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骗术一□,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初中线上辅学纪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线上辅学纪实(免上课免考试能拿文凭)

初中线上辅学纪实

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骗术一□

免上课免考试能拿到文凭

10余人共计被骗40余万元

正义网讯(记者简洁)自称能包办全日制统招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后又称需要加钱保住名额,一男子充分利用年轻人想提升学历获取更好就业机会的心理,先后骗取10余人40余万元。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康某提起公诉。目前,该案仍在审理中。

“免上课免考试,包办211、985高校全日制统招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如假包换,支持学信网查验。”2020年4月,一则朋友圈广告引起了小王的兴趣。原来,对没读过好大学感到遗憾的小王早已患上了“学历焦虑症”:一方面因为自己学历太低被很多企业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家里亲人也总是反复强调学历是提高社会竞争力的敲门砖。

小王想寻求改变,又不想经历痛苦的备考,这则广告正好精准迎合了他的需求,再加上发朋友圈的人是小王认识的某培训学校的老师康某,小王对他深信不疑。很快,小王就预付了定金,并在康某提供的名校名录里选择了心仪的高校。康某承诺到次年7月毕业季的时候,小王就能拿到全日制统招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

2020年9月,康某再次联系上小王,表示因为名额有限,需要补交尾款保住名额,小王立即筹齐了费用。他还把康某推荐给了部分亲友,期待着喜讯早日传来,能和亲友一起金榜题名。

2021年7月,毕业季很快来临,小王却没有收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惴惴不安的他立即询问康某进展,谁知康某先称需要加钱,后又松口同意退费。在小王申请退费后,康某又以各种理由推托。意识到可能被骗后,小王报警。

今年6月13日,该案被移送至朝阳区检察院。经审查,检察官发现康某并不具备包办全日制统招本科学历的能力,其收取的资金仅是为了偿还个人债务。

“被害人并不只有小王一人。康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于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间,通过在朋友圈发广告、通过中间人介绍等手段,骗取了10余名被害人钱款,涉案金额达40余万元。”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官说。

检察官提醒:

高校招生录取系统有严密的全国统一的认证加密体系和监督机制,所谓花钱能上好大学、获得好文凭均是犯罪分子精心铺设的骗局。

骗术二

不符合条件也能入学名校

家长支付的203万元“打点费”被挥霍一空

正义网讯(记者刘立新 通讯员常玉洁 赵秀丽)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煞费苦心想让孩子上名校,这份焦虑导致了无病乱投医,他们花钱托人四处找关系,结果给了以升学为名进行诈骗的犯罪分子机会。近日,河南省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检察院干警在数个广场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页,提醒家长们提高防骗意识,通过正规渠道给孩子报名入学,切勿相信自称有关系的人,以免上当受骗。

黄某的孩子正处于“幼升小”的关键阶段。2021年2月,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自称有特殊门路的关某。关某声称自己有人脉可以让不符合条件的孩子顺利入学名校,但需要打点费用。黄某信以为真,在支付了2万元后,便回家安心等待结果。

让黄某没有想到的是,2021年2月至4月,关某利用此手段相继骗取了83名家长用于办理入学、转学的费用,涉案金额达203万余元。钱到手后,关某迅速挥霍一空。

一直到2021年9月份开学了,黄某等多名家长也没有收到入学通知书,焦急的家长们想要询问关某,却无法联系上他,这才意识到受骗并报警。

2021年10月,该案被移送至开封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检察院。经审查,该院认为关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其有关系能为不符合条件的学生办理入学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构成诈骗罪,关某的行为不仅侵犯公民的财产权,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孩子的入学时间,遂依法对关某提起公诉。今年5月12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关某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责令被告人关某退赔各被害人经济损失203万余元。

检察官提醒:

关注升学情况必须通过正规渠道,广大家长要保持清醒头脑,对于“靠关系运作”的话术保持警惕,否则就容易被套牢,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本文来自【检察日报·正义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