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上热搜了!”焦阳对张鲁一、李乃文、朱珠等主演表达“祝贺”时,电话那头总会传来“哈哈”的自嘲声,随即一句无奈的调侃,“都是被骂上热搜的”。
12月27日,《大秦赋》的首轮播出已收官。作为大秦系列总制片人,“骂声”已伴随着焦阳十多年。从《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再到《大秦赋》,因“剧太正,看不懂”、“富大龙表演太轻浮”、“40岁的张鲁一扮嫩”等吐槽点,《大秦帝国》系列几乎都是边播边被骂,网友的狂轰滥炸曾一度让焦阳关闭了微博账号。
“没想到,第四部骂声更汹涌。没花一分钱,多次被骂上热搜,这并不算是殊荣。”焦阳说。
但因为画面制作、场景服饰的精良,该剧又让观众大饱眼福,“爱恨交加“的网友终助推《大秦赋》累计播放量达到13.8亿,超过了前三部的总和。
与此略不匹配的是,受疫情影响,今年电视台收购版权价格几乎都是拦腰砍。好在,因网络版权提前预售,《大秦赋》6亿多元的投资算是刚收回成本。
“一部剧总有不同的声音发出,这是好事,我们每天都有舆情报告,会总结经验教训,我们下一部历史剧的制作会有所吸收。”近日,大秦系列总制片人焦阳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虚构、“扮嫩”、白话都被骂
从播出渠道上来看,《大秦赋》在央视及腾讯视频的收视及热度均表现不俗。在CCTV-8黄金强档收视率持续破1,腾讯视频、爱奇艺站内热度居高不下,腾讯视频站内评分9.7,点播量高达13.8亿次,爱奇艺电视剧热度榜单No.2。
“这次单是评论也相当于前三部的总和,让我们很意外。”焦阳没想到互联网成为舆论的主要阵地。
作为《大秦系列》的最后一部,《大秦赋》讲述了中国历史第一IP人物秦始皇的成长历程。
“原本是分上下集,也就是系列四与五。第四部是秦王嬴政从出生到独立掌权,第五部是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到死亡。后来二合一,就从40集增加到了78集。”焦阳表示,他想做一个与以往不同角度的秦始皇。
无论是影视剧,还是民间传说,秦始皇在大家心目中更多以“暴君”形象出现,他性情暴戾、喜怒无常,他大兴土木,最终将国家拖入了崩溃边缘。再加之“孟姜女哭长城”等传说,秦始皇负面形象居多,甚至被“妖魔化”。
“秦始皇成为一代帝王,一定是多面性的,成长的历程没有人拍过,他并不像石头缝里蹦出的孙悟空,自带仙气与光芒,我们能不能把他的蜕变以及六国庞杂的关系相对客观地表现出来,这是我们第四部的核心。”《大秦赋》单是剧本花费了7年,仅因为秦始皇这一人物的争议,剧本先后改了三遍。焦阳表示,每次都是全部推倒重来,且不谈成本,单是编剧的精力消耗都是巨大的。
基于核心需求,剧本虚构了一些人物,其中引发网友热议的一位是申越,即嬴政父亲嬴异人的老师。
儿时嬴政与母亲赵姬在赵国为人质时,正是申越的默默照顾及教诲引导,使得秦始皇在少年时期心中有了统一六国的王者种子。秦始皇踏上归秦之路时,申越用自己的生命送其最后一程。正是这样一位“教父”般人物的虚拟存在,使得年少饱受苦难的秦始皇能够胸怀大志。但这样的虚构,让很多网友表示不能接受。
申越教导嬴政要像一个王者的片段曾在几大短视频平台热播。网友笑谈,“我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王者,是因为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了一个‘申越’”。
而争议最大的是“秦始皇妈妈赵姬自始至终都比儿子嫩”。网友发现,扮演嬴政的是张鲁一,1980年出生,今年40岁;赵姬的扮演者朱珠,比张鲁一小四岁。
“听着47岁的段奕宏和36岁的朱珠喊40岁的张鲁一‘政儿’,我终于理解了,什么叫‘巨婴’。”网友嘲笑说。
“这是我们剧本设定的原因,冤枉张鲁一了,他从一开始就拒绝从13岁登场,但最终在我们的‘威逼利诱’之下,屈服了。”焦阳也在反思,当初的选择是不是有问题,“我们考虑的是,面对华阳宫变这样很重要的大戏,哪一位演员能够表现出13岁秦始皇的血气方刚、霸气以及机智勇敢?我当时脑子没有闪现出哪一位翩翩少年或者流量小生能够胜任,去找也可以,但若没有演到位的话,观众可能还没等张鲁一上场就弃剧了,整个主创的努力将付之东流,倒不如让张鲁一直接从13岁开始演,从表演角度看,至少是保险的。”
如此耗费心力,观众并不买账,认为台词缺乏底蕴,太过白话。
