蛇回来养了起来。
老杨根据蛇的习性,开始一点点琢磨养蛇的技巧。
谁承想还真让老杨给琢磨成功了,经他人工养殖的毒蛇成活率极高,而后,他养殖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
就这样,老杨靠着山上抓来的蛇进行养殖,几年时间,就赚了不少钱,一家子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了。
眼看老杨养蛇搞得风生水起,村里其他人也纷纷尝试。
就这样,慢慢全村都养起了蛇。这样一来,大家都跟着老杨发了蛇财。
村里养蛇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常年保持在上百万条。
据说在最多的时候,这蛇的数量甚至一度达到了四百多万条。
要说村子里家家户户养着如此规模的蛇,的确算是一个稀罕事。不过,这更离奇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前面我们说到,村民们养的蛇,最开始都是从离村子不远的白娘娘山上抓来的。
在白娘娘山周围数百亩的地方,有着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山头。
这些山头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可以说方方面面与白娘娘山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是,让人奇怪的是,白娘娘山上生活着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蛇。而其他山上却几乎看不到蛇的踪影。
与此同时,在子思桥村村民们靠着养蛇发家致富后,附近的村民也便纷纷搞起了蛇养殖,准备从中也分上一杯羹。
不过,同样的蛇同样的养殖方法,其他村子养蛇却全都失败了。
子思桥村蛇养殖成活率都能达到90%多,而其他村子有样学样地搞养殖,成活率也不过30%。
这么低的成活率,让这些村民赔了不少钱,慢慢地也都放弃了养蛇这一行业。
那么,为什么同样的蛇,同样的养殖方法,在子思桥村就能搞得风生水起,而在别的村却只能以失败告终呢?
这其中有什么玄机吗?
神秘传说老杨家中有一条白色的大蛇,这条蛇是全身雪白,有手臂粗细,不断地吐着信子。
据老杨说,白色的蛇十分的罕见,而他只在这白娘娘山上才见过。
传闻白娘娘山的白蛇就和白娘子有关。
子思桥村离杭州西湖不过五十里,当时白娘子就被压在了雷峰塔之下。
后来的某一天,白娘子得以从这雷峰塔下逃脱出来。
逃出来后的白娘子,便在这子思桥村附近的白娘娘山上生活了下来。
要知道,白娘子可是一条修炼了千年的蛇精。听闻白娘子在这里安家,附近的蛇弟子们纷纷来白娘子山认祖归宗。
于是,别处的山便没有蛇了。
所以,如今子思桥村附近的这些山头,除了白娘娘山遍布毒蛇,其他的山头鲜有蛇的踪迹。
老杨的这个解释,听起来充满了玄幻的神话色彩,自然也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不过,村民们倒是有另外一个迥然不同的说法,似乎更有说服力。
据村民介绍,在这座白娘娘山上有一个巨石高耸、瀑布林立的小峡谷。
在这个小峡谷岩壁上还有古人刻的两个字,剑池。而这个峡谷也被当地村民们称为剑谷。
说起这个剑谷,那可是大有来头。
早在春秋时期,铸剑大师干将莫邪夫妇就在这里铸剑。
当时吴王夫差为了争霸,需要打造一批锋利的刀剑。
而干将莫邪精湛的铸剑技术,可以说是国家机密。
为了保障这技术不泄露出去,干将莫邪便选择了这个幽深的峡谷。
与此同时,吴王夫差还派遣重兵对山谷进行把守,以防有外人靠近。
即使这样,夫差还是不放心,派人在全国搜集毒蛇,到剑谷这里放生。
这么做有两层意思,一来是防止外人靠近。
二来是防止铸剑工匠随意离开峡谷,泄露秘密。
而在这后来,随着吴国灭亡,剑谷就慢慢废弃了下来,而蛇却就在此不断繁衍生息下来。
这个说法听起来比第一个白娘子的要靠谱不少。
不过仔细一想,依然还是能从中发现漏洞。
当时用这些蛇来守山谷,如何保证它们只咬外人,不咬自己呢?
同时,这些蛇经过几千年的繁衍,为什么还都听话地待在这白娘娘山上,而不去其他山头生活呢?
