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少年的你》这部关于校园霸凌题材的电影火了,导演曾言,这部影片绝不是校园霸凌题材隔靴搔痒,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这部电影拍了两个结局,一喜一悲,但最终在整个团队的意愿下,保留了这个暖心和充满希望的结局。网友直言,这部电影看起来实在太压抑,但是看到结局小北跟在后面,瞬间心里松了一口气。

有多少遭遇霸凌者,从未等到他们的太阳

不少网友被这句“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感动的泪流满面,不管世界有多苍茫,我就是你的太阳。很可惜,现实中,有多少遭遇校园霸凌的人,从未等到过他们的太阳。

我想对校园霸凌者说的话(少年的你多少遭遇校园霸凌的人)(1)

1

曾有这样一个数据,令人震惊。

在中国,平均每7分钟就有一个孩子受到欺负,然而令人更揪心的是,仅仅只有4%的成年人可以得知并介入协调,仍有超过85%的孩子孤苦无依默默遭受着暴力的危害。

这其中有发声者、反抗者,可是面对极端恶劣的情景和备受羞辱的痛不欲生,他们选择的反抗方式往往需要承受更严厉的打击和惨重的代价。

2014年4月30日,15岁初三,陈浩瀚(化名),在12个小时内连续遭遇同校学生的踢打、谩骂、抽耳光乃至持刀挑衅后,在置身十几人的包围中时,向对方“带头人”挥出一刀后负伤逃跑。

对方伤重不治,陈浩瀚重伤二级后经抢救得以幸存,并最终被当地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八年有期徒刑。

之后的几年里,陈浩瀚妈妈自己也亲眼看到多起校园暴力,那些不还手的孩子的软弱并不能平息施暴者的愤怒和近乎变态的宣泄。只是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尝到了做坏事不用承担后果的甜头。

软弱,恰是施暴者最享受的权威

我想对校园霸凌者说的话(少年的你多少遭遇校园霸凌的人)(2)

2

我自己在刷微博的时候也曾经看过几个校园霸凌的视频,看后的心情简直不能描述。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女生围攻另一个微胖女生,她们不断的撕扯她的衣服,甚至扒光了她的衣服,只剩胸罩,全然不顾旁边的男生,而这个男生并没有觉得难为情,站在旁边看热闹无动于衷。这个胖胖的女生低着头,手足无措,羞愧万分。

而这种羞愧就像烟里面加的尼古丁,让施暴者感受到快感和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权威。

这些默默承受霸凌的人,他们多么想有一个人能走上前来帮帮他们,一旦谁施予援手,就会立刻成为下一个被霸凌的对象。

影片中小北的妈妈得知自己的孩子被欺负,能给的建议也只是忍忍二字,她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早已经变得麻木,逆来顺受惯了。

在家庭,我们从未想过聪明可爱、善解人意的孩子会成为罪恶的元凶,也从没想过,温顺乖巧的孩子会在外面遭受同学的凌辱。在学校,更校园霸凌是影响班级面貌和学校面貌的事情。

有多少孩子,知道遭到校园暴力的应对方式?

我想对校园霸凌者说的话(少年的你多少遭遇校园霸凌的人)(3)

3

曾看过一部日本影片,《非正常死亡》剧中的男孩因为遭受了持续的校园暴力,内心的痛苦压抑,让他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惩治恶徒,他精心设计了自己的死亡,就是为了让这些施暴者承受杀人凶手的代价。

而那个与他有过同样经历的好友,选择直播杀人来让所有人付出旁观者的代价。在霸凌这条路上,逼死人的从来都不是一根稻草,无动于衷装看不见的人是,欺负嘲笑助阵的是,而那些给他们带来希望又最终让他们失望的人也是。何其悲哀!

所以,关于这部影片的结局,代表的是希望是光亮和暖心。仍需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多方的力量,让这片光亮照亮那些施暴者内心的黑暗、和阴霾中痛苦的心灵。

正如本次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审议,对于校园霸凌问题,国家部委也专门出台了整治措施。

10月2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开展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各地对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展开隐患排查,并强化督导检查,严格学校日常管理,完善学生欺凌和暴力预防处置机制。

所有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才是问题的根源

我想对校园霸凌者说的话(少年的你多少遭遇校园霸凌的人)(4)

4

现在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乱象丛生,工作忙、事情多,很多家长会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像影片中施暴女孩的父母,工作事业样样好,也用这样的标准要求孩子,忽视了对孩子内心的关怀,有一天孩子变得会伪装,你都认不出时,才追悔莫及。

所有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每位父母都该教育孩子不成为施暴者,也要教会孩子怎样解决冲突事件。少谈工作,多关心孩子,毕竟挣再多的钱,不能教育好孩子才是最大的失败!

我是【职要赢】,一个上班地铁上,想和你聊职场那些事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点个【分享】,帮助更多同你一样的人如果你对积累人脉有更多的方法技巧,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一起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