对此,焦阳表示有点“糊涂了”,“我们第一部被批评阳春白雪,我们听取意见,修改,这一次又被批太过白话,这些我们都接受,很多热爱历史的网友的批评,我看得还是很仔细,但一部剧是要给高知看,还是给普通观众看,这是我们要衡量的。《大秦赋》正是吸收了前三部的一些优缺点才定的剧本,我们要面向普罗大众,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辨回答一些问题。”
全民参与度
“保险,求稳,出圈”,对于任何一位制片人,都如紧箍咒一般的存在,尤其是历史正剧的制片人。
“无论什么年代,透过历史来回望现实,总能对今天有所启迪。而历史正剧,更应承担起对过往的深切思考和对现实的严肃探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
上世纪90年代,历史正剧曾拥有过黄金时期。1995年的《武则天》收视份额达到34.7%,1999年的《雍正王朝》央视收视率高达19%,北方地区收视率一度超过80%。2001年,由陈道明、斯琴高娃主演的《康熙王朝》在内地的收视率达到了13%,超过了《大宅门》和《雍正王朝》,但随着地方卫视的风生水起以及影视剧题材的丰富,《康熙王朝》、《天下粮仓》、《成吉思汗》、《贞观长歌》等历史正剧收视很难达到以往的高度。
2007年,《大明王朝1566》在湖南卫视播出,豆瓣评分高达9.7,但该剧最高收视不超过0.5%。
2013年,根据《史记》改编、陈道明主演的《楚汉传奇》,投资高达2.4亿元,开播之前同样被认为“预订爆款”,结果最高收视率刚刚破1%,最差收视率仅0.5%,平均收视率在0.7%左右。
自2009年第一部《裂变》播出产生巨大反响以来,大秦系列总体好评如潮。该系列前三部剧不仅斩获了飞天奖、金鹰奖等多个国家级大奖,更作为中国影视文化“走出去”的代表作之一享誉海外,9.3、9.2、8.5的豆瓣高评分也充分说明了广大观众对该系列剧的认可度。
近几年,除了大秦系列,影视剧市场鲜少看到历史正剧,更多是宫斗、穿越、戏说等题材的影视剧。
“大家不愿意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投资大、风险高,历史正剧的演员多还是需要实力派演员的。但在流量时代,用这些演员的剧收视率未必高,广告商就很难埋单,拍历史正剧,说实话是烧钱又难赚钱。”一位制片人道出了背后的艰难窘境。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公开的信息梳理发现,《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走向共和》等历史正剧的投资多是收回成本的,赚取的利润并不高,近几年火爆的大秦系列只是基本持平,略有盈余。但《甄嬛传》等热播宫斗剧的纯利收入多是大几千万到上亿元。
“若不是背后曲江文投给予支持,我们也不会做大秦系列。”焦阳坦言,曲江文投即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没有给予他太大的营收压力,只是要求把剧做好。
但作为制片人,还是要考虑到投入产出比。基于电视台前些年稳定的版权收购价格,大秦系列前三部略有盈余。
“第四部,我们演员成本控制很好,没有请一位流量明星,都是实力派,这个成本占30%左右;在服装道具置景等方面花费较多,我们请到了这方面的两位大师,这些绝对不能凑合。”焦阳表示,这些演员与幕后制作者辛苦一年半赚的钱,远没有他们做流量剧赚的多。
在服装道具置景方面不吝投入,也是《大秦赋》获得认可的关键所在。
但因为疫情影响,此次电视台收购价格变化很大,幸好新媒体版权提前销售,让《大秦赋》收支达到了平衡。
作为一部严肃的历史正剧,《大秦赋》彻底打破了历史剧“高、精、深”的小受众圈,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出圈”爆款剧。《大秦赋》在网络平台掀起了较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跌宕起伏的剧情和鲜明的人物特点等内容引起热议不断。微博相关话题阅读总量近15亿,抖音站内话题播放量近40亿次。与剧情相关的话题#说秦国会统一六国怎么就剧透了#等,引发剧迷大面积互动讨论;#嫪毐什么时候领盒饭##吕不韦秦国李佳琦##秦国男子天团#等极具年轻化、网络化的解读也兴极一时。
“我想,这次最大的收获还是全民的参与度,无论是说好的还是说差的。”焦阳认为,至少说明《大秦赋》没有停留在原先高知圈层的受众人群中,“破圈”了,“我没想到秦始皇还有‘90后’的历史研究爱好者,这是让我惊喜的地方。”
而这样的变化对于历史正剧无疑是最珍贵的。焦阳表示,在多元化的影视剧需求中,历史正剧未来的空间会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