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晋 · 陶潜/疏注韩钓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诗文(桃花源记并诗全疏注)(1)

桃花源记诗文(桃花源记并诗全疏注)(2)

桃花源记诗文(桃花源记并诗全疏注)(3)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寖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桃花源记诗文(桃花源记并诗全疏注)(4)

桃花源记诗文(桃花源记并诗全疏注)(5)

桃花源记诗文(桃花源记并诗全疏注)(6)

注释: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中的晋太元中指东晋太元年间,从公元376年到396年,计二十一年。

2、武陵人,武陵指从汉时始置的武陵郡。后用以指隐居处或仙境。唐朝刘长卿诗云:初迷武陵路,复出孟尝门。

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中的缘,绕着;沿着。

4、林尽水源意为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发源地。

5、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中的髣髴和仿佛乃一组异形词,似有若无貌;隐约貌。

6、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中的俨然意为齐整有序的样子。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之属,之类,这一类意。

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垂髫指老人与儿童。

9、自乐意为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 依然如故。

10、便要还家中的要,邀请。

1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中的邑人,同邑的人;同乡的人。

12、间隔,隔绝;隔断。

1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更不用说。

14、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延意为引导;引入;迎接。

1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中的扶,沿着意。魏国曹植诗云:玉树扶道生。

16、向,从前;原先意。

17、志,做标记意。

18、闻之,欣然亲往,未果,寻病终中的寻,不久意。

19、嬴氏乱天纪中的嬴氏,称秦国或秦王朝;亦特指秦始皇。

20、天纪,上天之纪纲。借指国家法纪。

21、黄绮之商山中的黄绮,夏黄公为秦汉之际一位著名隐士,与隐士绮里季、东园公、甪里先生并称为商山四皓。

22、之,往;至。

23、伊人亦云逝中的伊人,意中所指之人。古代亦可是男子的称谓;指明君或贤臣或遵循善良风俗的百姓,即良民。

24、云逝中的逝,消失。

25、往迹寖复湮中的往迹指前人或过去的事迹。

25、寖,逐渐。

26、复通覆,覆盖意。

27、湮,埋没意。

28、来径遂芜废中的遂,于是;就。

29、芜废,荒废。

30、相命肆农耕中的相命,互相传令;互相招呼。

31、肆,极力;勤苦意。

32、日入从所憩中的日入,太阳落下去。

33、憩,休息, 歇息。

34、菽稷随时艺中的艺,种植意。

35、秋熟靡王税中的靡,无,没有。梁启超诗云: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

36、荒路暧交通中的暧,遮蔽意。南朝谢灵运诗云:滮池溉粳稻,轻云暧松杞。

37、俎豆犹古法,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此为祭祀意。宋朝陈元晋诗云:江淮老麾节,俎豆哭军民。

38、班白欢游诣中的班白,斑白。

39、诣,造访。

40、怡然有余乐中的余乐,不尽之乐。

41、于何劳智慧中的于何,为何意。

42、奇踪隐五百中的五百,指五百年,大约数也。

43、旋复还幽蔽中的幽蔽,深暗意。

44、借问游方士中的游方士,游于方外之士。

45、愿言蹑轻风中的蹑,踩;踏。清朝赵执信诗云:忽登万斛舟,如蹑长鲸背。

46、高举寻吾契中的高举,意为高其行, 行为超出凡俗。

47、契,指情意相投的人。

桃花源记诗文(桃花源记并诗全疏注)(7)

桃花源记诗文(桃花源记并诗全疏注)(8)

桃花源记诗文(桃花源记并诗全疏注)(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