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15岁考入名校的“少年大学生”,也是27岁担任副教授的青年学者;她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因卓越的科研实力名列“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一直以来,她扎根科研领域,用一项项成果解决了行业领域的诸多难题,获得广泛的认可。她就是东南大学教授钱春香。

连跳四级保送清华(她多次跳级15岁考入江苏985)(1)

恩师益友,东大结缘

钱春香1966年出生于浙江桐庐,她自小成绩优异,多次跳级。1981年参加高考,年仅15岁的她就以班级第一名的成绩被东南大学土木系建筑材料专业录取。

进入大学后,钱春香在班上年龄最小,学习却非常努力,全面发展的她也成为了东南大学史上第一批“三好学生标兵”之一。本科毕业后,她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保送本校研究生,师从姚琏老师。

连跳四级保送清华(她多次跳级15岁考入江苏985)(2)

在东大,钱春香受到了众多恩师的教导和栽培,孙伟老师带钱春香等学生赴大连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担心学生们的安全,把大家全都带回家过夜,还为大家做了可口的饭菜;研究生期间的副导师叶连生老师在1992年90周年校庆前夕,曾带着钱春香爬到大礼堂的顶部制定新的修缮和防水方案;硕士毕业,钱春香在吴中伟院士和章春梅老师的推荐下,成为业界翘楚唐明述院士的弟子,在众多实践项目中受益无穷;任职教授后,吕志涛院士让钱春香担任自己学生的副导师,经过历练,2年后年仅33岁的钱春香被晋升为博士生导师……

钱春香跟师兄师姐、同学们也相处得很好。多年前,钱春香把微生物材料学当作自己的研究方向,每当遇到科研瓶颈的时候,其师兄缪昌文院士都会给予她鼓励。

就这样,15岁考上大学、27岁成为副教授、30岁担任系(院级)副主任、31岁晋升正高职称、33岁成为博士生导师……在母校的支持、恩师的培养和益友的鼓励下,如今,钱春香在微生物材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蜚声海内外。

连跳四级保送清华(她多次跳级15岁考入江苏985)(3)

钱春香教授与研究团队师生合影

科学探索,获奖应用

作为传统材料,混凝土一直在建筑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混凝土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如何生产出稳定性好、不易开裂的混凝土一直是瓶颈式的世界性难题。

钱春香教授团队项目组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探索,发明了体积稳定性与高流动性相统一的高性能外加剂,研制出水稳定性好、凝结时间可调的磷酸镁修复材料,实现了降低混凝土开裂可能性、减小开裂危害的目标,使得基础设施耐久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钱春香教授团队的这项科技攻关项目“混凝土裂缝分龄期防治新材料和新技术及其应用”荣获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获奖成果应用于高铁、地铁、煤矿、机场等八类六十多个重大和重点工程建设中,在南京长江隧道防裂抗渗、沪杭高速铁路特大桥干缩蠕变控制中大显身手。在这些工程建设中,因原材料选用得当、混凝土设计合理、减少裂缝修补、取消外防水、加快施工进度,共节约投资3.3亿元,新增利税近7亿元。

多年来,钱春香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自修复自防护自装饰等结构-功能一体化混凝土结构材料、微生物和废渣协同固碳制备建材、扬尘和重金属土壤治理等研究。2021年,钱春香教授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刊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团队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应用在水泥基材料裂缝修复中近十六年来的研究进展。目前,钱春香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引用100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其研究成果走在世界前沿,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滋兰树蕙,为国育才

作为老师,钱春香也非常关心学生的成长。每两周,钱教授都要召集所有的学生开一次科研碰头会,每位学生都要在会上汇报自己近期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因为学生比较多,碰头会每次都要开整整一天。钱教授治学态度非常严谨,要求大家把每次实验的误差范围都要精确标注上,如果误差较大,一定要下功夫分析原因。

连跳四级保送清华(她多次跳级15岁考入江苏985)(4)

春风化雨,遍育桃李。钱春香教授至今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多名。江苏博睿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锦华说,恩师钱春香老师有两个最鲜明的特点:第一,热爱学生,重视向学生传授治学方法,笃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二,热爱专业,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怀揣赤子之心,始终致力于让混凝土材料永葆青春。

如今,钱春香教授仍旧在科研与教学的第一线,践行着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坚守着为国育才的初心。

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东南大学新闻网、SEU绿色建材、东南大学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