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文版本的《圣经》中,“I AM WHO I AM”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令人费解。

但是,根据我们以往诠释传统典籍的经验来说,任何传统典籍的源头,所要表达的内涵都是非常浅显直白的,但是,因为传达者与理解者的经验不同,结果都被理解者解释成了玄乎又高大上的内容。

我们相信。现在对“I AM WHO I AM”的翻译同样存在着,这种情况。

从作用来看,“I AM WHO I AM”很简单,就是“上帝的名字”。

在《圣经》的“出埃及记”中,上帝让摩西去给以色列人传话,摩西就问上帝,以色列人要是问,是谁让他来传话的呢?上帝就告诉摩西,让摩西告诉以色列人是“I AM WHO I AM”让他去传话的,是“I AM”要以色列人离开埃及。

现代人如果听到这话,相信肯定是一脸的懵懂。

《圣经》对于信仰上帝的人来说,就是生命巅峰的灯塔,自然想把其中的内涵弄得透透的,包括这句“I AM WHO I AM”中,究竟隐含着什么含义。

我们现在对“I AM WHO I AM”的翻译,是从现代英语语法的角度进行的翻译,但是,这样的翻译是存在着误差的,因为最早的《旧约圣经》是用古希伯来语写的,而且,摩西讲的也是古希伯来语,而且在历史上经历过多种语言的翻译,最后才翻译成了英文。

所以,在“I AM WHO I AM”作为上帝直接传达给人类的信息中,一定也保留着上帝让人认识“重叠结构世界”的信息。

基于上述的理由,笔者就试着从“重叠结构世界”原理来诠释这句话。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先在这句话上,加一些标点符号。

“I AM ‘WHO I’”AM

第一个“I”,在这句句子中,用来表示:在“重叠结构人体”中,最里面的生命。就是上图右边金文“怠”字中心的“厶”字,这个“厶”字在道教中称为“元神”,在佛教中名称比较多,比如“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自性”、“圆成实性”。

“AM”表示“存在”的意思,在这里表示”存在于“的意思。

“WHO I”,在“I”前面,加了一个“WHO”,“WHO”在这句中所对应的最在的古希伯来语单词,与“WHO”的字肯定不完全一样,在这里类似形容词,用来定义后面的“I”,所以,“WHO I”在这里是专用名词。

所以,这个“WHO”我们不能按照现代英语语法来理解,不是作为连接从句用的。

“WHO I”含有“名我”的意思,就是指上图左边甲骨文“人”字所表示的,在“重叠结构人体”中最外一层的肉体,是肉体意义上的“我”。

在摩西见上帝的时候,上帝在摩西这里是有形的,而且在《圣经》中,上帝也有出现在现实世界中的记载,上帝出现在现实世界中,显现的不可能是第三层人体,而是第一层人体。

第二个“AM”表示“存在”的意思。

所以,“I AM WHO I AM”表示的意思是,“真正的、最为本源的我”(I)存在于(AM)“你现在看到的我”(WHO I)之内,“完整的我”(I AM WHO I)就是这样存在的(AM)。

“I AM ‘WHO I’”AM是一种标点方法,还有一种标点方法,所表示的内涵也一样:

I AM、 “WHO I”AM。

这样标点以后的意思是:“真正的、最为本源的我”与“你现在看到的我”同时存在。

笔者觉得后面的标点方法,更合理一些,因为在后文中,以及在《新约圣经》中,“I AM”是上帝与耶稣对“真正的、最为本源的自己”的自称。

信仰上帝的见证(上帝留给信徒认识)(1)

“源头甲骨文”用为了向后世传递“重叠结构世界”与“心智系统转换”的特种图示,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文字意义上的“甲骨文”。

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的电子书:发现《老子真经》——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解读《郭店楚简·老子甲》(上篇)已经出版,上架书名:老子真经

《老子真经》是一本非常完整的,在“重叠结构世界”中,人如何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教科书。

有兴趣的网友可在当当云阅读、kindle、掌阅、百度阅读、京东读书中搜“老子真经”。

……

问题来了,在《圣经》中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的内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