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运由客观和主观两大因素决定没有1977年的恢复高考,就不会有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成功;没有电子商务的兴起,就不会有阿里巴巴的辉煌的,这是时代给人们打下的烙印个人的性格,所受的教育,出生的家庭等因素,也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平凡的世界兰花优秀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平凡的世界兰花优秀吗(兰花和兰香的命运为何如此悬殊)

平凡的世界兰花优秀吗

人的命运由客观和主观两大因素决定。没有1977年的恢复高考,就不会有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成功;没有电子商务的兴起,就不会有阿里巴巴的辉煌的,这是时代给人们打下的烙印。个人的性格,所受的教育,出生的家庭等因素,也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

就《平凡的世界》中,孙兰花和孙兰香是孙玉厚的两个女儿,兰花是家中老大,兰香是家中最小,两人长得一样漂亮,一样勤劳善良。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的不同,一两人的命运就完全不同。长大后的兰花和兰香,一个穷困潦倒,一个神采飞扬;一个活得像寡妇,一个活得像公主。为什么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差别会如此悬殊呢?

一、缺爱的女孩低估自己的价值

孙玉厚知道识文断字很重要,他的四个子女三个都让他们去上学了,唯独没有让大女儿去读书。按理说家里出生的第一个孩子应该更加宠爱,可是因为兰花是个女孩,农村重男轻女,父母把爱心偏向到了两个弟弟身上。她作为大姐,家里孩子多,母亲照顾不过来,她就接过了照顾弟弟妹妹的重担。

兰花平时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整天山里去劳动,回家还得带弟妹做家务,晚上一倒下就睡着了。她是个从未走出过小山村的传统女子,父亲面前温驯得像羔羊,没有自主意识,没有家庭地位。弟弟孙少安高小毕业十三岁回家务农,在家里就有了发言权,,而她长到二十多岁都没有获得父亲的尊重。

她常穿一身补丁缀补丁的衣服,贫穷和劳作让她忘了自己是个女孩,没被父母疼爱的她没有意识到自己值得被人爱。当她在收工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一个穿得整齐的小伙子,说些叫她脸红耳热的话,让她惊喜,她就像没有免疫力的孩子,突然遭到病毒的攻击一样,像沉睡的公主被王子唤醒一样,她沉迷了。

父母对女儿的轻视,会让女儿低估自己的价值,使她丧失自主性和自我意识, 让她自卑。一旦她觉得自己被人重视,被人爱,就会奋不身投入进去。萧红就是如此,从小被轻视,不断在追爱,经历四个男人,却没有得到真爱。

那个小伙子叫王满银,十九岁成了孤儿,逛在外面做小生意,他见多识广,把前后村庄未嫁的女子一个个想过去,最后选取定孙兰花。“那女子长得还俊样!再说,身体又壮实,将来砍柴、打水、种自留地都行。这些下苦活他不愿干,也干不了。”在他的眼里,兰花就是一个能干重活苦活,忠诚老实,没有心机的女子,娶回家就是个经济实用,任劳任怨的老婆。

王满银对兰花没有爱,只是觉得男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该结婚,找个能让自己舒服的女人。兰花感觉王满银真心爱她,重视她,肯走几里路去看她,三一回五一回地跑个不停,在小路边给她讲情话。他抱她亲她,送给她新衣服,这是她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关爱,一件新衣裳是美丽、体面、温暖,更是自尊,让她在没有光彩的青春年月里,有了爱情的欢乐 。她把他像孩子一样地宠,不管多么冷落她,多么伤害她,她都无怨无悔。

女人在家里有多么缺爱,多么不受重视,就会有多么轻易地被男人所哄骗。爱情给了她力量,她第一次敢顶撞父亲,敢于不顾父亲的反对,敢于有主见,死心塌地嫁给这个“逛鬼”

兰香虽然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却得到了两位哥哥的宠爱。大哥早早回家务农,就是为了让弟弟少平和妹妹兰香能上学。兰香如果不是最小,如果不是少安当家,很可能她是第二个孙兰花。

她上学了,读到初中毕业,不想上高中了,因为家里还很穷,她是女孩应该回家挣钱了。两个读过书的哥哥,坚决反对她辍学,才让她打消了辍学的念头。她知道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知道哥哥们对她有很高的期望,唯有用刻苦学习来报答哥哥的支持。

