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四大民间传说故事,分别是《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这四大民间故事中篇幅最大,故事最为曲折离奇的当属《白蛇传》,很多朋友或许没读过原著,但或多或少看过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从而了解到这个有关人妖相爱的曲折爱情故事。

白蛇传里面有什么传说(如何解读民间传说白蛇传)(1)

在影视剧里,白娘子(白蛇)法力无边有情有义,小青(青蛇)做事泼辣忠心耿耿,许仙胆小怕事却一片痴心,法海冷面无情手段雷霆。每个人都有着清晰的设定和定位,正邪分明。

然而你知道吗?你所看的《新白娘子传奇》是《白蛇传》的改版,在历史上《白蛇传》几经修改,无论剧情还是人物设定,都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关争议至今没有停止。

这是为什么呢?

一切得从《白蛇传》的原型说起。

根据资料显示,《白蛇传》起源于唐人传奇《白蛇记》。最初没有许仙,也没有法海,只是讲述了一条能变美妇的白蛇精,故事的男主角和白蛇精过了三天快乐的生活,回家之后就化为一滩血水。

由此可见,最初的白蛇显然是个反面角色。

白蛇传里面有什么传说(如何解读民间传说白蛇传)(2)

到了明末,冯梦龙写了旷世之作《三言》,其中《警世通言》所收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留传于世的最早一篇完整的《白蛇传》,也是最接近《新白娘子传奇》的原型故事。

作为民间故事,《白蛇传》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了吸引听众,艺人们脑洞大开,在既有的框架下编造出很多离奇的衍生版本。

如《西湖三塔记》中,白娘子成为心肠恶毒的蛇妖,不但引惑男人,还要得逞之后食其心肝。即便在《警世通言》中,白娘子也是一股子邪气,警告许仙如果生了外心,“教你满城皆血水,人人手攀洪浪,脚踏浑波!",令人不禁毛骨悚然。

白蛇传里面有什么传说(如何解读民间传说白蛇传)(3)

这是温柔得体,大方体贴的白娘子吗?分明是善妒狠毒的妖女呀!

在最初的《白蛇传》中,故事的主要矛盾并非法海和白娘子的斗法,而是许仙与白蛇的矛盾,白蛇原本只是恐吓许仙不要出轨,但懦弱许仙听了旁人闲话,却起了杀蛇之心。这才有了后面法海宝塔降妖的结果。

冯梦龙最初在写白蛇传的时候,把白娘子定位为有神通又贪念人间欢爱的妖精,讲述的是许仙因好色导致的悲剧。但到了清朝,民间故事蓬勃发展,白蛇逐渐脱尽了妖气,变成了一个温柔善良、追求婚姻自由的自主女性,整个故事发生180度的大转弯。

白蛇传里面有什么传说(如何解读民间传说白蛇传)(4)

清朝后期,《白蛇传》故事已经基本定型,主要矛盾从许仙与白蛇的爱情矛盾,转移为白蛇与法海的恩怨矛盾。心肠狭窄的法海为了报当年夺丹之仇,硬生生拆散了白娘子和许仙的婚姻,这才引发白蛇勃然大怒,不顾天规翻江倒海水淹金山寺的大事件。

在旧本中,许仙对爱情是贪婪软弱的,没有坚定的信念,遇到好事就上,发现端倪就主动勾结法海捉拿白娘子。但到了新本,许仙从负心汉变为痴情人,而法海则从允诺许仙的哀求,被迫出手降服白蛇的“慈悲和尚”变为冷漠无情,从中作梗的恶人。

白蛇传里面有什么传说(如何解读民间传说白蛇传)(5)

不得不说,人物前后反差翻天覆地,转变不可思议。

在四大民间传说中,《白蛇传》之所以艺术价值最高,就在于它通过追求幸福的白蛇和顽固封建势力法海的矛盾冲突,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根本矛盾。正面表达了劳动人民渴望婚姻自主,追求幸福的强烈愿望。

但回到本文的主题,《白蛇传》也是百年间争议最大的民间故事。首先是前后截然不同的人物设定,其次是故事中宣讲的有关超自然力量、因果报应、佛道之争、男女情爱等内容,在近代一概被视为封建糟粕,被篡改掩盖,从而被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诠释人物的善恶。

白蛇传里面有什么传说(如何解读民间传说白蛇传)(6)

许仙、白娘子、法海,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越是矛盾冲突激烈的故事,人们越是习惯用好坏是非区别角色,一个人要么善要么恶,但在《白蛇传》中,我们很难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在最初的故事原型中,白娘子是吃人的妖精,典型的反面角色,法海为民除妖,则是正义凛然的正面角色,但到了后期,法海除妖反而成为了“十恶不赦”的罪徒,白娘子虽然祸害一方,但却情有可原,深得同情,成为了值得同情的正面悲剧人物。

白蛇传里面有什么传说(如何解读民间传说白蛇传)(7)

如果说白娘子千年等一回,是好人,试问,那些遭受洪水危害,家破人亡的无辜百姓又招谁惹谁呢?

法海是恶人吗?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作为故事原型,法海禅师真实存在,而且还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是一位卓越建树的得道高僧。

作为秩序的捍卫者,法海只是维护社会道德伦常,对于越线者予以惩罚。如果任由白娘子胡闹,置之不理,又该由谁来捍卫规章法则呢?

“酒歌说文”讲述有趣的国学和民间传统文化。如果喜欢,动动小手关注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