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瑞良

炼丹炉是谁(炼丹炉边徐升紫气)(1)

雾起黄山,似气似烟,非气非烟。浑浑然无影无形,茫茫然无沿无边,寂寂然无语无声,飘飘然无重无轻,悠悠然无软无硬。薄则淡淡,蛰伏于水土之表。厚则浓浓,覆盖于山川之巅。细则丝丝,幽游于霄岩之隙。粗则穰穰,横枕于江河之岸。

炼丹炉是谁(炼丹炉边徐升紫气)(2)

大则瀚瀚,弥漫于浩天之上;小则片片,漂移于沟池之畔。实则盈盈,充溢于陵谷之内;虚则渺渺,恍惚于有无之处。疾则匆匆,往复于倏忽之瞬。迟则缓缓,徘徊于跬步之间。圆而无弧,方而无框。白而不洁,浊而不清。行而有迹,听而无音。驱之不去,招之不来。斥之不语,呼之不应。统而观之,似识非识,细而察之,似知非知。惟于浓淡幻化之中,品察其魔魅之力。

炼丹炉是谁(炼丹炉边徐升紫气)(3)

雾淡源于温湿之表,起于草莽之间。初则淡淡薄薄,如絮如棉。继则缥缥,如气如烟。出壑口,贴山岩,侵淫溪谷,弥漫岗峦。壅壅翡翠,茫茫散花。欲煮紫石,欲薰丹霞。轻织幔幔,巧布罗纱。诱岗峦换位,隐约而走。惑峰岭易容,含娇而行。

炼丹炉是谁(炼丹炉边徐升紫气)(4)

迷迷茫茫,草似树长。朦朦胧胧,谷戏峰狎。壑,不再有其深。谷,不再有其幽。山,不再有其高。峰,不再有其险。三十六峰,若沐江南烟雨。七十二峰,似落瑶池楼台。烟雨之中,影影绰绰,仙都聚会;楼台之上,恍恍惚惚,道士博杀。炼丹炉边徐升紫气,蓬蕊芬芳四溢清香。

炼丹炉是谁(炼丹炉边徐升紫气)(5)

峰随雾卷而变,景随霭旋而新。忽娇容虚掩,犹抱琵琶半遮面。忽粉面含春,嫣然一笑百媚生。忽影遁形消,雾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烟霭阑珊外。幻化之妙,观之陶然。此时始悟先贤之言:“妙不可言,说也弗信;岂有此理,到者方知。”然此雾温婉谦柔,妩媚多姿。有君子之风,含娴淑之气,属雾之柔者。与雾之刚者,不堪比也。

炼丹炉是谁(炼丹炉边徐升紫气)(6)

雾浓出于江河之上,汇于瀑布之端。藏乾罡之象,含混元之气。携包藏宇宙之机,逞吞吐天地之势。行之浩浩,动之荡荡。染长天之一色,漫大雾之四屯。东失新安之岸,西无九华之山。南失绩溪之影,北无太平之船。阻江河之流止,逼山岳之潜形。倾天都之既倒,摧莲花之凋零。

炼丹炉是谁(炼丹炉边徐升紫气)(7)

切光明之客径,推贡阳之桌翻。破芙蓉之初梦,断桃花之春魂。折白鹅之弱翅,禁孔雀之开屏。沉石猴于海底,不再作旁观之看客。化松树为飞灰,作陪雾而飘之浮尘。环山万物,尽化虚无。滞留其内者,迷茫茫,灰蒙蒙。上不见日月星辰,下不见空谷幽深。左不见凭依之壁,右不见倚持之根。前不见登山之路,后不见归家之途。进,不知为渊为壑。退,不知孰岭孰峰。唯强镇惊魂以待雾赦天恩。此为雾之强者,纵横捭掠,无所不欲。有王者之心,雄霸之气。虽铁戟弓弩之尖兵利器,亦不能胜,岂不刚乎!

炼丹炉是谁(炼丹炉边徐升紫气)(8)

然,雾,虽可逞一时之强,今铁鸟停飞,艨艟休航,却暗伏相克之物。大风起则雾去山出,奇秀依旧,黄山如芙蓉出水,身挂朝露。山终为山,雾终为雾。山不因一时之遮而改,雾不因一时之势而变。山不可谦,雾不可妄。山永为山,雾止为雾。山如是,雾如是,人亦如是。

炼丹炉是谁(炼丹炉边徐升紫气)(9)

【作者简介】

炼丹炉是谁(炼丹炉边徐升紫气)(10)

袁瑞良,1950年7月出生,河北宽城人。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辞赋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散文学会会员,诗歌学会会员,大学文化。现任南通市副市长。冯骥才先生称他为“才子市长”、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志清读后他作品曾言“背后生汗、暗自汗颜”,袁先生赋磅礴大气,笔调宏阔。著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出版)、《叶飞的青少年时代》(连环画出版社出版)、《晚年叶飞》、《南通游记》、《阅江楼赋》、《十问黄河》、《十赋黄山》(文汇出版社)等。 其赋联章协奏,体大辞美而思精,激活了一种古老的文体。

炼丹炉是谁(炼丹炉边徐升紫气)(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