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色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悟(红色记忆吃水不忘挖井人)(1)

读红色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悟(红色记忆吃水不忘挖井人)(2)

读红色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悟(红色记忆吃水不忘挖井人)(3)

中央苏区时期

吃水不忘挖井人

苏区时期的沙洲坝是个干旱缺水的地方,这里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沙洲坝,沙洲坝,无水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有女莫嫁沙洲坝……”

有一天傍晚,毛主席坐在门前的大樟树下和老乡拉家常,刚好看见一个老乡挑着一担水经过。毛主席发现桶里的水很浑浊,以为那是浇菜的水,就随口问道:“老乡,这个时候还要浇菜吗?”挑水的老乡听到主席发问,就打趣地说:“主席,这水可不浇菜,是浇人啊,挑回家做饭呢。”

“浇人?这水也能吃!”毛主席听了皱起了眉头。他走过去俯下身子,仔细地看着桶里的水,发现水不仅很脏,还有小虫子在爬动,忙问:“你这水从哪儿挑来的啊?”

老乡放下担子,领着毛主席来到一口池塘边。只见塘里有洗衣服的,有洗菜的,有老乡在用水桶挑水,甚至还有几头水牛在水塘里洗澡。老乡在旁边说:“主席,不瞒你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人吃,浇地,全靠池塘里的这点水!”

“其他地方就没有水源了吗?”毛主席接着问。

挑水的老乡朝北面山脚下指了指说:“那边有一股山泉水,就是路远水少,老半天才能挑上一担。中央机关来了后,村子里一下多了上千口人,吃水用水就更困难了。”

老乡还告诉毛主席,由于长期饮用水塘里的水,许多乡亲都得了怪病。当天夜里,毛主席怎么也睡不着,一直在屋里走来走去。

有天晚上,毛主席找来村里的几个老人,商量解决吃水难的问题,毛主席说:“能不能在村里打口井呢?”

几个老人一听,都惊讶地摆着手说:“主席,沙洲坝有条旱龙,打井就会得罪旱龙王的,村里的人可就要遭殃啊。”毛主席听后,吸了一口烟笑着说:“老乡,你们哪个看见过这个旱龙长什么样子啊?如果龙王怪罪,就怪在我老毛身上好了。”

第二天上午,毛主席在村子周边勘察,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就在村口的水塘边打井最合适。毛主席看见这个水塘天旱都有水,认为下面肯定有地下水。

说干就干,当即毛主席就领着警卫员来到那块空地上,定下了水井的位置。

读红色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悟(红色记忆吃水不忘挖井人)(4)

毛主席带领老乡们挖水井

毛主席抡起锄头带头挖了起来,并让警卫员通知所有机关干部也一起来挖井。沙洲坝这个地方以前从来没打过水井,现在毛主席领头挖水井,这可是了不得的特大新闻啊。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连沙洲坝周边村的老乡们,都纷纷围拢过来看毛主席挖水井。

毛主席一边打井,一边向围观的老乡宣传打井的好处,他还告诉老乡们世界上其实并没有什么旱龙王。花了几天时间,一口直径1米多、深约6米的水井就挖成了。一连几天,老乡们都拎着水桶前来挑水,毛主席看了,十分高兴。

从此,中央各机关和村民都到这里来挑水喝,沙洲坝人结束了喝脏塘水的历史。

随后,在红军帮助下,沙洲坝每个村都开始挖水井,村民再也不怕得罪旱龙王了。不到一个月,沙洲坝就挖成了二十多口水井,沙洲坝的老乡们从此喝上了干净水。

毛主席为群众挖井的举动,让村民们很感动,也给其他苏区干部树立了关心群众生活的好榜样,这些水井也成了我党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见证。

读红色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悟(红色记忆吃水不忘挖井人)(5)

红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毛主席派了慰问团来到瑞金。沙洲坝的村民们把毛主席亲自打下的这口井重新整修了一遍,并正式取名为“红井”,还在井旁边立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十四个大字。

读红色故事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悟(红色记忆吃水不忘挖井人)(6)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