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小薇
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
如果人在寒冷时只能选一种水果度日,火红的柿子可能是我秋冬第一选择。
深秋,万物以无可挽回的姿态走向萧瑟,但柿子依旧鲜艳夺目。有了它,秋日胜春朝就不再只是一句自我安慰——细数四季蔬果,只说外在的饱满热烈,柿子就远在春日桃李之上。
这是一种微妙的反差:它的存在,提醒你严寒不远;而它存在的方式,又让你觉得,寒冷也没那么可怕。
01.
气温骤降那几天,柿子突然出现帝都水果超市的货架上。
一种是脆柿,颜色略浅,体态扁圆但饱满,两个一对齐齐整整地摆在盒子里;另一种,则是传说中火晶柿子,个头小巧,如鸡蛋一样成排包装在塑料壳里。
后者因此前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而为各地群众所知,剧中雷佳音吸食柿子的镜头,引得淘宝上订单无数。不过也有当地人称,因时节未到,彼时上市的并不是正宗的火晶柿子。产于临潼的火晶柿子,要到十月下旬才开始采摘,也只有这个时候,吃货才能真正一饱当年长安老饕们的口福。
大约怕辜负了柿子的好味,商家在包装盒上特意提示:请捡软柿子捏。果然,到手的一盒火晶柿子,总还有几颗略有生涩,需得放上几日。若是心急,就与苹果同置,软化的周期因发酵而缩短。
变软了的小柿子,只需用指甲从柿蒂处掀开一点,就能将柿皮轻松剥下,柿皮比纸还轻薄,以蝉翼作比,都不显夸张。有耐心的人,将柿子的薄皮一片片剥离,只剩下通红一团果肉,汁液在勉强成型的柿肉里摇晃,这一团是略透明的,也是颤颤巍巍的,因肉感而十分诱惑。常有人将风情万种的女人比作熟透的果子,以前体会不到这其中的好处,见了剥了皮的柿子,才知这比喻的精妙。
火晶柿子个头小,囫囵一口就能吞下,举着柿蒂,也可小口细尝。柿肉的纤维短而脆弱,在齿间被轻松切断,与丰润浓厚的汁水一同进入口腔。此刻口中便只是甜蜜。在天气转凉时,被这样的火热和甜蜜安抚,秋季也变得盛大丰盈起来。
据西北的朋友讲,剥食柿子固然甜蜜有趣,但看着柿子树满山遍野,火红的果子像火一样燃烧在山间,又是另一种意境。这样的时刻,是真的会对秋季、丰收、硕果这些词汇,产生具象的概念,从而对这个萧条的季节,生出许多喜爱甚至骄傲来。
图片来源: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微博
可惜人在城市,难见火红柿子点亮山野的盛景。不过,都市中也常藏着不为人知的好去处。北京动物园西北,有个五塔寺,石刻艺术博物馆就坐落于此。挑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来,除了看碑文,还能见到金黄灿烂的银杏,火红满枝的柿子。一颗颗沉甸甸圆滚滚的柿子坠在枝头,映照着灰色的古塔、石碑也有了生机。
最为难得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很是热情好客,见有访客站在柿子树下,就会提醒,小心被落柿砸到,还会建议:摘几个带回家吧!
图片来源: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微博
这是秋天最好的气质吧,成熟后收获,热切地分享。几年前,艺术馆还曾在微博上寻求帮助,说熟透了的柿子难以采摘,又很快掉在地上,粘粘地很难清洁。说起来,还真是甜蜜的负担呢。
02.
日本电影《小森林》里,女主角的名字就叫“市子”,她采摘柿子的方式,是在竹竿顶端绑上铁丝,再伸到高高的树上,将果实连枝折下。
采摘在秋季进行,摘下来的柿子还是硬的。将果实轻轻装进小筐,清理干净后,以刀轻轻削去皮。而后,用麻绳或棉线,顺次绑住T型的柿蒂,串联起来后,挂在屋前。
此后,就是等待的时光了。要有秋日阳光和山间风,加上冷空气的侵袭,偶尔还要用手捏一捏。等雪落了,新鲜脆硬的柿子,就成了柔软甜美的干柿子。
剧中,干柿子是极好的茶食,漫长冬日,一壶热茶一本书,几颗甘甜的柿子茶点,小屋里的气氛也因此安定温暖起来。另一种做法,对国人而言则很新鲜:将柿子干切成细丝,加入凉拌的白萝卜,萝卜的醋酸与柿子的甜碰撞、激发,成就了冬日最新鲜清爽的小食。
说起来,这跟国人制作柿饼,大约是一个套路。柿子娇嫩不易保存,运输过程中也容易碰撞烂掉,将柿子制作成柿子饼,不仅便于储存运送,还可用以果腹。据说元末明初灾害频发,柿子饼一度成为灾民口粮。山西古城蒲州的府志也曾记载:“贫家日或买数蒂柿,嚼饼数片,不复炊釜,故蒲人云,柿可御饥年。”
各地制作柿饼的方式大同小异。新鲜柿子采摘下来去皮,一颗颗放在竹筐上、秸秆席子上,或者系绳成排挂起来,日晒数日后翻面再晒,待到柿子外干内软,就可以捏成扁状,而后再用柿子皮堆捂,直至上霜。
小时候吃柿饼,总以为那层白霜是人工加上的糖粉,还嫌它会脏手。其实,这是来自果肉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反复复的晾晒与堆捂中,糖份随着水分蒸发,渗到表层形成柿霜。据说,柿霜富含营养物质,还能清热止喉痛,可入药用。
只是,这霜是人的耐心与自然的神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不断地重复劳作,才能让柿饼表面干燥的同时,内部的含水量也得以保持,吃到嘴里,才会有湿度适中的最佳口感,不过于甜腻,也不觉得干涩。而那些未到时令就上市的柿饼,许多是放入低温冷库迅速上霜的,这样的速成品,虽然面目洁净可爱,但却少了软糯与湿度,只剩齁甜。
在等待与耐心这件事上,东北人对待柿子可谓诚意十足。气温降到零下,把大个儿的柿子放在窗台上,天气一日冷过一日,雪也下了,风也刮了。某一日屋内暖气蒸腾,想起窗外的柿子,抓两三个进来,放在凉水中,等着化到七八分的样子,取出擦净,在顶上撕开一个小口,用勺子挖着吃。
冻过的柿子里,纤维中还夹杂着细碎的冰碴儿,小小的“舌头”入口冰凉,最是舒爽。冻过后也有着动人光泽的柿子,比冻梨美貌,比冰棍健康,降燥又润肺,最适合暖气给的十足的日子。记忆中,没有人会刻意等待一颗柿子是否已经冻好,日子是不疾不徐的,食物是缓慢变化的,寒冷也是可以习惯忍受的。这是旧时光赋予人的耐性,也是严寒给予果实的从容。
就像《小森林》里市子说,虽然这么冷的天气很让人头疼,但有些食物,只有天冷的时候才能做。因为,“寒冷”也是重要的调味料之一。
03.
