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几何时起,全社会开始弥漫对机械类专业的悲观情绪:有换专业的,有做保安的,有毕业2年在杭州工资5000的,还有硕士毕业35岁年薪10万的等等。

学机械专业真的没有前途吗 机械专业怎能缺席(1)

作为机械类专业毕业、从事硬件产品开发近20年的学长,我对机械类专业的前途并没有这么悲观,反而相对乐观。

当前,全球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但是,伟大复兴不会自动到来,需要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需要中国科技和科技企业的崛起,需要涌现一批世界级的中国科技企业。而中国科技和科技企业的崛起,则需要涌现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产品,需要更多的工程师从事硬件产品开发工作。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的升级,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向传统行业渗透,开始落地到硬件产品上,比如智能音箱、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无人机、扫地机器人等等。未来,硬件产品智能化的脚步会越走越快,更多传统行业都将出现产品的智能化升级。

传统行业产品的智能化升级,需要更多的工程师从事硬件产品开发,蕴藏着大量机会。

那么,从事硬件产品开发的工程师从哪里来呢?既不可能从文科毕业生过来,也不可能从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专业过来,只能从机械类专业过来。

显然,硬件产品开发是机械类专业比较理想的一个就业方向。下面,作者将重点介绍机械类专业毕业生的择业、就业和职业规划,教你从职场菜鸟一步步成长为硬件产品开发高级人才。

学机械专业真的没有前途吗 机械专业怎能缺席(2)

1 怎么择业

雷军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可见,方向选择有多重要。

但是,方向选择不是拍脑袋,也不是屈服于当前的生活压力,而是根据自己对未来发展趋势判断,明确未来自己想做什么、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回溯到现在,对现在的择业进行决策。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本身就像一张白纸,存在无限的可能性。正确的择业顺序应该是先行业、再公司、最后岗位。

学机械专业真的没有前途吗 机械专业怎能缺席(3)

1.1 行业选择

关于行业选择,要选择与自身知识和经验相匹配的新兴行业,比如当前比较热门的智能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等。

这些新兴行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大量优秀人才参与建设。

而且由于新兴行业的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新员工和老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差距没有传统行业那么大,新员工弯道超车的机会比较多。

此外,由于新兴行业的技术壁垒和不确定性较高,对人才的要求相应提高,员工薪酬自然也是比较好的。

1.2 公司选择

关于公司选择,要选择该行业的头部企业,或者有希望成为头部的中小企业、甚至创业公司。

头部企业资源多,职责分工明确,工作流程清晰,管理相对规范,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变得非常专业和规范,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而且,头部企业往往针对全球或全国开发产品,项目的范围广、格局大、复杂度高,比尾部企业的小项目更锻炼人。

此外,头部企业创新意识强,通常会分配资源支持产品创新和技术试错,对个人成长有利。

当然,头部企业整体待遇会更好些,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暂时没有机会进入头部企业也没关系,可以先选择中小企业入职,刻意磨练和提高自己,等待合适机会再跳槽到头部企业。

1.3 岗位选择

关于岗位选择,要选择产业链的前端岗位。

越往产业链的前端走,工作的不确定性就越高,需要进行创新和决策的事情就越多,非常锻炼人的方向感、决策力和大局观,这些都是向上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

而且,任何产品和项目都是由前端发起的,对项目的整体理解和掌握,包括进度控制,前端岗位会更清楚、更有主动权。

因此,同样是工程师,选择制造工程师可能就不如选择开发工程师,而选择开发工程师可能就不如选择研发工程师。

2 怎么快速入门硬件产品开发岗位

硬件产品开发存在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三大难点。这三大难点决定了硬件产品开发没有回头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新产品失败在大公司也屡见不鲜:谷歌智能眼镜、亚马逊FirePhone手机、百度渡鸦音箱,就是全球著名的新产品失败案例。其余中小企业的新产品失败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无论在任何企业,新产品开发都是头等大事,往往需求抽调公司的核心骨干,组成跨部门团队协同作战。团队里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能,能够代表本部门在团队里独立工作。

刚入职的机械类专业毕业生,肯定是无法独立工作的。必须在前辈的指导下,从小的工作任务和项目入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快速掌握必备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学机械专业真的没有前途吗 机械专业怎能缺席(4)

