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都至关重要。尤其是现在考研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即便是通过了初试,也很有可能会在复试上“栽跟头”。再加上如今复试考核的内容非常广泛且复习时间相对有限,考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全部内容。

不仅如此,部分学校甚至还提高了复试成绩占比以更好地筛选人才,而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考生上岸的难度。

研究生初试进入复试的比例(部分院校复试成绩占一半)(1)

独家:北京:多所在京高校公布2021年硕士初试成绩

部分院校复试成绩占比达50%

与其他考试成绩的计算方式不同,考研总成绩是由初试成绩以及复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其具体的计算方式为:

目前,关于复试权重的规定仍然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初复试成绩计算标准。但通常情况下,大部分高校都会将复试成绩控制在30%-50%,一般不会超过50%,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复试主观成绩的影响,尽可能地保证考试筛选的公平性。

研究生初试进入复试的比例(部分院校复试成绩占一半)(2)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考研人数的日益增长,一些院校为了筛选出更加符合院校发展需要的生源,开始逐步降低初试比例,提高复试成绩的权重。一部分高校已经将复试成绩占比提高到了50%,这就意味着无论你初试成绩有多高,也仅仅只有一半的胜算。

不仅如此,一些高校甚至还将复试成绩占比提高到了60%,比初试成绩占比还要高。

研究生初试进入复试的比例(部分院校复试成绩占一半)(3)

由此看来,即便是高分过了初试,复试发挥不好最终也很难上岸!

复试成绩占比高,无“背景”考生更吃亏

与考研初试的卷面考核相比,考研复试是由导师进行考核,因而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复试成绩占比提高的情况下,一些本科出身好、科研经历丰富的同学在复试中无疑会更加具有优势,相反,部分一志愿无“背景”考生的初试优势将会被消解,并且在复试中往往会更吃亏。

这里所提到的无“背景”考生主要是指无本科院校背景、无学科背景、无科研背景的考生。

研究生初试进入复试的比例(部分院校复试成绩占一半)(4)

2020年12月26日,海南海口,直击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海南大学考点。

其中,无院校背景主要是指无本科院校背景。虽然双非的本科生不一定比211或985的学生差,但是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之下,本科院校出身可以说是一种相当快捷的筛选方式。

因此,大部分高校在招收研究生时往往会更加倾向于985、211、“双一流”等优质生源,这一点可以从一些院校的调剂要求中窥见一二。这样一来,就导致一些本科出身不好的同学在复试中很难占据优势。

研究生初试进入复试的比例(部分院校复试成绩占一半)(5)

山西运城: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再创历史新高

无学科背景主要是指跨考生没有本科学科经历。相比于初试分数,导师在复试面试时会更加关注考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能力,而一些跨考生即便是初试考了高分,很有可能也会因为专业基础不足被淘汰。

无科研背景是指没有科研经历。大多数导师在复试面试时都会对有科研经历的考生更具有好感,主要原因在于这类考生往往经过了一定的科研训练,培养成本相对较低,可以直接被导师拿来“用”。因此,相比之下,如果自己没有科研经历,无疑是少了一个“加分项”。

研究生初试进入复试的比例(部分院校复试成绩占一半)(6)

山西运城: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再创历史新高

复试“抓关键”,无“背景”考生如何备考

越来越多的院校提高复试成绩占比,这样一方面给了低分考生逆袭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高分被刷的概率。

尤其是对于一些初试分数高,但是却没有任何复试优势的同学来说,复试被淘汰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针对于无“背景”考生如何备考复试,笔者认为必须要专注于以下几点。

研究生初试进入复试的比例(部分院校复试成绩占一半)(7)

山西运城: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再创历史新高

一是要注重专业基础,换句话说,就是要多看本专业书籍,增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够非常自如地应对考官在面试时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跨度非常大的考生来说,比如计算机专业,必须要花费时间弄清本专业所有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二是要锻炼综合能力,注重面试表现。即便是没有好的本科出身,丰富的科研经历,好的面试表现也能让老师眼前一亮,这一点需要经常训练。因此,建议同学平常可以多和身边的人进行模拟面试,以提高面试的表现力。

研究生初试进入复试的比例(部分院校复试成绩占一半)(8)

西安:研究生招生考试首日 考生走出考场

结语:

复试不过,一切归零!每年复试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高分被刷的现象,可见,初试分数再高,都不能保证最终一定能够被录取。所以,现阶段考生务必要重视复试备考,切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部分院校复试占比过高,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