探访白娘娘山看来,只有专业人士,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浙江师范大学的吕惠进吕教授,听闻了发生在子思桥村的种种奇闻异事后,也是觉得十分的新奇。
便带着一个考察队,来到白娘娘山实地考察。
为了防止在考察的时候发生意外,老杨还专门叮嘱徒弟小张一路随行。
刚一走进这白娘子山,大家便开始犯起了嘀咕。
白娘子山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怎么看怎么不像人们口中所说,毒蛇遍地的恐怖地方。
那么,这个山中,真的如同村民们所言的那样遍地是毒蛇吗?
正当大家疑惑之时,眼尖的小张,在草丛中发现了一条蛇。
小张不愧是老杨的徒弟,只见他轻轻松松就把蛇制服并抓在手里。
只见这条蛇足有两米多长,有一个成年人手臂粗细。
据小张介绍,这条蛇因其头部有一个类似于“王”字的花纹,而被称为大王蛇。
据小张介绍,这个蛇虽然没有毒性,但由于它异常凶猛,就连毒蛇见到它也是纷纷躲避。
遇到大王蛇之后,人群中便没有了开始时轻松愉快的气氛了。
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再从草丛里窜出一条蛇来。
没过多久,意外还是出现了。
突然间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小张也是赶忙跑过去查看。
这条蛇明显比上一条蛇灵敏许多,小张也是费了不小力气才将其制服。
小张毕竟也是经验丰富,很快认出了这条蛇的种类。
据小张介绍,这条蛇是赤练蛇,虽然有毒,不过毒性却并不大。
在接连遇到两种不同的蛇后,队员们又连续遇到了更多的蛇。
这其中有蝮蛇、银环蛇、金环蛇、竹叶青、眼镜蛇等。
随着蛇的不断发现,大家似乎摸清了一个规律。
就是随着爬山越来越靠近山顶,这蛇的毒性也越来越强。
与此同时,蛇的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就连见多识广的吕教授也暗暗称奇。
看来,村民们所言果真不假,那么只有白娘娘山上,有如此多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到达目的地,吕教授一行人便开始用身上专业的仪器测了起来。
经过测量,白娘娘山上的温度是23度,而湿度是81%。
据吕教授介绍,蛇类最适宜的温度,是二十至三十摄氏度之间,湿度在60%以上。
很显然,白娘娘山上的环境很适合蛇的生存。
环境湿度自然是蛇生存的首要因素,对于白娘娘山上为什么有如此多的蛇,也就能说得通了。
那么其他邻近的山上环境也不会相差太多,为什么却没有蛇生存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吕教授开始对比两座山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比,吕教授又进一步给出了答案。
吕教授表示,这个山上生长着许多的楠竹,而其他山上却并没有。
要知道楠竹根系十分的发达,这就要求土层的厚度足够。
经过测量,白娘娘山上土层能达到四米多厚,而且土质十分的松软。
而其他山上都是坚硬的花岗岩,土层厚度也达不到一米。
这厚实松软的土层,刚好为蛇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
也使得蛇只在白娘娘山上生活,离它很近的山上却没有蛇的痕迹。
与此同时,吕教授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白娘娘山上即使有土层稀薄,岩石裸露的地方,裸露的岩石也不是坚硬的花岗岩,而是一种叫火山碎屑岩的岩石。
这种岩石是火山喷发时,从地幔喷出的物质经过高温高压形成的。
与其他岩石不同的是,这种岩石更容易产生裂缝。
同时它还具有很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对于蛇来说是一个繁衍生息的良好场所。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白娘娘山上有如此多种类各异的蛇,而旁边山上却难寻蛇踪迹的原因了。
而之所以子思桥村,能进行大量的人工养殖毒蛇,而其他的村落却行不通的这个问题,专家也是给予了科学的解释。
这就要说子思桥村独特的地理位置。
白娘娘山本属莫干山脉,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蔓延。
但子思桥村的位置,刚好处于山体走向发生变化的位置。
此处刚好形成一个喇叭状,而子思桥村又正好处于喇叭状开口方向的中心点。
这便形成了独特的高湿山地小气候,也让子思桥村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蛇村”。
至此,白娘娘山上的谜团也算是彻底解开了。神话故事固然有趣而浪漫,不过要想真的解开谜题,还是离不开探究和科学的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