3 怎么构建个人核心竞争力

个人核心竞争力就是你区别于其他应聘者的差异点,必须满足两点要求:很有用、很难得。

工程师的天职是解决问题,你能解决多复杂的问题,以多快的速度、多好的质量、多高的维度解决问题,就代表了你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层次,也代表了你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水平和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尚不能独立解决复杂问题的员工,还不是合格的工程师,没有包含在这三个层次里。

学机械专业真的没有前途吗 机械专业怎能缺席(5)

3.1 低层次

任何复杂问题,都能努力的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且对根本原因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这种人,通常在公司有一定资历,经验和技能都相对丰富,分析和沟通能力较强,属于公司业务的中坚力量,同事也把他们当作可靠的合作伙伴。

3.2 中层次

不但高效地解决复杂问题,而且事后及时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形成自己的独有的工作方法和设计规则,用于规范自己未来的工作,并且抓住机会在公司内部进行分享。

这种人,通常是大家口耳相传的高手,也是公司的业务骨干。他们不会孤立的看待问题,善于融会贯通,识别问题的本质,及时总结成自己的工作方法或设计规则。

3.3 高层次

不但高效地解决问题并及时复盘,还能够跳出问题本身的界限,上升到更高维度,找出相关问题之间的本质和规律,提供全局最优解,甚至还会考虑是否建议公司优化流程、优化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等等。

这种人,通常是业务高手中的高手,他们看问题有深度、有广度,还有高度。由于他们眼界高、格局大,容易洞察问题本质、预判未来发展趋势,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相结合,把事情做到极致的高度。

显然,低层次水平是工程师的基本要求,可替代程度比较高,企业选择你,只是因为你的性价比高。要做到难以替代,必须达到中层次水平,一些复杂的项目和困难,到你手里就能迎刃而解。达到高层次水平,基本上就凤毛麟角、非常稀缺,他们往往可以为企业兴起一个产品、一条产品线,甚至一个行业。

当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当我们把日常工作中的每个知识点、每项技能、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有意识的积累并串联起来,长年累月下来,就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面、或知识体系。别人要赶上你,也必须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追得上。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你的个人核心竞争力。

4 遭遇职业发展瓶颈后怎么办

雷军曾经这样描述工程师:“工程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他们看起来很闷,他们不善言辞,就像我一样。其实,我就是工程师。当然,我比他们口才好,英文比他们差一点。”

事实上,大部分工程师都如雷军所说,喜欢埋头做事,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圈子里,默默地解决工作中的诸多问题。

由于工程师干的是技术活,养家糊口是完全没问题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工程师,往往还能获得高薪,过上相对宽裕的生活。

但是,在自己的封闭小圈子安逸久了,没有掌握新技能,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迟早都会遭遇职业发展的瓶颈,升职难、加薪也难。

那么,遭遇职业发展瓶颈之后,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4.1 横向发展,换岗位

换什么岗位呢,我建议往产业链的前端走。原因前面已经讲过了,越往前端走,工作的不确定性就越高,需要进行创新和决策的事情就越多。当然,另一方面,越往前端走,就越靠近客户,离钱也就越近。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新产品开发的“金三角”团队,包括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和研发工程师,这三个角色基本上决定了产品及其走向。

学机械专业真的没有前途吗 机械专业怎能缺席(6)

在新产品开发流程中,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都在研发工程师的前端。这两个岗位的职责范围更广,需要决策的事情也更多,都是工程师横向换岗的好选择。

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点,以及当前机遇,做出其它换岗选择也是可以的。

但是切记,当遭遇职业发展瓶颈之后,一定要审时度势,及时做出应对和调整。否则,当瓶颈转变成危机之后,再进行转变就太迟了。

4.2 纵向发展,做管理

纵向发展,就是从个人贡献者转变为管理者,通过领导团队来达成个人绩效。

从技术转管理,首先必须在技术方面进行转变,从之前的“-”型和“丨”型人才向“T”型甚至“π”型人才转变。

学机械专业真的没有前途吗 机械专业怎能缺席(7)

此外,除了技术方面的转变,还必须培养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更多关注外界情况,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为走向管理做好充分准备。

5 小结

强国复兴路上,机械类专业怎能缺席?

本文针对当前弥漫的机械类专业悲观情绪,作为机械类专业毕业近20年的学长,为学弟学妹们指出了一条比较合适的职业发展道路。

如有疑问、或者不同意见,欢迎交流和探讨。

作者简介

邓小亮:工学硕士,资深产品人,近二十年产品开发及管理经验。

抖音号:产品人生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