在高中学习期间,她把别人休息的时间全用在学习上,各科成绩始终保持在班级前列。国家恢复了高考了,读书人有了出路,她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北方大学录取。 兰香从乡村走到了县城,从县城走到了省城,成了孙家唯一的大学生,成了全家人的骄傲。

二、贫穷的女孩容易自卑

兰花在娘家的时候虽然过苦日子,但肩上没有负担。结婚后过苦日子,却是她一个人的事,没人为她分担养家的责任。她觉得自己最不重要,好吃的、好穿的都得先让给老公,再给孩子,最差最烂的留给自己。

王满银这个逛鬼,从来不珍惜她,每年过完春节就出门了,两个孩子的死活不再关心,一家人怎么生活也与他无关,他一个人出门天南地北地逛,逛遍了全国的大城市,勉强混个肚子饱。兰花有丈夫和没丈夫一样,家里家外苦苦支撑这个家,拉扯着两个孩子过活。如果没有父亲和少安的帮忙种地,她的日子真过不下去。

她过得这样苦,却一点儿也不怨恨和指责王满银,她自卑,觉得丈夫春节能回家,就欣慰了。有一年春节,王满银连回家的路费都没了,她带着孩子在路口等到大年夜最后一班车,也没有等到他,只能含着眼泪回娘家过年。年初一王满银带着贩卖玩具电子表的女人一起回家,并让那女人和他们睡在一个炕上,兰花都兴高彩烈地接待。

晚上丈夫想趁她睡着之时,去行不轨之事,她气苦不已,即使如此,她也不敢和丈夫打闹,只能跑去乡政府告状,请求警察去赶走那女人。但当她听到自己的丈夫也是同罪时,立即不告了,她舍不得丈夫去受罪。

丈夫是天,千错万错不是丈夫的错。她宁愿自己回家吃老鼠药,也不肯伤害老公。打发两个孩子去外公家,自己吃药自杀。少安不放心,赶到她家,在河边找到已经喝了药的她,立即送去医院抢救。少安劝她离婚,她说,好女不嫁二男,只要王满银活着,她就得守住这个家。

她只要王满银回家,自己带孩子种地,好吃好喝地侍候他也愿意,当王满银逛白了头发,两手空空地回家,她也高兴。她不让丈夫去劳动,只要他不再离开她,夜夜搂着她睡觉,这就是她最大的幸福。

兰香对爱情和婚姻的想法就完全不同,她和吴仲平的恋爱是建立在学术的讨论的基础上,相互欣赏,相互关心,平等交往。她不会因为听几句好话就动心,也不会因为得到喜欢的礼物而献身。她开始和仲平交往,并不知道他的父亲是高级干部。

她从不因低微出生而自卑 也没有因为高干子弟爱她而得意,她的爱情没有金钱地位的困扰,因为他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觉得自己并不差。

在高中时,她可以和别人一样吃乙种菜,大学里,她穿的衣服一点儿也看不出来自农村。贫困给少安和少平带来自卑,忍受过自卑的痛苦,所以他们供给妹妹足够的生活费,维持她体面的生活,让她能很自信地和高干家庭的吴仲平谈恋爱。

三、读书的女孩独立自信

兰花没上过学,不会看书读报,她的知识来自于父母的言行,来自于听到的戏文,来自于乡村的习俗。她认为好女人就要从一而终,男人就是女人的天,不管王满银活得多烂,对家庭多么不负责,也是她孩子的爹,是她一辈子的男人。

兰香是大学生,读书让她脱胎换骨成了现代女性,在她的意识中,门当户对不重要,只要两人相爱就好。男人必须尊重女人,比如她第一次去仲平家,仲平要让父亲派小车来接他们,兰香坚决反对,仲平只能答应。在两人相处中,通常都是男人屈服于女人。

张幼仪在未到德国去之前,什么都要怕,怕一个人出门,怕徐志摩不要她,怕离婚。但是当徐志摩逼她离婚,她又失去了第二个孩子以后,她进了德国的大学学习,以后她变得什么都不怕了,回国后出任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副总裁,又出任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成了一个自信又美丽的成功女人。

毕淑敏在《我所喜欢的女子》中写道:“书不是胭脂,却会让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让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读书让人丰富,赢得自尊,获得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