我是到了北京后,才知道老北京把化柿子的过程叫“消柿”,意为烦心事全消。我听了大为敬佩,老北京的吉利话儿真是直击人心,劳动就此多了干劲儿,食物也因此更受欢迎。
后来去报社实习,跑收藏版,才知道是自己见识太浅。柿子的良好寓意,并非一时一地,而是深植在华夏几千年的岁月之中。
比如,民间装饰纹样中最常见的柿蒂纹,因纹样像柿子分做四瓣的蒂而得名。这种纹样早在数千年前就有吉祥寓意,古人甚至将这一形制与宇宙相连:中间凸起的部分是天穹,四个柿蒂方角,则是地的象征。
中国人常用的谐音,在柿子这里也派上了大用场。柿,是“事”,也是“世”,因而两个柿子放在一起,就是“事事如意”,在柏树盆景旁摆上柿子,就是“百事(世)如意”。
寓意美满,外观又讨巧,柿子由此成为艺术创作或生活制作中常用的素材,年画、紫砂壶、文玩甚至是民间嫁女的绣花鞋样中,常见柿子或柿叶的造型或纹样。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台湾将柿子与花生做搭配,做成糕点、茶宠等各类手信,取“好事会发生”之意,配上宝岛民众软糯的发音,好兆头有了意象也有了声音。
其实,早在唐代,就有人总结了柿的诸多好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写:柿有七绝:一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
台湾电影《红柿子》
临书,大约是柿子带来的意外好处之一。《新唐书》中写郑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听说慈恩寺中贮存了满屋的柿子叶,于是每天到寺里取叶子拿来练字,“岁久殆遍”;而在台湾电影《红柿子》里,片头片尾的柿子树,是一家人的乡愁;日本明治时期的诗人正冈子规,则写下过这样的俳句:吃柿子的时候,法隆寺的钟声响起——法隆寺建于日本飞鸟时期,一千年后词句之中,柿子成了对历史的一种回应。
然而,即便有如此多的好处,国人还是给了柿子最大的饮食禁忌,最常见的就是不能与螃蟹同食,甚至还有了理论作证:一说柿子与螃蟹皆为寒性,一起吃就是“寒上加寒”;螃蟹富含蛋白质,与柿子的鞣酸结合沉淀,会导致消化不良;更危言耸听的说法是,螃蟹中的砷元素可被柿子中的维生素c还原成砒霜,因而有剧毒……
事实上,多年前就有专家以严谨实验验证,以上判断并无科学依据。以“砒霜”说为例,有考证说,真想要实现还原,理论上需要一次性摄入超过100公斤的螃蟹。也就是说,在中毒之前,你已经撑死了。
即便如此,还是有大量吃货,每当进入柿子与蟹都当季的秋天,就陷入“今天吃了蟹还能不能吃柿子”、“我吃了柿子也吃了蟹是不是就要中毒了”诸如此类的焦虑当中,国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恐惧,在与美食的交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倒是日本人对待柿子的态度,或者可以最大程度转移这种“惜命”的顾虑。10月25日,日本一场柿子竞拍活动中,一对名为“天下富舞”的高级柿子拍出了70万日元的高价,约合人民币4.56万元。
五万块吃两个柿子,这才是真的要命。
参考资料:
1.《未分的果实:土改前后晋西南的果树分配与乡村经济》,作者:胡英泽,来源:《近代史研究》。
2.《铜镜柿蒂纹与宇宙象征》,作者:王会军,来源:《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
3.《中国民间艺术中的柿》,作者:李雪艳,来源:《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
4.《2个柿子70万日元!日本爱知县拍出天价柿子》,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年10月25日。
5.《法隆寺与柿》,作者:孙小宁,来源:《文汇报》,2017年11月30日。
6.《螃蟹和柿子上辈子造的什么孽,为什么不能在一起?》,作者:洪广玉,来源:公共食谈,2017年10月24日。
7.《中国人为什么相信食物相克》,作者:姚白莞,来源:公众号大象公会。
部分图片来自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官网
其余图片为视频截图及作者拍摄
扫一扫与我共享美好尘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